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得安乐】难堪父亲丧事马虎 新派礼仪师向家属公开细节陪足全程

撰文: 何洁泓
出版:更新:

早前一项关于殡葬服务的调查显示,愈来愈多人希望丧礼趋简约宁静,近三分二受访者希望仪式收费细节更加透明。吴泽峰因为父亲丧礼的难堪经验,转行当礼仪师,矢志令殡丧更简约透明。他叹道,香港人连死后也要面对土地问题,愈来愈多人选择身后化繁从简,让尘归尘、土归土。

吴泽峰曾遇不尽老实的礼仪师,为父亲办了场马虎的葬礼,于是他毅然入行,改变殡仪业的封闭情况。(黄宝莹摄)

年轻一代摆脱传统 舍弃吵闹、专心悼念

调查机构“爱百合”代表卜雅颖表示,战后一代的教育水平较高,他们愿意多作尝试,希望摆脱传统,举行个人化葬礼。卜雅颖指出,为了举行个人化的葬礼,不少客人愿意花时间与礼仪师开会,亲自选择照片、颜色与音乐。灵堂亦会播放逝者喜欢的音乐,以钢琴伴奏带动气氛,有客人更会播放大戏粤曲,纪念老一辈的先人。她又指,现在不少服务使用者希望专心悼念亲人,因而把繁复的物流交由公司代办。

而吴泽峰则当了7年礼仪师,办过数百场葬礼,他到过最朴素的灵堂,只有逝者的照片、数朵鲜花、棺木与灵车,是一场静静的追思会。他解释,从前多有大家族,死后便会风光大葬,而且人们多信奉佛教和道教,佛教需要诵经和作法超度死者,道教则有“开坛请圣”、“诵经礼忏”和“破地狱”等仪式。来到现在,不少家庭趋向化繁为简,有客人不愿看到灵堂烟雾弥漫,便会减去上香环节,家人也要求以柔和的笛子代替响亮的唢呐、以安静的文斋代替繁复的破地狱,宁静地追悼逝者。而没有宗教信仰的新一代,更不会进行传统仪式,只望举行一场静静的葬礼。

钻石山火葬场著重天然光,让人感觉舒坦而宁静。(黄宝莹摄)
场地以园林风格设计,大自然元素带来祥和平静的气氛。(黄宝莹摄)

殡仪行业“围威喂” 缺乏资讯、质素参差

殡仪,一直是神秘的行业。外人难以入行,网上资讯少之有少。

十年前,吴泽峰的父亲离世,他透过医院联络到糟糕的礼仪师,负责人没有解说详情,只是开了个价,拍拍心口说能够办妥。葬礼开始,吴泽峰才发现场景距离想像太远,场地很细,礼仪师打点马虎。面对草草了事的葬礼,他心里遗憾,为了不让别人重复难过经历,便放弃社福工作转行当礼仪师,希望为人认真策划葬礼。

吴泽峰入行后逆流而行,决意将素来封闭的殡仪资讯变得透明,跟客人清楚解释每个细节,他慨叹:“从前的行家为了保持优势,不愿透露详情,圈子封闭,他们的姿态便高,把事情交带给堂倌就离去,更莫说处理每个细节。”吴泽峰不愿做这样的礼仪师,他深信市民应有更多知情权,因此每次都为来者说明价目,详尽介绍不同的寿衣、棺木和服务,而且坚持处理每个环节,申请死亡证、火化或土葬文件,更会全程陪同主人家渡过守夜至出殡的仪式。

吴泽峰曾遇过一对孤儿寡妇,丈夫离世,家庭失去经济支柱,他几乎义务为他们计划葬礼。他最感动的,不是赚到几多钱,而是看到人们满足心安。

火葬场获得“香港建筑师学会”的“境内优异奖”。通透的大圆顶、礼堂出入口设计分隔,避免亲友间的伤感情绪互相牵动。(黄宝莹摄)

土葬开支庞大 亲人选海葬免折腾

在香港,人死后,还要面对土地问题,亲人被长期折腾,处理后事。

吴泽峰说:“香港有土地问题,很少人有能力土葬,大多亲人选择火化,但等骨灰龛就像排公屋,需排上三至五年。”在过渡期间,礼仪师会安排骨灰安放道堂,漫长的轮候才开始。

在香港进行土葬要面临天价墓地。据华人永远坟场管理委员会网站显示,土葬10年而不得续约需付2万;土葬10年而可无限次续约收费2.8万,之后每续10年约额外多收2万元;永久使用墓地则是28万。只选10年的话,到期后骨殖将被起出。选择火化的话,香港只有8个公营骨灰安置所,远远未能赶上轮候数量。据2010年的“各界关注骨灰龛法案大联盟”意见书,当时的公营骨灰龛位只有16.8万个,近万人申请余下90个空位。审计署文件显示,未来20年每年的平均死亡人数和火葬宗数分别为5.5万人和5.2万宗。旧人犹在,新人沓来,骨灰龛位严重供不应求。

2012年,食环署推行“地区为本骨灰安置所发展计划”,希望全港18区共同承担安置责任,可惜区议会及地区人士强烈反对,不少项目都延迟研究。2016年9月,城规会有条件通过葵涌兴建12层骨灰龛大厦的申请,提供约2.3万个骨灰龛位,却只能舒缓少许压力。

人死去,尚要面对政治与土地问题,因此近年愈来愈多人选择“尘归尘、土归土”,把骨灰撒到大海,随浪漂游,或者洒到纪念花园,随水珠渗入泥泞。谈起自己的葬礼,吴泽峰早已想好,“我想要简约的礼堂,火化后把骨灰撒掉。我见过很多日渐失修的墓碑,如果孝不过三代的话,倒不如让后人无虑。”他笑着道出简约葬礼的心愿,并补充一句:“其实很多仪式都是做给人看的。”

2012年,钻石山灵灰安置所新建1,500个骨灰龛位,但很快就爆满,供不应求。(黄宝莹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