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二】皮具女师傅40年坚持留港 一手一脚缝牛皮

撰文: 麦佩雯
出版:更新:

那些年,制造业占了香港GDP四分之一,多少香港工人深信有一门手艺,等如拥有源源不绝生财的资产。手艺不会背叛人,环境却会;上世纪八十年代工厂北移,工人的手艺如同自身社会价值一样无处安放。
新师傅和飞姐就是芸芸工人中的其中两人。他们都在年轻时投身皮革产品制造业,中年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求存之路:一人随队北上打拼多年却换不回亲情;另一人坚持留港,靠人脉和“全能”手艺竟能四十多年一直在香港从事制造业。殊途同归,年逾半百的他们如今再聚首于港,成为“香港制造”再生的一份子。

新师傅(右)和飞姐(左)均已从事皮具制造业逾40年。(麦佩雯摄)
飞姐(右二)曾开班授徒,教授学员制作小手作。(受访者提供)

“我有家庭,一定不会北上”

飞姐已习惯每隔几年转一次工。和新师傅差不多,她也是十来岁的时候随亲友入行,学习制造皮具的相关手艺。她多数时间做大厂,即是每个工序分工、工人整天重复做同一个工序那种制作模式。按理这样工人只会学懂整个制作过程的其中一环,但“飞姐”笑言自己一向“坐唔定”,最爱“逾矩”又“八卦”,经常转换工作岗位。“长期做死同一个工序,好闷!”当年有些工厂在天台染皮,那边通常只有男性工人,但“八卦”的飞姐也会跑上天台凑热闹。也因“好学”之故,她每个工序的手工都会。

80年代本港工厂陆续北移起,飞姐就过住每隔几年转一次工的规律。“我有家庭,照顾女儿是我生活的第一位,我一定不会北上工作的了。所以每次都是间厂一搬上内地,我就另找一间还在香港的工厂。”

【香港制造.三】皮具再生:年轻设计师X老师傅  创本地生产线

至90年代,本港还有少量“办房”——即是只生产少量“样板”的地方。“做办房对手工的要求更高,因为是生产样板予内地工厂作参考。”但每个“办房”通常只聘请数名工人,工作机会不多,为何飞姐总能找到“办房”工作?“可能因为我识人多吧。日间工作、回家煮晚饭后,我有时还会再到一些职业再培训学校上课,认识了不少朋友。他们不少也是工厂工人出身,总有相关的工作机会介绍。”另一个她谦虚没有说出口的原因应该是,她手工全能而精细,才能在工作机会愈来愈少的情况下,一直在同一行站得住脚。

这样下来四十年,飞姐竟能一直从事“香港制造”,也算是异数。

2016年,全港只有3.8%人口从事制造业,相反从事服务业的人口则有87.7%。
-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报告

曾转行做收银员 但还是造袋更有满足感

飞姐在每次失业期间,曾短暂从事其他行业,“做过一星期大型连锁超市的售货员,但不喜欢。还是造皮,一手一脚完成一件实物的感觉,有满足感多很多。”因此只要一找到制造业相关的工作,她没有一丝犹疑,都会选择重操故业。

他们当年的旧同事,不少都转行了。保安、清洁工、侍应、收银员,甚么工种也有。少数手工较好的,获外国大型品牌驻港的维修站聘请,专门维修名牌手袋或皮制饰品。“维修厂的工资也很高、有时比做办房更高,因对手工的要求更高。”但也只是“香港维修”,而非“香港制造”了。

飞姐笑言年轻时“八卦”又好学,皮具制作的每个工序都会。(麦佩雯摄)

数年前,新师傅和飞姐找到一间锐意推动“香港制造”的社会企业(社企),得以再投身制造业。虽然该社企的寿命也不长,但他们在那里工作时,认识了80后皮革用品设计师Ben。社企于去年初因营业额及管理问题而结业,两人又成失业大军;Ben本来就欲聘请数名自家品牌专属的工人,得知他们回复自由身,就决定邀请两老加盟。

土生土长的年轻设计师如Ben创立品牌,锐意扎根香港,老师傅如何成为“香港制造”再生的一份子?请看下一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