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异想】日军为九龙城平民建㓥房?寮屋区设片场方便追星?

撰文: 郑秋婵
出版:更新:

九龙联合道侯王庙旁昔日有三条村:侯王庙新村、荔枝园和何家园,组成一片寮屋区。
有个传说,是当年日军炸毁廿几条村,用炸出来的石头修复机场,以便运送物资支援其他地方的战事。而一片寮屋区就是日军用以安置受影响的居民。日军占领香港三年零八个月,破坏多过建设,可真帮过平民建屋“咁好死”?
摄影:伦星扬

如今保留的石屋活化项目由基督教团体负责营运,机构以象征式租金向政府租用场地,并以自负盈亏的方式履行为市民提供休憩空间及活动的责任。

石屋源自二战?

石屋位于联合道,于1941至1945年建于何家园的地基上。外观看似间大屋,实际是五幢相连的双层村屋。村屋内简陋、狭窄,犹如旧式“㓥房”。入屋上楼,楼梯保留旧日的木制外貌,但狭窄的通道只容得下一人上落,真是“肥多少少都怕夹亲条扶手”。听讲,这还是日军的杰作?

一张铁制碌架床可能就是一家7、8人的睡眠空间。

1941年,日军进攻香港,炸毁了启德机场。为了支援前方战线,运送物资,1942年又决定复修机场。于是,上哪找物资?他们便招募了数千名工人炸了古迹宋王台,把石头搬来建跑道。一个宋王台的石头不够用,又没有千千万万个宋王台可以炸,于是就去拆屋,把九龙城20多条村落的屋拆毁。村民无家可归,日军才拆了残破的何家园大宅,并将之划分为11幅用地兴建平房安置村民。

不过,日军治港期间多实施严苛暴政,传闻出街行慢两步都要被扑头。而且当年的香港对日军来说没有太高的价值,只是作为前线的补给和维修站;及后香港资源不足时,他们更实行了“归乡政策”,将港人赶回乡下。日军当真有起过屋畀香港人?

+4

负责营运活化项目的单位--五旬节圣洁会永光堂的周建雄牧师说:“石屋的由来有几种讲法。日军兴建的版本之外,亦有指这种屋是战后才兴建的,特色是用中式的梁柱做结构,外墙用石砌、屋顶多瓦仔。有好几幢,石屋是其中一幢。”在众多说法中,他觉得战后居民自己兴建平房的说法比较可信。

石屋怀旧冰室的墙上挂著旧时代的海报,周牧师说起那张“哥喇”海报的故事,原来哥喇是以前的港版汽水,3毫子1枝,比外国汽水便宜1毫,而当年的1毫已足以买一份报纸。

战后成为寮屋区 几家人共用旱厕

日军战败,军人卷起包袱回了岛国;却轮到大陆政局不稳,大批难民卷包袱南逃来港。难民没居所,就漫山遍野觅地搭屋,于是才有了香港那段寮屋史。石屋附近也不例外,空地上的铁皮屋搭建多了就自然成为寮屋区。

当时,寮屋区内卫生环境恶劣,几家人共用一个旱厕,屎屎尿尿都拉在同一个坑内。坑内的夜香好天晒、落雨淋,遇上倒夜香的人没空来清理,整间屋就随之“香喷喷”。周牧师说:“(当年)环境很挤迫,地方细,一间屋就住了七、八口人。那些横梁,落雨可能会漏水;旱厕的味道可能会攻入屋;隔离的工厂又有臭气。”不过,寮屋区内不止有寮屋,还有片场、山寨厂及工场。

当年几家人共用的旱厕,如今的遗址没有了粪便,泥土里却长出了植物。
昔日的厨房,几伙人共用炉灶,用柴火煮食。

50年代的寮屋区有世光片场、友侨片场和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原来以前的片场规模不大,不少只是一间大屋的规模。及至60、70年代,香港走进轻工业发展时期,区内就有了诸如做塑胶、金属等山寨场和工场,周牧师说:“以前没有什么规划,工厂隔离可能就是民居。这里的屋都是搭建,工厂并非大型的工厂,就如同这里的石屋一般,5个单位只需要2、3个这样的单位,摆放一些机器,工人在此就可以生产,不需要占很多空间。这里有很多山寨场,塑胶厂有机器、有污染,全部都很‘纳杂’。”

50年代,长城片场制作的电影:

片场早过寮屋出现 昔日是块荒芜之地

片场选址通常远离民居,为何在如此挤迫、人烟密集的寮屋区会出现片场?难道真的是方便村民追星?原来与30年代香港蓬勃的电影业有关。周牧师说:“片场于30至50年代在此兴建,当时这里是一个偏远地区,没什么人。很多影棚要找这些地区做,当时就在九龙城这带有片场,清水湾一带又有,全部都是荒芜之地。人烟少的缘故,就有几间电影公司在这些平地搭影棚。”

翻查史料,“国家片场”创办人邝赞曾于1939至1940年将位于铜锣湾的片场搬到联合道,是30年代驻扎联合道的片场之一。不过,1941年香港沦陷,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香港电影陷入低潮。日军炸毁片场、烧毁电影底片,加上电影从业员不愿屈从为日军拍摄政治宣传片,香港电影制片一度停顿。及后,要到香港重光,电影业才重新兴盛起来。

2016年的《重塑 邝赞创办的国家片场-九龙城遗址相片模型》片段

石屋家园有个山坟墓碑工场

但石屋家园还有另一个迷,如今的31号屋门前有一块“蓝恩记山坟墓碑工程公司”。为何林林种种的工场和山寨厂当中会出现一间造石碑的公司?后来又因何事而消失?有没有什么与之相关的鬼故事?且看下集:【社区异想】唔怕大吉利是  住在坟场旁的石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