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声讲给你】香港曾是遗体中转站 东华义庄修复百年殡葬史
一个世纪前,大量华人被“卖猪仔”到香港或外国谋生,生活艰苦,当中不少客死异乡。为了不让他们沦为“游魂野鬼”,有“死人客栈”之称的东华义庄当年义务保存遗体,再联络中港海外组织将遗体送返故乡,达至原籍安葬。现时一批过百年的遗体纪录及医疗档案,即将修复及电子化让公众参阅。学者指这些档案极之珍贵,能为民间历史补白。
一百年前大量华人客死异乡 东华义庄助落业归根
自十九世纪末,大量华人到香港或海外打工甚至被“卖猪仔”。当中不少从事高危工作,生活艰苦;当时疫症肆虐,医疗技术不足,不少人染上风寒亦会病死;基建落后,风灾、暴雨亦造成大量伤亡。
当年通讯不发达,结果不少人客死异乡,故乡的亲友却无从得知。位于大口环的东华义庄义务保存遗体,连殖民政府也会叫东华去“执尸”。义庄以东华遍布全球的华人商人网络,与各地会馆、宗亲会、同乡会及善堂联系,再将遗体送上棺艇(俗称虾苟艇,即大型渔船)回乡安葬。
修复百年档案 重现香港民间珍贵历史
东华三院何超蕸档案及文物中心“文颖怡档案库”于2017年2月成立,它将保存东华三院140多年来珍贵的历史档案如1873年至今的年报、广华医院医疗档案,以及全球独有的文献如入庄申请书、义庄与中国、南洋、南北美洲的书信来往、停棺合约、棺骨登记册及骨殖提单等,重现当年华人的死亡史。另外,东华三院文物馆的档案及牌匾亦在广华医院去年重建前迁移至档案及文物中心。档案库面积约1500平方呎,设有24小时温湿控制及防火系统。
岭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刘智鹏说,起初他看到东华的档案之多,非常惊讶。他说,香港史的史料多数集中在官方纪录及大事件,民间如何生活较少记载,而东华的档案就十分“贴地”而且独有,正好帮香港历史补白。
前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丁新豹指,档案反映香港于十九世纪末已是华人世界中心,而东华当时的商人网络已遍布世界各地。他说,医疗档案亦对研究香港医疗发展极珍贵,如从档案可看到当年流行“脚气病”,因为平民主要吃粥和白饭,缺乏维他命B,反映民间生活艰苦。
档案及历史文化总主任史秀英表示,得到文颖怡小姐的168万捐款后,一批状况较差的义庄文献可启动修复及电子化,让公众网上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