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异想】未有香港仔,先有“香港村”?名绅周寿臣都系村民?

撰文: 陈颖然
出版:更新:

我城因出口香木而命名为香港,是很多人的固有认知,若然追本溯源,最初唤作“香港”的地方是在哪里?
黄竹坑有条名叫“香港围”的小村落,原来比我们认识的香港更年长,老村民说:“未有香港已经有呢条村。”
是否真有其事?

“香港”一名 早见于明代地图

谈到“香港”这个地名的起源,背后藏著一个个疑幻似真的传说,例如香港原指一条泉水甘美的瀑布、曾被海盗香姑占据的海港等,惟上述说法后来都被历史学者推翻。根据历史学博士魏白蒂《香港得名源考》,自明代开始,东莞南部及新安县(包括现在香港沥源及沙螺湾)出产的香木及香品皆从尖沙咀运到石排湾,再船运至外地。据学者饶玖才《香港的地名与地方历史》载,明代中叶(约16世纪)郭棐的《粤大记》地图已有“香港”,大槪是如今香港仔、石排湾一带,邻近小村则名为“香港村”,不过经历清初迁界、居民迁离家园,那条香港村已经消失,洋人接触到的已是复界后的香港村。

1866年《新安县全图》所记载的香港围,标示村落位于黄竹坑一带。(古咨会文件)

饶玖才写道,广东人周启文于1759年重新建立香港村(别称香港围,今黄竹坑旧围),并以务农为生;至19世纪60至70年代,村民后代越来越多,遂在溪涧(黄竹坑)之南另立新围(今黄竹坑新围),著名华人领袖周寿臣爵士更是于新围土生土长的居民。

自16世纪中,欧洲商人及水手常在香港仔一带补给食物及淡水,从蜑家渔民口中认识这个港湾及香港村。到18世纪,已有英文著作用“香港”称呼这个岛屿。至1841年,中英双方起草《穿鼻条约》,“香港岛”这个名字首次在国际文件中登场,随著殖民地扩展,英国把整个地区(港九新界)合称香港,又把石排湾一带易名为香港仔。

虽然名字包含“围”字,但香港旧围的结构不像传统围村。

今日香港围=隐蔽寮屋村

没想到,这条有200多年历史的村落至今依然存在,惟经历多次地区发展,旧围大部分地方已被政府清拆,余下建筑颇为隐蔽,昔日风貌亦难复见。记者沿黄竹坑径的指示牌,经过一栋栋簇新的医院建筑才找到村口,虽然名字带有“围”,但是外面没有围墙,村内格局也不像传统围村,没有中轴线、神厅及门楼、房子不规则地排列,以单层寮屋为主,居民更多为杂姓。

到了21世纪,纵使作为“香港起源”的痕迹已经淡薄,不过香港围的村民坤嫂犹记初搬进来时,村长(周寿臣的兄弟)简略说过这个地方的历史,“村长话,未有香港呢个地名,已经有呢条村,叫香港围。”正如200年前,英国使节眼中的芳香天堂,至今只剩下文字与口述记载。

香港围后山山腰仍有一些房子被拆卸后的痕迹。
茹先生的家曾是工人饭堂,日办十二、三围午膳,场面热闹。

坤嫂表示六、七十年代的旧围十分兴盛,战后大量中国难民涌入,约有百余户人家在此定居。当时村内有两间士多,一家在村口、一家在村内,主要卖柴米油盐,以及汽水、麦芽糖饼等小朋友喜爱的食物。村口的南记士多便是由茹秀南经营,“我在1970年正月初三搬进来。”85岁的他说起往事彷如昨天,“那时候,村里小朋友多着呢。”1970年代末,政府在旧围大幅收地,开始兴建香港仔隧道。茹先生把心一横,每日包办附近地盘工人的伙食,生意越做越大,茹氏一家忙个不停。后来工程完成了,工人也散了。如今麻将房房门深锁,村内亦再无士多,但茹先生说起往事仍一脸自豪。

新围十号保留不少精美壁画及灰塑,屋外的蟾蜍型出水口充满特色。

学者:周寿臣是“正宗香港仔”

香港围的历史看似威风,树仁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周子峰却说,香港围其实是一个不受英国重视的小村落,“英国占领香港早期,香港围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在他们眼中不值得大书特书。”谈到香港围与香港历史的关系,他表示仍有许多争论,但认为周寿臣为香港围的代表人物:一来周寿臣在新围土生土长,乃“正宗香港仔”;二来他是早期被选中送往美国读书的“留美幼童”;三是周寿臣对香港具有贡献,如兴建儿童工艺学院(今易名香港仔工业学校),推动教育,以至今日的寿臣山、寿山村等地名亦有他的踪影。

与旧围变得平平无奇的村貌相比,新围仍保留一些传统民房及一栋二级历史建筑“新围十号”。大家除到新围寻访朝圣“香港村”外,亦可欣赏这些古老房子。

参考资料
魏白蒂《香港得名源考》
刘智鹏、黄君健《黄竹坑故事:从河谷平原到创协坊》
饶玖才《香港的地名与地方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