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中史科改革在所必须 对准焦点莫政治挂帅
国教事件不能与中史科“独立必修”问题作直接类比。一方面,开办国教科闹成轩然大波,主因并非公众反对加强国民教育、认识国家民族,而是有国教科教材被揭有明显偏颇。对比之下,中史科教材未见这个现象。
立法会于11月16日(周三)就“规定初中中国历史独立成科”议案展开辩论。年轻人固然须学好中史,惟立法会对有关议题的讨论失焦,部分建制或泛民议员的发言,予人为表态而表态、甚至上纲上线之感。中史科讨论应回归教育专业,从课时编排、师资培训等关键问题入手,助学子读好中史科。
近年社会就中史科应否成为初中“必修科”展开讨论,民建联立法会议员张国钧在议会上提出动议,规定将初中中国历史独立成科,并列为必修科目,经新民党叶刘淑仪提出修正后,有关议案最终获得通过。让年轻人学好中史,这是王道。但是立法会就中史科的辩论,未能对症下药,没有充分回应师生在教育专业方面的需求。
近年社会上有一种误解,以为在2000年代初翻天覆地的教育改革后,如今初中学生只是零散、片面地学习中史,甚至已经不学中史,才产生中史科应否“必修”的议论。但原来,现时所有中学的初中课程都有教中史,不教中史的学校早已不存在,故现实上不应存在应否“必修”之议。
根据教育局统计的数字,高达89%的中学在初中课程中有开设独立的中史科;另外只有约11%是以不同形式,例如“历史及文化科”方式教授中史。但是有部分社会人士以为现今香港年轻人大都不学中史、甚或片面学历史,导致这一整代年轻人的“家国意识薄弱”,才致出现本土思潮以至港独倾向。用上述教育局的统计数字对照,这种批评恐怕不能成立。
议员既关心中史科 讨论要更专业务实
社会对中史科有这种误解,一定程度是因为现时社会的政治化氛围,令中史科问题变成各政治阵营的磨心,甚至变成作政治表态的工具;立法会就中史科应否“必修”的讨论过程中,这些现象更是表露无遗。
例如,有建制派议员提出修订,指中史科既应成为“独立必修”科目,又应“加强教授经史子集和其他经典文学著作。”但所谓的“经史子集”,基本上囊括中国绝大部分古典;以清朝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为例,所涉书籍达70,000多册,总共约八亿多字,如何将之“塞”进初中中史课程?
就算有关修订,并非要初中学生读完一整套《四库全书》才算学好中史,但到底要学生学哪一本经典?“经史子集”包罗万有,如当中的《乐经》近似现代的音乐科、《礼记》则似是德育科、《本草纲目》则是科学科或生物科,以至其中的佛、道经典则是宗教科。到底有关建议是要中史和其他科目融合,还是“独立”成科?笼统而矛盾的看法,难免令人有为表态而表态的观感,或甚至令人感到是否随意开出药方,为香港年轻人与内地疏离感日强的社会现象,寻找替罪羊。
同样,部分泛民议员,有过多不必要的政治猜度;例如有批评中史科若“独立必修”,恐成“变相版国民教育”。但这种说法,同样有上纲上线之弊。国教事件不能与中史科“独立必修”问题作直接类比。一方面,开办国教科闹成轩然大波,主因并非公众反对加强国民教育、认识国家民族,而是有国教科教材被揭有明显偏颇。对比之下,中史科教材未见这个现象。
另一方面,现时初中中国历史课程大纲自1997年已沿用至今,早应适时而变,以配合社会环境变迁与学生学习需要。政府将在明年中,就修订初中中国历史科课程的具体细节及推行安排进行第二次咨询。议员既关注中史科改革,应该积极提出具建设性的意见,不要捕风捉影,徒惹“贩卖恐惧”的不良观感。
观乎有关中史科的问题,实在是怎样提升课程质量、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以让学子学习。要达到这个目标,当局必须处理的至少有三大方面。
课时师资不容忽视 咨询透明免惹民疑
其一,中史科课时不足。中史科目前的首要问题是课时不足。随着初中课程日益繁重,中史科便被不少学校以至家长视作“闲科”,不断把中史课课时挤压。结果,纵使中史科在客观上已是“必修”甚至“独立”成科,但由于课时不足,授课难以保持质素。
根据教协去年的调查,逾40%回复的教师指出,在实际的课堂环境中,以每周5天、每节35分钟计算,中史科只有不足两节的教学节数,低于教育局订立“每周两节”的标准。在课时不足情况下,教师难以完整地教授整个课程。另一方面,据资深中史教师、教育评议会副主席何汉权校长指出,现时不少学校以“教学周”(一般为6至10天)而非“5天”定义“每周”,这令中史科课时在这种教学日程下受更大排挤。
因此,若课时不增,就算中史科课程再有趣、再全面,也无从实行。
其二,不少中史教师非专科教师。不少教授中史科的老师,仅由其他科的老师兼教,许多未必是主修历史出身。须知,历史教育非单单是资料陈述。中史课除传授史实外,还须培养学生理解、综合分析及评论史事的能力。假如教师不是历史本科出身、或没有一定史识,是不能轻易做到。
可惜的是,在政府改革咨询中,局方却未有重视这点。例如在9月29日的课程咨询会中,局方仅以“内容的讨论不宜过于专门、艰涩”、“兼教现象不独出现于中史科”及“科主任会提供足够指导及支援”为由不去深究而回避问题。要提升中史科教学质素,专科专教的问题不应回避。
查实,专科专教非不能也,只是政府为与不为。2003年,政府接纳“语常会”建议,承诺实践语文教师“本科化”;现时在中、英文科已严格实施“专科专教”。既然重视中史科发展已是社会主流意见,当局应在加强师资培训,以至教席安排等问题上,作为课程改革的一大方向,尽早实现中史专科专教。
其三,咨询过程要广泛、透明度高。社会对中史科的讨论甚至争议,相当程度是因当前香港的政治化氛围,令中史科成为各政治阵营的表态工具。这种走向,不利以教育专业的角度提升中史科,也难以达成培育学生学好历史的初衷。
就如中史科的课程纲要,应否包含六四事件、文化大革命、三年大饥荒等“敏感”内容?或如何教授中港关系的历史脉络,以至对历朝历代的描述会否只重“治、兴”而忽略“乱、衰”,予人中史科“歌功颂德”的误解?这些内容无疑政治敏感,但是不须回避。再者,也需要保持敏锐的政治触觉,得当处理。
具体来说,在明年的第二阶段咨询,当局应该广纳百川,不忌讳政见立场,咨询包括历史学者、办学团体、教师组织以至学生及家长团体,并做到透明公开,免惹课程改革或有偏听或“闭门造车”之嫌疑。否则,在政府与市民互信明显不足的当下,将令中史科改革异化成另一个政治火药库。
学好历史鉴古观今 莫让政治化贻误学子
纵观全球,不少国家都在其课程内包括学习历史。就如美国,历史教育是其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一些州份更透过立法,规定学生学习各州以至国家历史。学习历史应当受到重视,皆因读史有助学生思考一个关键问题:“我们从哪里来?应该往哪里去?”年轻人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朝代更替的因由,培养出历史感,有助了解今天社会面对的种种问题,明白前人的经验教训,而懂得不让未来再走“冤枉路”。
回到香港的视角看历史教育的重要性。现时的香港社会,特别是年轻世代弥漫一片“本土”风潮,当中有些思想偏狭甚或倾向于排外。本土氛围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历史发展沉淀积累的结果,若不知道其蕴含的历史意义,所谓“本土”意识会是空中楼阁,以至枉然走向偏激。
例如年轻人谈保育历史建筑如皇后码头,除了有关建筑很古老、独特,不是很多人了解该建筑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地位,缘何有非保育不可的历史价值?甚或近月闹得沸沸扬扬的“宣誓风波”,若不知历史,便不能明白“支那”一称背后挑起的血泪苦难、为何会惹这么多市民的强烈反感?
正因如此,以今天香港的客观环境而言,年轻人学好中史实有正面价值。政治人物关心中史科本来是好事,但切莫将中史科问题当成政治表态的平台、政治攻讦的工具,贻误莘莘学子。应站在专业、以学生利益为本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设性意见。当局更应对症下药,从课时、师资以至咨询过程等关键入手,提升中史科课程,助年轻人鉴古知今,以更扎实根基面对未来。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