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栋屋博物馆展现逾百件工艺作品 承传非物质遗产

撰文: 胡绰琳
出版:更新:

赛马会“传.创”非遗计划在荃湾三栋屋博物馆举行毕业展览,展出逾百件作品,让大众从学生的作品中更深了解本地非遗的价值,扎作、剪纸技艺及长衫制作为三大重点项目。场内亦设有短片介绍室及剪纸作品展览室,让参加者重新认识传统艺术及提高香港本土身份。

传统搭棚巨型装置为展品之一。(大会提供图片)

展览于今日(27日)起至7月7日、每日早上10时至晚上6时(星期二除外)在荃湾三栋屋博物馆举行,免费入场。

展现逾百件作品,鼓励初中学生及普罗大众接触香港非物质遗产,学习有关知识及技艺,以及了解以当代艺术活化其工作。

今日展览首日,逾50名学生穿上自制的长衫化身模特儿,穿梭于巨型搭棚舞台当中,亲身演绎作品。

全手工制作的紥作展品,展现了学生的个人风格。(胡绰琳摄)

展览邀请了传统搭棚师傅陈煜光及其团队以巨型搭棚装置为轴心。作品以3个“三”为设计概念,第一、三栋屋博物馆;第二、三方的合作(岭南大学、香港艺术学院及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第三、三项非遗项目(紥作、剪纸技艺及长衫制作),搭棚舞台设计成为本次活动的焦点。

学生的剪纸技艺作品。(胡绰琳摄)

本次毕业展览有三项重点非遗项目,包括扎作、剪纸技艺及长衫制作,让大众从学生的作品中更深了解本地非遗的价值。现场有两个展馆包括短片介绍室及剪纸作品展览室。作品均是学生以创新技艺设计出来。

逾50位学生穿上自制的长衫出席开幕仪式。(大会提供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