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教授热爱海洋 站最前线救珊瑚:一个小改变也能帮助保护环境
“啲鱼食唔食得㗎?”这是珊瑚学院外展计划创办人及中文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助理教授崔佩怡小时候对海洋的印象。崔佩怡一家热爱水上活动,故她从小便有不少机会接触海洋,一些较难忘的回忆几乎都是围绕着海洋发生,令崔佩怡对海洋产生浓厚的兴趣。而珊瑚在整个海洋生态中担当重要角色,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专门研究珊瑚的教授向还是学生的崔佩怡介绍珊瑚,珊瑚的各种特性吸引了她的目光,令她更希望了解珊瑚于香港的生态,后来她成为教授,更成立珊瑚学院外展计划,着手研究、教育及修复珊瑚的工作,渐渐成为学生口中的“珊瑚妈妈”。
谈到崔佩怡与珊瑚的缘份,不得不说她的家庭。崔佩怡指,每逢家庭日,家人便会带她进行各式各样的水上活动,钓鱼及到沙滩游泳不在话下,“细个钓唔到鱼,会想知点解钓唔到,之后想了解多啲。到钓到又好奇呢条系咩鱼”。崔佩怡笑言,当时年纪尚轻,不太认识保护环境的概念,每一次出海钓鱼,自己便会化身成猎人,“见到有鱼钓到,第一反应系问食唔食得”。亦是这个阶段令她与海洋结下不解之缘,对海洋产生浓厚兴趣。
长大后,崔佩怡毅然选择与海洋有关的学科。机缘巧合下,一名专门研究珊瑚的教授向崔佩怡介绍珊瑚。珊瑚在海洋生态中担当重要的角色,孕育出不少海洋生物,它的年度繁殖大事更为神秘,一下子吸引了崔佩怡的目光,“我哋影相,都系影条鱼多,珊瑚成日都系配角,但系海洋生态入面,佢系主角”。
石珊瑚无性及有性繁殖同样不易
原来石珊瑚大多为雌雄同体,繁殖亦有分为无性及有性繁殖,前者为收集石珊瑚的天然碎块救回研究室作无性繁殖,待生长至合适大小才放回海洋;后者则是由珊瑚虫在某几个晚上共同把精子卵子释放至海水中进行体外受精,成功后便会成长为石珊瑚,并形成珊瑚群体。两个繁殖方式都绝不容易,有性繁殖讲求同步率,精子及卵子要在相近时间出现,才有机会于海水中相遇,并成功受精。这个艰难的过程深深吸引崔佩怡,其后开展珊瑚之旅。
吐露港水质虽改善 珊瑚群落却没有恢复
崔佩怡完成学业后,便开始着手研究珊瑚,更于4年前成立珊瑚学院外展计划,致力进行研究、教育及修复珊瑚的工作。现时香港共有84种来自28属的造礁石珊瑚,所有种类不亚于其他地方,研究更发现香港东北部的吐露港及赤门海峡曾经有不少珊瑚。根据资料显示,在1980年,位于赤门海峡的灯洲一带珊瑚覆盖率达70%,而扯𢃇排更高达80%,但随后因沙田及大埔新市镇发展,吐露港水质污染严重而被破坏,令珊瑚覆盖率一度跌至少于10%。然而,政府于80年代后期展开吐露港行动计划,水质虽有明显改善,惟珊瑚群落却没有因而恢复。
崔佩怡指出,这正正反映上述两地曾经十分适合珊瑚生存,惟受到污染后,却未能自然恢复。后来为了修复吐露港和赤门海峡退化的珊瑚群落,崔佩怡及其研究团队开始进行珊瑚修复技术研究,采集珊瑚碎片后,于研究中心利用珊瑚无性繁殖方式繁殖及培育,待珊瑚长大至适当体积后,再进行移植。2019年,更进行香港首次“珊瑚BB修复试验计划”,利用培育长达两年的珊瑚BB进行移植,“种落去先系开始,要有长期嘅监测。有时潜水见返自己种落去嘅珊瑚长大咗,有种寻到宝嘅感觉,会好开心”。
教导学生育养珊瑚 亲身体验珊瑚的脆弱
为了教育大众如何保育珊瑚,珊瑚学院与渔农自然护理署合作推出“育养珊瑚校园计划”。透过工作坊教导中学生一些养珊瑚的技巧,如水质监测及日常保养后,并让他们于校园内实质育养珊瑚一段时间,再回收到研究中心继续进行修复工作。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珊瑚的脆弱,“好简单一个动作就会死咗”,亦令他们反思保护海洋的重要性。“想佢哋做一个会影响海洋嘅决定𠮶阵,会谂返起曾经养过珊瑚嘅情况”。
天气炎热 水温高令珊瑚白化
现时除了水质问题外,气候问题亦正在威胁珊瑚的生存。访问当天正值香港历来气温最高的7月,气温高达摄氏36度。崔佩怡解释,珊瑚是一种对温度十分敏感的生物,水温高令珊瑚白化。这是因为珊瑚组织内的虫黄藻是为其珊瑚提供食物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并赋予珊瑚特有的颜色,惟水温高使珊瑚受压,把虫黄藻排出体外,如长期不能维持珊瑚与虫黄藻的共生关系,便会令珊瑚容易受到感染或死亡。
建议穿着长袖代替使用防晒品
崔佩怡认为若珊瑚未有受到破坏,就不会需要修复工作,故一开始的保护工作更为重要。就保护海洋方面,崔佩怡建议从防晒入手,虽然坊间不少防晒称是友好环境,惟一些化学物质对于海洋的潜在破坏性仍是未知之数,若能以穿着长袖衣物取代使用防晒品会更好。此外,目前海洋垃圾问题严重,当中塑胶更是难以分解,故希望人们在使用这些物质时,都先思考一下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力,“觉得困难,唔紧要,可以选一样嘢,坚持去做,一个行动,一个改变,都可以帮到好多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