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财政预算案|别用十年写注脚
财政司司长比起政务司司长,往往得到更多镁光灯。在特首的施政报告之外,每年能够在立法会宣读文件,得到全个社会关注的,就是财政司司长的财政预算案。虽然预算案主要是配合施政报告,但因为财政司司长每年也会公布俗称派糖的纾困措施,一些市民因此更关心这位被称为财爷的司长作出怎样决定。
陈茂波做了财爷六年,现在发表的已是第七份财政预算案。他的第一份预算案配合了梁振英的说法,认为政府必须适度有为。第二份呼应林郑月娥的理财新哲学,表示要策略地善用盈余。今一份预算案他用上了习近平的表述,强调要更好结合有为政府和高效市场。可惜不论是什么名目,这位三朝元老的预算案仍是一以贯之,走不出津贴主义。
司长派发五千元消费券,好像可以增加市民的消费能力,但对于最关键的住屋租金或楼按供款,这份预算案却不提半句。他宽减薪俸税和个人入息课税,然而如何才能够增加打工仔的收入,似乎不是关心的范围。司长承诺补贴电费,以及再延长交通津贴半年,却完全没有触及港铁以及两电的利益。市民只能够从政府那边拿一点钱,然后在另一边双手奉上。小商户面对沉重的舖租开支,预算案除了宽减差饷,尝试间接纾缓经营压力之外,便没有其他法宝。
相信津贴就能够改善市民生活,相信资助足以帮助商户经营起来,这就是香港政府的财政哲学。
流于津贴的理财哲学
或许我们还要庆幸,财政司司长是陈茂波而不是叶刘淑仪。这位行政会议召集人到了今天仍然吹捧所谓的狮子山精神,反对再派消费券的原因竟然是不够自力更生,令市民依赖政府。我们反对再派消费券,是因为政府没有更针对、更有效地帮助小商户和基层市民,而不是主张独善其身,更何况正值经济不景气。
过去三、四年,政府录得财政赤字。新一份预算案只是拿去年提出、仅涉几亿的差饷累进制,以及为期五年、理念不明的额外足球博彩税。谈及加税,陈茂波一再表示要顾及经济复苏的势头、营商环境的优势,简单地把公共财政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
经济不景,不好加税?但是经济景气,他也没有加税。在他的第一份财政预算案,经济增长预期是百分之2至3,最终结果更加达到百分之3.8。但是陈茂波接着的预算案只是配合林郑月娥所提出得宽减利得税,并且同时间宽减薪俸税和增加免税额。
经济景气不景气也要减税,相信减税就能够令经济发展起来,这就是香港政府的经济哲学。
迷信减税的经济发展
曾荫权如果打开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不难发现即使过了二十多年,现在的财政司司长还是沿着当年的思维管理财政,发展经济。
当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香港政府连年财政赤字,曾荫权就算增加燃油、烟草、博彩税,或者开征离境税,也不肯引入利得税累进制和调整薪俸税,为的就是营商优势。他甚至在预算案明言,不能透过高税政策和福利主义来收窄贫富差距,要保持市民发奋向上的斗志。
曾荫权作为市场经济的忠实信徒,与董建华的房屋和产业政策形成很大对比。他虽然高调地检讨税制,主张要改革公共财政,但最终落实的却是出售地铁、屋邨商场和停车场,机管局也一度安排了私有化。若果当年成事,今天市民不只楼下买菜、乘车外出要挨贵价,坐飞机去旅行也可能会被肆意苛索,现在陈茂波要做的就不只是派消费券和补贴交通。
曾荫权是目前为止唯一曾任财政司司长的特首,他的经济自由主义影响了特区政府至少十五年。若然加上他一手提拔的曾俊华,数字又要再加五。梁振英和曾俊华的配搭有着董建华与曾荫权的影子,也像麦理浩和夏鼎基,都是前者希望进取施政,后者却相信小政府,大市场。也是在这个理念之下,多年以来的财政预算案一直列明,公共开支应占本地生产总值不多于百分之二十。
——直至陈茂波上任后,才改写成大约控制在百分之二十的水平。
公共开支看水平也看用途
陈茂波六年之前上任,本来是香港财政翻开新一页的契机。他在第一份预算案中道明了愿景,“年轻人对前景怀有希望,中年人不必担忧下一代缺乏竞争力,老人家不会恐惧被遗弃”,也说出了财政司司长责任,“照顾社会上有需要的市民,纾缓中产家庭的生活重担,以及为香港建设美好的将来作出恰当的投资”。
敢于增加开支,动用财政储备,是实现愿景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每年多用三百亿派消费券,也不会令到中年人无忧,老人家安享晚年。真正能够照顾有需要市民的,是充足而高质素的公营房屋供应,全面而可负担的医疗和退休保障。真正纾缓中产重担的,是更好收入、更高增值的工作,是更有利创业的经济环境。连李嘉诚也曾经公开支持上调利得税,政府官员却迷信要够低税才能振兴经济。即使不看看欧洲和日本为什么比香港高税,经济却也可以发展得好,也应该想想为什么我们一直低税,发展近年却停滞不前。
陈茂波作为林郑月娥的财政司司长期间,白白错失了在经济景气的时候改革税制的机会,税务政策组结果沦为负责派发消费券。他亦没有把握财政盈余的日子,加固福利保障以及扭转土地房屋供应,以致香港各方面在疫情面前都不堪冲击。如今作为李家超的财金第一把手,虽然目标明确地要发展创科产业以及促进经济公平,但他却缺乏了到达彼岸的路径,没有人能从预算案中看到多少希望。
改革税务和公共财政是大手术,由研究、咨询到上立法会,两三年相信少不了。修正经济结构,以主导土地供应、管制租务等手段将市民和小商户释放出来,也是要以年计的大工程。财政司司长没有整暇以待的空间。再派津贴和资助下去,终这一届政府,香港的贫富悬殊、发展瓶颈也会无解。
陈茂波接下这份工作已经六年,只要完成这届政府的任期,更会以十年半的记录成为历来在任时间最长的财政司司长。财爷不容易做,既要摆脱政府和社会根深柢固的意识形态包袱,也要视乎特首的施政报告愿意提出多少改革,但他没有理由说不够经验,也不能推说没有时机。
特首提出了施政的愿景,社会有明确的需要,财政司司长就有责任制定路径,实现所需。更何况是一位掌管经济政策长达十年的财政司司长,不论如何,都会被历史严格地评价。相比起财政改革和经济结构,今天在镁光灯之下谈的消费券,就只是历史的一个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