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眼中的旧区观塘? 由裕民坊麦当劳最后一个包所创作的故事
大人常说故事给小朋友听,今次小朋友做主导,用童真创作属于自己的故事。蓝田的圣爱德华天主教小学与艺团赫垦坊合作,艺团将《艺述观塘》社区艺术计划带入小五的视艺课,让孩子跳出一板一眼的学习模式。有学生写了《张智杰的故事》,以自身为蓝本,写张智杰吃了三包薯条吃到入医院,幸得妈妈悉心照顾,痊愈后像童话一样,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有学生虚构了陈大明与陈大文吵架的故事,两人后来共饮一杯红豆冰后便和好如初了;也有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社区,回忆起裕民坊麦当劳结业前的最后一个包。
小朋友的故事
那个薯条吃坏肚皮的遭遇,是一个叫《张智杰的故事》,是一件真人真事。张智杰说他在麦当劳吃了很多包细薯条,吃到入医院。吃薯条吃到入医院的确骇人听闻,吃了多少包?张智杰说:“吃了三包,吃到肚痛,然后发烧,妈妈很紧张,把我送到了联合医院。”肚痛得入医院对大人而言尚且是件大事,对小朋友而言就更是一件很大很大的事。由此故事情节也被推向高潮。那么随之发展.......画面居然一跳就跳到了张智杰痊愈出院了。如此快速的转接,原来要诉说背后全靠一位悉心照顾自己的妈妈。《张智杰的故事》其实是一个表达母爱的故事。可是故事只赞扬母爱还略嫌未够完整,这故事要像很多电视剧集一样,有一个完美的句号--“一家人从此幸福地生活下去”。这结局,记者觉得过份强调大团圆,好奇背后的创作意念,于是问张智杰为何会有这样的结局,想不到他这个如此个人的故事,结局居然说是同组同学的创意,然后食指伸出来指向同组其他同学。顺著他手指的方向,记者重复了同样的问题,却不小心问出个鸦雀无声,人人“眼仔碌碌”,目瞪口呆。像问了一条不恰当的问题,令众人陷入尴尬的状态......唯有默默地干吞咽一下,把问题吞回肚子里,转向一杯“红豆冰”故事。
那红豆冰的故事是虚构的。故事的主角是港人熟悉的陈大文,所以叫《陈大文的故事》。陈大文认识了新朋友陈大明,不知何故,陈大明令陈大文生气了,于是陈大明请陈大文喝一杯陈大文喜欢的红豆冰,他们就和好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和好只须共饮一杯冰,冰内还有煮烂了红豆的缠绵,一杯红豆冰见证一段纯真的友谊。
至于裕民坊的麦当劳故事,同学则创作了一个临结业前与爸爸一起去吃包、拍照留念的故事。
小朋友会留意生活细节
小朋友的故事由来有自,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自己在观塘的成长故事之外,也给学生们看了一些观塘的地标,如裕民坊、裕民坊的麦当劳、茶餐厅,旧楼和戏院等等。于是小朋友用自己的方式理解老师所表达的情感,从中挪用课堂提供的材料,加入自己的经验,化成自己的故事。
赫垦坊项目经理黄乐欣说:“艺术教育希望培养学生以至大众的表达自信,让人们透过艺术找回生活的感知。”
学生的创新能力各异,的确也有人想不出什么特别的故事,要借用老师课堂上提供的教材,改装成自己的版本。但老师们说已经很意外和满意学生的表现,他们比想像中更有能力掌握进度,故事中也展现了不少他们的日常观察。黄乐欣说:“我们在这四堂有更深入了解小朋友想些什么,发觉他们的故事离不开成长、亲情、友谊,也有同学留意很多生活细节,例如有人讲裕民坊的麦当劳,他们其实都有一些对他们有感觉、生活感很强的地方。”
黄乐欣说,小朋友其实感受到社区的人情、事物,接收到大人的信息,而透过这样的社区生活题材,其实可以了解小朋友的想法。
创作需要引导
不过这样的结果著实来之不易,小朋友的投入需要前期的引导过程,视艺科老师杨玉华说:“我们构思时都是担心小朋友未必对观塘产生共鸣感,始终他们的年龄较小,加上在观塘的社区内可能真的没什么故事可言。所以我们一开始会给予他们一些例子,例给小贩市场海叔的故事;(视艺科)杨老师、我自己本身关于茶餐厅西多士、与屋企人的故事。我发现小朋友因为认识杨老师,变了他们的投入感会比较大。然后到他们真的去建构自己的故事时,我们给予提示,或引导著他们去建构自己的故事,出来的效果真的可以将他们的生活细节呈现在他们自己的故事当中。”
《艺述观塘》由赫垦坊剧团策划,是一个为期一年的社区艺术计划。活动包括“艺述义工开展训练”、“艺装小贩市场”、“皆芳剧场”和“灯绿观塘”。与圣爱德华天主教小学的合作是剧团的校本课程是艺述观塘计划的其中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