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道理家族档案馆 揭红磡百年蜕变:黄埔花园前身是远东最大船坞
讲起红磡,香港人会想起黄埔花园、隐世小店、扫街好去处。唔讲唔知,原来100年前的红磡是重工业地带,有英泥厂、发电厂、船坞。中电掌舵手嘉道理家族在2007年创立私人档案馆“香港社会发展回顾项目”(The Hong Kong Heritage Project),透过地图、纪录、照片等一手历史资料,还原红磡百年变迁。
这天一行十几人从何文田站出发,途经芜湖街的观音庙、宝石戏院、宝其利街、黄埔花园黄埔号、海逸豪园。电厂、船坞变豪宅,“香港社会发展回顾项目”因应开馆十周年,与保育团体“活现香港”陈智远合办“厂”出新天:红磡蜕变之旅,告诉你一些保留至今的红磡面貌。
填海后消失的海湾 红“磡”字源自凹入海边的泊船位
根据《新安县志》记载,红磡最早称为赤磡村。“磡”字解作凹入海边的泊船位,以前这里是红磡湾,九龙船坞和中电发电厂曾经设置在此。不过上世纪8、90年代大型住宅区发展,船坞和电厂搬离,红磡湾因填海工程拉直而消失。陈智远说,红磡最初有3条村:红磡村、土瓜湾、鹤园合称“红磡三约”。土瓜湾本名土家湾,土瓜湾之名有两个起源,一是海湾似土瓜(蕃薯),二是过去这里是性病患者的隔离区,土瓜易种,他们便种土瓜自力更生。鹤园则是福建人(鹤佬)聚居地,因而得名,位置在今海逸豪园附近。
昔日红磡人口稀少。直到1868年后外国公司在此建立船坞,重工业兴起,吸引不少男性聚居工作。1897年,整个九龙人口为26,000人,有19,000人是男性。红磡是九龙第二大人口密集区,有6,000人;油麻地最多,有8,000多人居住。
中电工种曾以种族划分 华人任低技术劳工、杂役
每年农历正月廿六,大批善信会前往红磡观音庙“借库”,场面热闹。观音庙正是由三约街坊在1873年所建,1902年村民在庙的左边兴建村公所,右边建书院。红磡曾经在日治时期遭盟军轰炸,死伤200余人,惟独观音庙丝毫未损,人称显灵。但陈智远估计是观音庙后的大环山,令它难被击中。大环山现已不存,铲平后变成今日的家维邨。
村公所现在是一间中医馆,但从门前写有对联,仍可见其功能:“公道自在人心,公事期诸公办;所在无分中外,所行无忝所言”。陈智远特别留意“所在无分中外”一句,说当年红磡明显是华洋杂处。
嘉道理奉港英政府之命抗日 遭运到上海软禁
嘉道理家族是香港显赫有名的富豪大族。世居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近代辗转到印度孟买、中国上海发展生意,来到香港落地生根。嘉道理家族在港第一笔大生意,便是从英资新旗昌洋行(Shewan)收购中华电力,以红磡为基地,兴建鹤园发电厂,其特色是高耸的烟囱及喷出的黑烟。直到二战之前,生意仍不断扩张,主要供电给九广铁路及半岛酒店;又于20年代与港督金文泰达成协议,首次供电到新界。
香港保卫战期间,中电掌舵人罗伦士‧嘉道理(Lawrence Kadoorie)曾奉港英政府之命,炸毁鹤园发电厂,阻止日军夺得电力,此举造成九龙大停电。日军攻陷香港后,罗伦士与其他香港上流人士一并运到上海软禁。当天陈智远播放罗伦士亲述的片段提到,罗伦士是战后第一个从上海返港的战俘。
罗伦士忆述,返港之路遥远,他试图说服英国空军接载他到香港,协助政府重建。起初英国空军拒绝,后来加上美军帮忙,罗伦士才穿起美军军服,坐在一大堆从伦敦运往香港、用于重建的钞票上,乘物资运输机返回香港。
“电厂只剩下一部涡轮机能运作,幸好空军中有人是电厂工程师,修复好其他设备。等到其他工程师都从集中营回归,发电厂才正式运作,支援香港战后重建。”陈智远称许罗伦士虽非土生土长,但从他急欲赶回香港重建,可以见到上世纪的显赫大族,亦会对香港开始产生身份认同、归属感。
陈智远认为有关战前的资料,往往要靠口耳相传,准确度难免存疑,而私人企业档案是追溯历史的一手资料。他希望更多企业能效法嘉道理家族,成立档案馆,为保存本地历史出力。
“厂”出新天:红磡蜕变之旅将于2月11、18及3月4日举办公众导赏。如有兴趣,可留意“活现香港”脸书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