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品海|财政预算还能“见步行步”吗?
每一年我都与同事讨论政府的财政预算案,结果都一样,就是不明白政府有何发展战略。为什么?因为每一份预算案都是“见步行步”,毫无系统思路,激发不起讨论,大家无从得知香港的未来如何与它相关。就算某年的预算案有一大堆漂亮说辞,经过多年的失信,没有人会提得起劲,更不要讲有什么反应。特区官员也许要“庆幸”近年发生各种天灾人祸,使预算案多了“内容”,包括巨大赤字,还会持续派钱,才让人有了另类的参与感。为什么政府派钱就爽手,估计是因为容易做,推动政策反而伤脑筋,不如派钱省事。
“见步行步”并非源自这一任政府,麦理浩之后,香港的预算案就一直如此。回归前英国人对发展毫无兴趣,政客专注于为自己留下印记,回归后董建华政府希望为香港开拓新篇章,碍于身处回归过渡时期,公务员不适应,中央亦有顾虑,让董先生有心无力。之后的政府更是一派道家思想,不是“无为而治”,就是整天吵着要“斩妖除魔”,或者自以为道行高深,手中握着桃木剑,天下自然太平。后来的结果七百多万人都看见了,甚至成为十四亿人的笑柄。
香港还是没听懂改革要求
过去十几年发生的连串“人祸”开始唤醒香港人和中央政府,习近平总书记直接要求香港“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和“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但听到了不表示知道了,更不等同问题解决了。中共经过接近二十年争论才接受毛泽东的革命路线,改革开放提出十多年之后,邓小平还需要“南巡”来重启改革,习近平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第五个现代化”,十年之后许多内地官员还掌握不到,要用更容易理解的“中国式现代化”来强化认识,社会才聚焦高质量的新发展理念。香港官员是否也需要中央直接命令改革,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据闻香港政府和建制内部对“改革”很抵触,妄言香港人不习惯这种提法,甚至认为它过于激进,忘记了前几年有人在大街小巷呼叫“时代革命”。要既得利益对“破除”自己给予积极回应当然不容易,政府和整个建制本来就是被改革的对象,谁又可能习惯?然而,破除“藩篱”不表示要排除既得利益群体的“旧人”,它是让更多“新人”分享发展利益,正所谓“独食难肥”;改革更不是清算政府和建制中的任何人,而是要香港重构发展理念,建立更进取的制度,提升施政魄力和效率,化解结构性困局,财政司长提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不就是同样的意思吗?财政开支是反映社会是否决心解决问题的最有力证明,如果大家只知道为消费券争吵,质问储备还剩多少,其他内容不值一提,那么,不在预算案中的内容就更让人难以想像,如此预算案顶多就是“见步行步”。
破除“藩篱”不表示要排除既得利益群体的“旧人”,它是让更多“新人”分享发展利益,正所谓“独食难肥”
预算案提出的“全速复苏”,其实只是做了两件事,花钱做广告和市场活动,以及给企业和市民一些小恩小惠。财政司长或许还以为香港是因为疫情才让发展受阻,而不是在疫情之前,深层次矛盾早就存在,动乱和疫情过程中发生的悲剧只是其结果之一。如果“复常”是让我们忘记2019的疮疤和超过一万人被捕,忘记香港的疫情危机处理低效,让一万多人失去了生命,以为单凭多给市民一万几千就可以翻过一页,这就是绝对的荒唐。假如真是这样,政府团队和建制确实需要“刀刃向内”,任何缺乏改革的动作都不足以根除香港治理的弊病。
融合国家发展不能得个讲字
预算案在“复常下力保全速复苏”一章之后就进入“共同开拓新局面”,财政司长尝试对香港未来做宣示,但显然没有引起注意,社会焦点继续放在“鸡毛蒜皮”的财政安排上。是市民不知好歹,还是市民不再相信政府能为他们勾画未来?当我们仔细研读“新局面”,它谈及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引进企业和人才等,但内容空洞,只是用标题来虚张声势,对什么是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第三代互联网说不出所以然来,香港为什么以此为发展目标自然欠奉,对如何发展更是只字未提。
“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一段就更让人丈二金刚,除了对融合国家发展说了几句官话,内容都与“积极对接”无关,更看不见“融合”之所在。以“国际航空枢纽”一节为例,它除了想说明国家认同此定位,其他部分都看不见与“融合”的关系。在珠海探讨建立航空产业工业园一项,看似具体,但也只是蜻蜓点水,无法说明“对接”或“融合”,市民更不会知道工业园的意义,不知道航空产业是指什么,估计不包括制造飞机。大家究竟是搞不明白“对接”和“融合”,还是不知道如何落实?无论是前者或后者,都突显了香港与中央政府之间在认识和方法上的距离,希望过去几天大湾区多地官员之间的频密沟通能够弥补不足。
在过去二十五年,如果我们只用小部分时间专心讨论香港的发展前景,或许已经找到前路。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
除了在董建华政府任内,香港再没有对发展进行过讨论,之后就从一个困境走到下一个困境,从一个虚幻繁荣走向下一个幻境中,甚至是从无奈、沮丧走向暴乱。在过去二十五年,如果我们只用小部分时间专心讨论香港的发展前景,或许已经找到前路。很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所以就算施政报告和财政预算案说了东大屿填海、北部都会区、数码转型等“大事”,很快就被市民的无感将气球戳破,没有人关心,舆论亦不再跟踪,因为社会认为这都是毫无意义的大话、漂亮话。
对前路的讨论,既要有方向性、亦需要路线图。在这一次财政预算案,政府看似听到中央对香港发展的紧迫要求,积极“融合”和“对接”,但估计是对中央的规划缺乏掌握,自己更无法单独制定路线图,无法将“方向”结合香港的现实,在无奈之中只能够裁剪和黏贴中央文件的一些标题、口号和句子,权当完成了功课。试问,麻痺了的香港人如何不退化为只知道问政府要派多少钱?一旦知道只是5000元,只能苦笑派几千元算是“帮补一下”,绝不妄想会解决基层的生活困难。
莫要再逼中央出手
故事可以讲得漂亮,现实却是残酷的,有能力讲故事不等同能将故事变成现实。动听的故事或许能制造一时的信任,现实却可以在瞬间将它摧毁,这就是为什么西方政客胜选后很快就民望见底,而没有选举的中共却长年民望高企(多家美国权威民意机构的持续调查结果是中国人民对政府有超过80%的满意度)。2014年的占中和2019年的骚乱让香港更换了两位行政长官,㓥房的泛滥使虚假的繁荣变成皇帝新衣,连夏宝龙主任都需要多加提点。这几年政府用超过千亿资金派发消费券,却没有增加市民对政府的满意度,解决不了基层的焦虑,对经济亦不起多大作用,值得吗?
香港具备极佳天然优势,人才济济,财政充裕,拥有足够的土地和科技资源,为什么需要中央政府不断提醒我们去破除长期阻碍发展的桎梏?
我只能够不厌其烦地重复,香港具备极佳天然优势,人才济济,如果不够,还可以随时从内地和世界输入,财政充裕,拥有足够的土地和科技资源,为什么需要中央政府不断提醒我们去破除长期阻碍发展的桎梏?如果香港政府还是见步行步,试问中央为什么不能像人大制定《港区国安法》,为我们走出改革的一步?那些继续认为香港不用急着为《基本法》23条立法的意见,是否在用同样的滋悠心态看改革,认为香港还有很多时间?
最近《香港01》第一次参与香港媒体往内地的参访,同事告诉我接待规格很高,广东省委、中联办和几个市委的最高主管都参与了,与湾区相关的官员亦有出席,焦点是大湾区的融合发展。刚履新的省委书记黄坤明更明确要求推进高质量发展,雷厉风行、排山倒海之势已经形成。任何人都不应该小觑中共一旦认准方向,如果工作跟不上,调整力度之大,真可以说“遇神杀神、遇佛杀佛”。黄坤明书记进入中央工作之后再次被派往地方,而且是最强省份广东,必然是带着习总书记的重大任务,不可能与香港无关。香港是中国成功发展的独特优势之一,是“一国两制”的引领者,为台湾回归做示范,是双循环的重要环节,是高质量发展的支点,中央怎么会让任何人拖后腿?香港市民就更不会有多少耐性让政府滋悠。中国连美国的巨大压力都从容面对,又会被香港官员和建制精英所窒碍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