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命GOGOVAN】司机揭货Van App不查保单 遇事公司甩身司机上身
GOGOVAN昨日发生夺命交通意外,一名女乘客被抛出车外惨死。以手机程式提供货van服务,近年深受用户欢迎,惟保险问题一直引起争议。两名前线客货车司机均表示,市面上较大型、以手机应用程式提供货运服务的公司,“收车”时并无详细检查相关保单,由于司机都是以自雇形式跟货van app合作,一旦发生意外,提供货运服务的平台公司不会“上身”,司机需承受巨大赔偿风险。
加盟时公司没提及车保问题
陈先生是一名业余司机,驾驶客货车三十多年,他曾加入本港两间以手机应用程式提供货运服务的公司LALAMOVE(前身为EasyVan)及GOGOVAN接单,他形容两间平台验车过程非常简单,“部Van仔你自己买,download佢哋个App后,就拎架车去验证,然后有个课程教你点做,教你唔好开快车、要问清楚乘客有冇货等等,历时只有数十分钟”。他续称,在有关过程中,平台职员完全没有提及汽车保险问题。陈先生忆述,GOGOVAN以预缴积分费方式与司机合作,“例如你畀1,000蚊,就有1,200至1,500分,每次接单公司就从预缴费用中抽佣”。而LALAMOVE则分为会员制及逐次接单抽佣两种方式,“一系交199蚊月费,每次接单佢就喺入面扣,一系就每次接单抽你5%”。
陈先生坦言,由于司机与平台并无签约,司机必须自行为客货车购买保险,但若向保险公司讲明客货车将作出租用途,保单价格会较贵,如司机“贪平”而向保险公司隐瞒出租用途,遇事时“第三保”将会失效。他有感部分乘客召客货车时,未能分办自己是否有货物,希望业界能加强教育,陈又指,若不幸发生交通意外,“两间都一定卸责”,若意外中的伤者或死者属专业人士,索偿金额将是天文数字。
投保若隐瞒出租用途 第三保即失效
另一名前线司机Kelvin属“传统台”接单的客货车司机,数年前他曾参与反GOGOVAN垄断的示威,他不满以手机应用程式提供货运服务的公司“收车”泛滥,诱发恶性竞争,“因为车多价低,啲司机要博晒命先揾到食”,引致司机驾驶态度参差。Kelvin指这些公司作为中介平台,毋须为交通意外负责,“我哋传统台Check保单Check得好紧,(货van app)为咗向用户提供方便,乜人都收,有冇cover保险都唔知”,他指司机应为汽车购买全保及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障投保人因意外所受到的损失,以及意外中第三者的财产损毁及人身伤亡。
Kelvin补充,车主为客货车投保时,须讲明汽车的用途,“如果系帮公司做嘢,车员工时出咗意外,可以Claim劳保;如果系做街车,保费会收好贵,因为会保障埋车内嘅乘客,保险公司睇得好紧,司机年龄、牌龄等都会考虑”,他提醒若车主投保时隐瞒作出租用途,遇事后第三保将无法作出赔偿。
近年多宗GOGOVAN意外
翻查资料,GOGOVAN并非首次发生交通意外,去年1月16日,一辆GOGOVAN客货车在屯门公路往荃湾方向,至丽城花园对开时失控撞壆,再反弹撞向慢线的中型货车,27岁姓高的客货车司机及35岁姓李的中型货车司机受伤,需送院治理。2017年12月1日,一辆GOGOVAN在屯门公路狂撼箭嘴车,令一名27岁姓余的司机全身骨折惨死,车内另一名男乘客则无大碍,GOGOVAN发言人其后表示,事发时死者并非“接单”开工,但会为家属提供适切协助。同年5月22日,一辆GOGOVAN在深水埗北河街近基隆街撞倒男途人,并辗过其双脚,致途人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