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废校】活化障碍多 荒废30年村校变危楼 旧校欲变墟市受挫

撰文: 蔡正邦 邵沛琳
出版:更新:

纸扎舖后,弃置逾三十载的沙田排头学校,已沦蛇虫鼠蚁之窝。岁月不饶人,昔日学生已踏中年,首届学生蓝小姐指母校弃置多年,日久失修变危楼,随时倒塌。村民曾向政府申请改变校舍用途,亦愿自费300万拆石棉瓦,惟仍未有回音。有团体申请将废校改为社福机构“集中地”,善用校舍举办墟市、补习及兴趣班等。但政府部门称,有办学团体申请作临时校舍,临时打退堂鼓,将团体计划书推翻,负责人李大成批评港府“官僚、搬龙门”,令不少废校发展无期!

沙田排头学校因收生不足已遭杀校,事隔多年,校舍却已滋生蚊虫,并面临倒塌危机。(蔡正邦摄)

沙田排头村荒废逾30年 第一届学生斥政府“叹慢板”

排头学校第一届学生蓝小姐指,以前每个学生收取收5蚊学费。(蔡正邦摄)

排头学校第一届学生:有钱先读书!

早于60多年前,沙田排头村的村长,将村内一块约篮球场般大的土地,捐予政府兴建小学、作育英才。昔日旧生已成家立室,1960年排头学校第一届学生蓝小姐,与家人于村内落地生根。她指,老一辈蓝氏子孙,均是排头学校子弟,“姓蓝收一蚊学费,唔系姓蓝收五蚊,有钱先读书!”她表示,60年代的小朋友普遍8岁入学,每班级有非同龄学生。校园曾经扩建,全盛时期有近300多名学生。

杀校荒废30多年 村民借拆校建丁屋

随社会发展,排头学校因收生不足已遭杀校。事隔多年,如今旧校舍滋生蚊虫,并面临倒塌危机。早年,校舍曾开放予村民办小组活动,惟近年被署方封锁。由于母校有倒塌危机,蓝小姐指:“荒废咁耐有危险,都唔知几时会冧,压到我间屋就大件事喇,不过政府做嘢真系好慢!”

沙田排头村学校收生不足杀校,村民蓝小姐亦是该校学生。(蔡正邦摄)
村民已向政府申请拆校。(蔡正邦摄)

村长感署方“叹慢板” 申请逾5至6年无下文

弃置逾30年,村民向政府申请改变校舍用途,作建丁屋之用。排头村村长蓝先生,亦是该校的第一届学生,他指村民已向政府申请拆校,估计该地可建至少4间三层高丁屋,“排头村好少地土,(排头学校)系嘅乡村发展用地!”蓝指,该地申请逾5至6年,但政府一直未批出用地,有感署方“叹慢板”。

村民愿自费300万元拆石棉瓦

“申请都好麻烦,政府话唔负责拆卸(废校)屋顶嘅石棉瓦。”村长称,村民愿签承诺书,自费300万元拆卸屋顶有毒的石棉瓦,之后再取回土地建屋。他续指,附近有另一土地,向政府申请近20年仍未批核,惟署方称仍欠一点建筑费,需向财务委员会申请拨款,以平整地台,但署方仲未有申请期限。

团体深水埗觅废校作墟市 政府临门拒批核

圣方济爱德小学旧校舍荒废多年,有团体向局方申请改变用途,但是遭到局方拒绝。(王译扬摄)
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干事李大成表示,圣方济爱德小学旧校舍已荒废多年。(邵沛琳摄)

为墟市觅地 向局方申请改变校舍用途

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干事李大成表示,圣方济爱德小学旧校舍荒废多年,他们曾向局方申请改变用途,并向坊间基金申请资助,再与区内NGO(非政府组织)及社福机构合作,讨论如何善用校舍。其间,他们寻救深水埗区议会协助,对方亦认同需为墟市觅地。

感官方部门“搬龙门”拒承接

李大成认为,区议会赞成团体办墟市,他们亦与区内其他团体合办,例如:设立多功能用途地方。但需要有官方部门接头,他曾向不同部门查询,但有部门指团体需要整栋大楼承接,否则不批申请。李则有感,各部门“搬龙门”,“(政府)好死板,咩嘢都唔谂,只得一年嘅时间,点样做呢?”

问题就系好官僚,系唔畀就唔畀!教育局覆返我哋要用部分课室,突然之间所有嘢就告吹哂!
李大成 关注综援低收入联盟干事
圣方济爱德小学旧校舍荒废多年,校园内多处地方杂草丛生及有蚊虫滋生(王译扬摄)

校舍作临时课室 取消墟市用途申请

“问题就系好官僚,系唔畀就唔畀!”李大成续指,他们一直都去信教育局查询,向该校申请借用礼堂作墟市,但局方指该校舍只可借用一年。当准备得如火如荼,早前他们接获局方通知,称有学校申请校舍作临时课室,取消其申请。李无奈道:“当时我哋呆哂!教育局覆返我哋要用部分课室,突然之间所有嘢就告吹哂!”

校园蚊虫滋生影响民居

本港仍有183间荒废校舍有待发展。李大成指出,与其闲置地方杂草丛生、蚊虫滋生,倒不如善用空间回馈社区,“政府真系好嘥,全港仲有几间市区废校,附近咁多民居同屋邨需要,点解唔善用呢!”另外,除了立法会的投票日,校园基本上拒开方公众,晚上校舍是闲置,他们曾倡议将地方借予其他团体使用,“香港土地同资源、租金咁宝贵,点解唔可以共享呢?”

(王译扬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