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考评局历届“出位”试题 “潜水怕屈机”以外仲有乜?
今年DSE历史科的试题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美国民主自由的“赞赏”,令人“惊讶”考评局的大胆敢言。事实上考评局历年来不乏出位试题。除了08年中文的“潜水怕屈机”,你又记得几多?
今年出位口试试题: “涤亲溺器”人人读错
今年有甚么引起讨论的试题?例如3月14日的中国语文科口试题目:“以下哪一个词语最适合形容青少年时期?”选项分别是迷惘、反叛和寂寞。网民和考生都认为考评局预设青少年自我形像低落。另一条试题也吓窒考生,要求他们讨论《二十四孝》老莱子“戏彩娱亲”及宋代诗人黄庭坚“涤亲溺器”的典故。考生不明白故事背景,更读错“涤”字。
08年会考中文“潜水怕屈机”考评局乱用潮语
“见鬼勿O嘴,潜水怕屈机”是2008年会考中国语文试卷五,阅读材料内的一幅海报金句。内容是介绍香城大型主题乐园“海洋世界”的万圣节海报,由香城广告人杨子云和教授许伯介的意见,引伸出潮语是否符合语文规范,以及在朋侪间功能的讨论。然而,考评局误把“屈机”解成“玩游戏因无法取胜而屈服”,自创潮人都睇唔明的潮语。考生不满,网民大肆恶搞,有样学样胡乱堆砌潮语:“见鬼勿潜水、吹水怕屈机”、“见鬼勿O嘴,跳楼怕屈机”等。
“必要的沉默”引发二次创作
作文试题不时引起网民讨论,甚至衍生潮文创作。像2014年中学文凭试的作文题目“必要的沉默”,要求考生以“今天发生了一件事情,当时我曾经想力陈己见,最后选择了沉默。我认为沉默是必要的。”作为文章开首,续写一篇文章。有网民认为试题有引导性,含政治动机,“维稳”学生,鼓吹“和谐”。正是该届文凭试考生的学民思潮召集人黄之锋接受传媒查询时表示,没有选作该题,但不会过分诠释题目,刻意将之政治化。
作家陶杰在专栏分析,必要的沉默在中国社会,不止是试题,更是活命的心法。“中国的传统文化一向鼓励沉默,因为枪打出头鸟,伴君如伴虎,有太多血淋淋的历史教训,即使想‘力陈己见’也无能为力。”
“必要的沉默”更刺激博客、作者和网民创作。通识教师库斯克以“那夜我看著女儿男友被秒杀”为题,揉合当时大热的潮片改编短片,以选择沉默的父亲为主角,讲述女儿带男友来访,晚饭间太太知道他住公屋,随即变脸。主角沉默以对,文章也对当今社会状况嘲讽一番。填词人周博贤亦以此起题,批判政改“冇商冇量”,港人选择必要的沉默,只因要以双脚上街表达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