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大财团不平等合约赶绝小商户 逾千街坊集气守护大埔老店

撰文: 余睿菁 邵沛琳
出版:更新:

文具店门外摆放各式玩具及小精品,店内多不胜数的儿时文具,经常吸引孩童驻足观看,嚷著父母购买才肯离开。传统文具店集中在屋邨,人情味浓厚成为最大卖点,但随社会发展及时代变迁,它们买少见少。大财团驻入屋邨商场,大埔运头塘邨小商户陷入加租及迫迁困境,叫苦连天。商场本属领展,今年中出售予骏升投资,骏升入主一个月后,即向六间扎根多年的小商户“开刀”,以装修为由提前解约,不作赔偿。居民不忍大财团以极权及不公平合约条款欺压小商户,发起联署抗争,短短三日内,已成功集气,收集到逾千个签名。发起保卫小商户行动的九十后少女说,要以行动“企出嚟对抗地产霸权”。

其昌文具由老板罗先生对业主,提早结束合约迫迁感到无奈。(余睿菁摄)

擦胶、木颜色、练习簿、多层笔架摆满铅笔及原子笔…… 放学后总会与同窗结伴“朝圣”,门外抽明星卡、投入一元玩弹乒乓球,简单的玩意都令人乐而忘返。店外挂满玩具及杂物,店内人头涌涌选购文具,老板与顾客谈笑风生,屹立大埔运头塘邨商场近25年的其昌文具店,可说是商场的开荒牛,见证邨内发展及街坊成长。

过去25年,其昌文具由老板罗先生与家人携手经营,一间小店陪伴邨内小孩长大,也养大两位孩子,他们与顾客的关系犹如老朋友。可惜今年4月初,领展将商场以8.1亿转售予私人机构骏升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后,商场再也容不下一间平静的小店。

新人士新作风,新业主上场不足4个月,至上月中商场内六个商户,接到新业主通知将提早结束租约,要求他们半年内迁离商场。有商户指,另觅新舖位,估计需要花费逾30万元,新业主做法急促,教商户无奈。

店内人头涌涌,老板与顾客谈笑风生。(余睿菁摄)
环境大气候系偏帮大财团,咁唔公平嘅(迫迁)条约,都可以喺香港存在!
其昌文具 老板罗先生
老板罗先生细心地向顾客讲解。(余睿菁摄)

租金有加无减 业主提早半年收舖

其昌文具老板罗先生指,早年房屋署管理这场时,店舖的租金只是约两万元。2003年因经济不景,房署一度将租金减至约一万多元,但是现时租金已经加到三万多元,领展早年将业权售予骏升投资,租金更是有增无减。为了节省成本,店舖是由家人帮忙打理,罗先生20余岁的幼子不时落舖帮忙。

罗先生表示,文具店本应是2018年11月才完约,但是上月11日业主向他发律师信指,“如因商场翻新,(业主)只需给予租客不少于六个月通知,便可中止合约,毋需给予租客任何赔偿……”文具店在去年年尾才签署新合约,罗直呼业主的赶人做法不公平,“签约后想做到租约满,无理由做一半(租约期)就要我哋走。”数个月前,罗先生斥资数万元,为店舖购入一台新冷气机,谁不知“未凉够冷气”就被业主提早完约。

逾20年旧货不知如何清掉

罗无奈表示,现时只能“见步行步”,日后仍未有任何打算。由于搬迁通知事出突然,他们未及时间散货,有些货品,已在店内摆放了逾20年,“文具唔似饮食(食品)日日清,有货可能摆喺到几年,都系到时先算喇,都冇办法。”

老板罗先生认为赚钱是其次,最感动是街坊间深厚感情。(余睿菁摄)
文具店门外摆放各式玩具及小精品。(余睿菁摄)

未开舖 婆婆门口排队等联署支持

有街坊知道文具店被迫迁,逐自制一个签名板放在店内,翻开一页页厚厚的签名纸,罗说:“呢到3日几已经有1,000个签名,有人排住队嚟签名。”有婆婆是老街坊,在文具舖未开门前,已在门外等待,她签名支持小商户留下之余,也希望在文具店结业前怀缅一番。过去数天,不少家庭都到场支持,为他们打打气气,虽然看似微不足道的一个签名,但对罗先生而言是最好的鼓励。

他满足地说:“真系感动,街坊咁爱戴我哋,都叫做好满足㗎喇。”他认为赚钱都是其次,卖文具赚不到太多钱,最感动是与街坊之间的深厚感情,最教人依依不舍。罗先生认为邨内的小店生意,主要是方便街坊生活所需,“你叫佢(街坊)买枝笔擦胶,都要走出去大埔墟或者第二度,你话几唔方便。”

有小朋友特意写手绘画一张心意卡予罗先生。(余睿菁摄)
我嚟到听到一个唔好嘅消息,希望(当局)考虑保留一点小商舖。
旧街坊 李先生
李先生专程带同手信探望罗生。(余睿菁摄)

街坊年幼建立交情 婚后仍保持联系

街坊之情并不会因为离开而中断,在运头塘邨长大的李先生,儿时经常到文具店玩,与罗先生一家关系良好,李笑言:“我哋睇住对方大㗎!”李先生早年结婚后虽已搬离,但近日他与妻子去台中旅行后,专程带同手信到文具店探望罗先生,两人闲话家常犹如老朋友。他认为业主的做法不合理,“我嚟到听到一个唔好嘅消息,希望(当局)考虑保留一点小商舖。”

罗先生续指,日前有一位居住在柴湾区的小朋友,从电视新闻知道文具店快将结业,专程与妈妈远道而来为他打气。亦有小朋友眼泛泪光到场,特意写手绘画一张心意卡予他,上面写有:“亲爱的叔叔、姨姨、哥哥、姐姐,我都唔舍得你们!”虽然有人是素未谋面,但简单的举动令人暖意窝心。

运头塘互助支援组召集人Agnes,在街头落力宣传。(余睿菁摄)
运头塘互助支援组,在邨内发起签名活动。(余睿菁摄)

年轻人自组支援组 盼抗衡地产霸权

三日内成功集气得到逾千街坊联署,背后是由约6位90后年轻人发功。他们组成的运头塘互助支援组,倡议“保留运头塘街坊小店,反对无理迫迁。”支援组召集人25岁的Agnes指,支援组的召集人本身对邨内存有不满,希望得到改善,但一直都没有确实行动,直至商场易手及小店被迫迁,所以他们决定站出来对抗地产霸权,Agnes坚定地说:“希望可以尽自己一分力去改善条邨!”

住屋邨都系人情味丰富,去到大商场边个同你讲感情!
运头塘互助支援组 召集人Agnes

自出生就住在运头塘邨的Agnes表示,自幼开始光顾邨内小店,街坊及商户间感情深厚,她笑言:“细个已经好钟意去买文具玩具,有时去买嘢都会倾一两句,居民帮衬开都有感情。”Agnes自言本身喜欢做小手作,经常购买文具及画纸等材料,若文具舖结业后,每次都要到大埔墟购买,对邨内居民造成不便。

Agnes更认为,迫迁小商店会造成连锁效应,当居民选择外出消费时,会降低区内人均消费额,她解释:“你出去剪头发,你都会喺出面食埋饭,都唔会留返喺到继续消费。”

蔡咏梅反对业主签订不平等合约。(余睿菁摄)

联署新业主及领展 为小商户抗争到底

商舖有难,街坊支援。去年曾以独立候选人身份,参选大埔区区议会落败的蔡咏梅,为附近屋苑的住客,其屋苑的穿梭巴士路线首站为运头塘邨,方便她到邨内购物及用膳,亦与小商户建立深厚感情。面对小商户被无理迫迁,蔡咏梅感同身受,反对业主签订不平等合约,决定加入运头塘互助支援组,与年轻人齐向地产霸权说不,“政治冇人可以逃避到,无论如何你都会受影响,我哋(支援组)只系做一个带头角色,之后有出现好多(支持)身影。”

自己社区受影响,你唔企出嚟救自己社区,其实冇人可以帮到你。
运头塘互助支援组 召集人蔡咏梅
发生迫迁风波的大埔运头塘邨商场。(余睿菁摄)

前年曾爆出迫迁档户 赶绝小商户

商户指今次财团引用收回舖位的合约不平等,根据租约内容,其中一条列明“只要业主决定出售、重建、翻新、修复物业,只需给予租客不少于六个月通知,便可中止合约,毋需给予租客任何赔偿……”支援组表示,稍后收集到的签名,出联署信件予新业主及领展,或许会开记者会,向公众表达居民街坊诉求。

翻查资料,领展曾多次迫迁商户情况。早于2013年7月油麻地海富街市,数十个商户租约期满将不续约,著他们到领汇其他街市物色合适商舖继续经营;翌年11月领汇旗下的将军澳彩明(万有)街市,大约80个档户接到外判承包商通知,为配合街市重新装修工程,要求他们一个月内迁出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