杨振宁光顾老牌照相馆结业 街坊眼镜店清货 第一城小店黄昏

撰文: 邵沛琳
出版:更新:

大埔运头塘、沙田水泉澳邨,最近商场内的小商户被业主迫迁,叫苦连天。私人屋苑的老店也不能幸免。有30多年历史的沙田第一城,商场约六年前进行大翻新,陆续踢走小商户。商场内有一间照相馆,开业已有33年,诺贝尔得奖主杨振宁亦是老顾客,惜下月租约期满后,商场业主要求他们迁舖,老板娘无计可施,只好离场结束营业。另一家守业十多年的街坊眼镜店,近日都贴上租约期满的清货标语,为一旦未能跟租业倾妥租金,做好准备。

(邵沛琳摄)

屹立沙田第一城33年的老字号相馆,多年来努力创建口碑,拥有强大客源网络,最终亦敌不过科技追赶、业主同比加租要求搬迁舖位等。四面楚歌情况下,负责人选择退下火线回归平淡,结束用心经营的第二个家 ── 百合照相馆。

人生好似无几多个十年,更加无几多三十年,但我都有好好嘅回忆,好多谢客人。
百合照相馆 负责人Lisa
店内摆满不同的相片,每张都笑容灿烂。(邵沛琳摄)

见证第一城由20座变52座

回忆像风捉不住,但可用相片抓紧美好一刻。百合照相馆于1984年在第一城开业,老板娘Lisa(严晓红)笑言,见证著整个第一城发展,这里从只得20多座楼宇,到至今的共52座。她指,于八十年代顶盛时期,于沙田新城市广场及沙田中心各有一间婚纱店,另外于全港亦有五间冲晒店,风头一时无两。

可惜面对时代变迁,踏入数码化年代,一般拍照及冲晒变得简单,一台电脑及打印机,安在家中亦能自助列印相片。由传统的黑房冲晒,走到机器冲晒,传统冲晒舖及技术渐渐失传,谁想到老字号冲晒店被时代淘汰。

拍摄后,Lisa与客人在选择合适的照片。(邵沛琳摄)

经营婚纱店  对摄影执著照相馆负责人Lisa表示,30多年前胞兄于当年龙头的芝柏婚纱公司任摄影师,机缘巧合下投资创业,两兄妹一起打理婚纱店及冲晒店。曾营婚纱店,对于人像拍摄有一定深入了解,对拍摄及效果很执著。她笑言:“我服务到佢哋(客人),佢哋又好满意我嘅服务达到佢要求。”

拍摄前Lisa先为顾客整理好仪容。(邵沛琳摄)

老一辈没数码相机、摄影机、手提电话。菲林相机曾是唯一纪录影像的工具,打开相机背,小心翼翼卷上菲林,细心地听到“吓喇”一声,代表上好菲林,终可准备拍照。相片中主角在镜头前,摆好姿势及表情后动也不动,摄影师聚精会神看著观景器,对焦,手指头按下相机快门,光影反射到菲林上;再将菲林放在菲林冲印机上,等半小时,每张绝无仅有的照片就此“诞生”。

Lisa丈夫按下快门拍照“咔唰!咔唰!”(邵沛琳摄)
诺贝尔得奖者杨振宁都是捧场客。(邵沛琳摄)

最贵280元一打证件相

在手机已成摄影机的年代,这家老牌照相馆,影相收费绝不便宜,一打照片从100元至280元不等。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宁亦是老顾客,当时杨振宁到相馆拍照后,之后带同母亲到场拍摄人像照。当年Lisa胞兄,为她拍下当时杨振宁母子到相馆时的花絮照。

Lisa每次都会帮忙拍摄。(邵沛琳摄)

拍照经验丰富 妈妈会带队到场光顾要为小朋友及婴儿的证件相最难,他们通常都摇摆不定,甚至嚎啕大哭,令摄影师烦恼不堪;访问当日,相馆门外等候影相的人有增无减,当中不少是穿上整齐校服的幼稚园及小学生,一脸稚气拖著父母的手,战战兢兢地走进摄影棚,Lisa与丈夫一个负责逗小孩,将他们的视线带到镜头前,一个负责按快门拍照,“咔唰!咔唰!”其丈夫按下相机快门,完成高难度婴孩证件相工作,让家长亦松一口气。

以我自己服务态度系认真,我唔可以就咁拉块布畀人影相。
百合照相馆 负责人Lisa

数年前花20万元装修  业主要求搬舖数月前,Lisa接到业主通知要收回舖位,要他们搬迁到附近商场。她指出,数年前相馆才花费近20万元装修,但是租约期满后,业主一声令下要求搬舖,并且还原舖内所有装修交吉,Lisa无奈道:“加租一般都要加,但系要我搬舖我就唔接受啰,我哋毫无准备,都觉得好无奈!”

Lisa指不少街坊都是三代到场光顾。(邵沛琳摄)

由于他们不想离开现有舖位,根据预算相馆需要花费数万元还原装修,并花费约30万元装修新舖,无可奈何结束营业。Lisa直言,目前的经营环境下,她不想再作投资,因此选择退下来好好休息,她眼泛泪光说:“既然咁样(业主提出搬舖),顺其自然或者我应该退落嚟,但系都有点伤感,同埋唔舍得啰!”“其实好多客人都系三代帮衬我哋,爸爸到儿子到孙,佢(顾客)小朋友当年只系1、2岁,现在都30几岁喇!”

经营33年但逃不过结业的命运,Lisa亦感到婉惜。(邵沛琳摄)
(邵沛琳摄)

她更表示,自相舖张贴公告指终止营业后,很多街坊表示婉惜,有人更为此伤心落泪,“最近呢几个星期,facebook有我哋嘅消息,有搬到好远嘅客人都嗱嗱声嚟,话要影返张相留念。”因此,最近相舖都特别忙碌,临别秋波,Lisa黯然地说:“我都好留恋呢到,30几年积累咁多客人。”

租约期满 街坊眼镜店徬徨

眼镜界老板李汉平,本著为你视力,尽心尽力”的信念工作。(邵沛琳摄)

除了老牌照相馆要结业,另一个受租约问题困扰的小商户“眼镜界”,老板李汉平于16年前进驻沙田第一城,他年轻时于香港理工大学取得眼科视光学学位,之后投身视光师行业。他曾于不同的眼镜舖打工,曾经打本予伙记打理生意,但失败收场。最终于16年前进驻第一城开舖,落地生根,一手一脚打理生意。

李汉平希望用专业技术帮助客人,但是视光师专业地位,未必得到认同,有人会觉得眼镜看得清楚就可以,更会忽略视光师意见,以至“戴错眼镜”,“客人攞嚟嘅眼镜好多都错(度数)真系错得好离谱。”

老板妯心地为客人调节眼镜。(邵沛琳摄)

李汉平忆述,有客人曾在连锁眼镜舖配眼镜,其后找他配新眼镜时,发现之前的视力测试结果出错,建议他重新验眼及改用另一度数镜片。离开前,李著客人需习惯新镜片,初时会有点晕眩但会慢慢习惯,谁不知翌日对方就要求,他换回原本度数的镜片。

每次客人问他新镜片何时能看得清,李汉平指自己并非医生,未能用药去控制时间,只能依配戴者的自主神经,操作双眼是否控制眼部变化,“如果你同佢重新验眼,(新数据)同佢带紧嘅度数有出入,客人好多时唔愿意花时间,去接受新事物。”当面对顽固的客人,他只好尽力说服,如果真得觉得不合适,他都需要“硬著头皮”自资帮客人更换新镜片。

市场变化会令租值升高,系咪每个小商户都负担得起?
眼镜界老板 李汉平
老板用心地为顾客讲解。(邵沛琳摄)
(邵沛琳摄)

业主开价新租金 自己按能力还价李汉平指,早年眼镜舖是在银城广场,由于百佳超级市场需要大面积位置,业主经重新规划后,他只好搬到对面商场经营,“一般都系差唔多时间,就收到(业主)电邮,话同我地去倾续约时间,条款又系点”。他认为,有旧租户的舖与其他舖位相近,可能有新租户需要大面积舖位,或者业主经考虑后需要他们进行搬迁。

李指,每个人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只是赚钱用的手法是否合理,只要不太离谱就可以,他解释:“因应社会经济状况,本身商场状况营运能力,去做到同我哋倾加几多(租金),人哋话加几多你唔使一口答应人。”李先生认为,整个讨论新租金过程都是“讨价还价”,双方可以用数个月时间慢慢讨论,他无奈道:“之后都冇乜打算,倾得掂就一定留低,倾唔掂先再打算喇。”

门外贴有“租约期满,镜架全部七折”的告示,不少街坊都查询是否结束营业,李先生指眼镜舖并非结束生意,这段时间只是商讨租约问题。他解释:“当然都留有两手准备,散一散货尽量攞得多现金,万一倾唔到(新租约)我哋都可以拎住旧钱,去第二度做生意。”

近月第一城商场出现不少吉舖。(邵沛琳摄)
第一城汇丰银行需要搬迁。(邵沛琳摄)

商场翻新小商户撤离 大财团入主商场近月,沙田第一城出现不少吉舖,以及很多商舖都贴出搬迁启事。第一城有52座属全港大型屋苑之一,加上附近其他屋苑居民都会到第一城的商场消费,商户自然有更多商机。部分第一城小商户,早已分散到附近的河畔花园及愉翠苑等地。

沙田第一城两个商场原称“第一城中心”及“银城商塲”,早年商场翻新后,正式名为置富第一城、置富第一城·乐荟,由置富产业信托(778)持有,即首富李嘉诚旗下集团长江实业管理。置富产业信托旗下拥有17个商场物业,当中包括置富第一城、都会駅、青怡荟及置富都会等。

自第一城商场翻新后,不少连锁大财团在商场驻足,当中包括丰泽、屈臣氏、万宁、大家乐及大快活等,令很多小商户被迫撤离,搬到附近商场及舖位,甚或是结束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