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制造|80后开概念店推本地手工艺 银饰师:作品能与世界比肩
“我想人们亲身感受到香港手作其实很好、很犀利。”80后的阿伦是精通皮件、银饰工艺的职人,经过十年时间不断钻研及尝试,他制作的银饰,已精细到能在1毫米范围内雕刻出眼耳口鼻。手艺超凡,阿伦却说,想在香港靠手艺生存仍然不容易。
经历过困难,也明白同业的需要,他今年初在铜锣湾开设概念店,为本地手作人提供寄卖平台的同时,希望大众透过亲身接触,明白每件作品背后手作人付出的努力后,更愿意购买作品。
在概念店寄卖作品的还有90后的Maiko,作为银饰创作人,体会过单靠网店,客人见不到实物,未必有信心落单订购,直言概念店出现对他帮助很大。他亦豪言,本地手工艺作品的质素能与世界比肩,“希望香港正视做手工艺的人。”
“乱试乱做”自学皮件工艺 请打银师傅下午茶偷师
在观塘工厦的工作室,阿伦拿著工具,全神贯注,由裁切皮料、上胶水、打孔、缝线、包边,不消10分钟,便制成一个皮革火机套,很难想像十年前,他连用甚么工具制作皮件都不知道。
阿伦是80后,十年前靠“乱试乱做”自学皮件工艺,后来想为皮件添些装饰,于是经常光顾些街坊小店,跟打金、打银的师傅“打牙骹”、请食下午茶,等到他们工作时,静静在旁观察偷师。
“主要是靠你自己观察,再回去练习,摸索技巧在哪里。有时师傅懂得做,但未必懂得教人,或说出为甚么他做到,因为手工有时是惯性。”
由皮件上的装饰,慢慢制作戒指、手镯、链坠等的银饰,阿伦一直钻研皮件及银饰工艺,时间逐渐不够用,便毅然辞去全职工作。他说,要创作出一件好的手工艺品,由构思到完成,动辄要以年计的时间。
“如果要做一件比较好的作品,可能要一年时间,你去想怎样做,去设计怎样做,然后也要视乎你的工艺水平,你想得到,工艺追不到,也做不到你想要的效果。而练工艺的话,十年八载也是一件很普通的事。”
《人生三步曲》戒指盛载人生不同阶段感受
以阿伦戴在手上的三只戒指为例:生命之门、过程、及地狱天使,每只都盛载著他对人生经历不同阶段的想法及感受,前前后后要三年多时间,才储齐这套《人生三步曲》。
慢工出巧匠,但香港生活节奏快,讲求效率,想靠手工艺生存,阿伦坦言长期感到困难:“你如何生存?衰一点说,是你自己想办法,以前我可能去做兼职、继续教工作坊、或者我要节俭些,吃叉烧饭好了,双拼都不要,睇𩠌食饭。”
“其实也经常问自己,为何要这么辛苦,坦白说又不是赚很多钱,也不是很舒服。正常人是不会拣这些事来做......(答案)都是很喜欢做这件事,决定做这件事直至我完全做不到。”
客人欣赏将作品买下的满足感大于赚钱多少
既然喜欢,只好全情投入。有客人欣赏,将作品买下来,带来的满足及成功感,大于赚钱多寡。但手工艺品的价值,并非人人理解,很多人见到价钱,总觉得卖得贵。阿伦认为,香港市场对手作人不太友善,是源于香港欠缺“文化铺垫”。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原来做一件他觉得好看的作品,别人要花上5年、10年才做到;也没有人告诉他,原来那5年、10年,创作者也是需要食饭的。”
年初开设概念店让本地手作人免上架费寄卖
亲身体会,是理解最直接的方法,阿伦不时办活动、教体验班:“你来上堂做过一件作品花上5小时,你全神贯注去做,你会知道为何这作品会值这样的价钱。你没有切身体验,根本不会知道为何要开这个价。”
今年初,他在铜锣湾开设概念店NovoGuy,也是想大众多一个渠道亲身来接触不同创作人的手工艺品。本地手作人来寄卖,亦不收上架费。
80后店主阿伦有梦想:可以让世界看到香港手作人的厉害
“我想人们亲身感受到香港手作其实很好、很犀利。我也因为香港制造感到很自豪。如果有一日,可以让世界看到香港手作人的厉害,都是我其中一个梦想。”
90后银饰师中学起接触银饰 愈做愈有兴趣自创品牌
90后的Maiko是在NovoGuy寄卖的银饰创作人,中学开始接触很多不同风格的银饰,但真正落手做,是在约三年前阿伦教的体验班。他拿出当时完成的“本雕”,看似简单,制作也用了至少七八个小时。
“一开始尝试,每一件事都困难,由很基本的熔金,打成你想要的厚度,切锯、凿刻、焊接、打磨,全部都不简单。要做得好,是要很多时间去熟练这些技术。”
Maiko愈做愈有兴趣,作品渐多,身边朋友看过都说不错,由最初无意以银饰创作为事业,到后来心态改变,在元朗租用一间铁皮屋做工作室,去年5月正式创立品牌Swing Sliver Lab,透过社交平台卖作品。
珍惜作品有人欣赏 Maiko:这种满足感不是人人有
“我一开始只是想做一件很适合自己玩的事,去到我做的作品,有人欣赏、有人珍惜、有人期待,我觉得这种满足感不是人人有。我很想珍惜这机会,所以我成立品牌。”
他制作的银饰可归纳为印第安风格,但比起传统的,呈现上偏向写实、有较多细节刻划,而作品售价由1000多港元到两万多港元不等,客人除了香港人,也有不少台湾人向他订购银饰。
不过在创立品牌之初,也有过“零订单”的时间,Maiko坦言有质疑过自己,也明白客人见不到实物,单单在网上看相片,较难有信心落单。所以NovoGuy的出现,令人在实体店能见到他的作品,对他会更有信心,在开始寄卖后,经社交平台收到的查询也有明显增加。
Maiko又提到,在大学修读的是计量金融,家人期望他毕业后跟两个哥哥一样成为专业人士,收入及前景较有保障,所以对他的选择,有很多质疑,“有段时间我不太够胆回家,很怕受到家人那些‘嘘寒问暖’,那些怀疑、不信任,很希望你跟著他们的principle返回‘正轨’,那种感觉我很怕。”
他认为大学只是探索自己的过程,以往在大机构实习也找不到共鸣,相反制作银饰带来满足感。面对家人的质疑,他就希望以做出成绩说服对方,“我不喜欢空口说白话,最好方法就是做些成绩给你看,跟你说我在做的事有点成绩,my life is okay,我afford到自己生活,觉得他(家人)会慢慢对我愈来愈多信任、愈来愈多支持。”
我不喜欢空口说白话,最好方法就是做些成绩给你看,跟你说我在做的事有点成绩......希望自己做的作品可成为主流
品牌将踏入一周年,一切渐上轨道,Maiko在银饰创作上亦有更大的理想:“希望自己做的作品可成为主流。”他认为本地手工艺水平不差,质素足以与世界比肩,奈何很多人总觉得外国的一定比本地的好,很希望透过作品改变这种想法。“希望人们玩印第安银饰、玩羽毛的,你可以想到很多大品牌,但你也可以想到我,香港也有人很努力在做好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