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香港文化仅华南社会延伸 1970年代社会运动始形成本土意识

撰文: 香港中华书局
出版:更新:

香港本土意识是指战后土生土长的市民,因经历共同成长历程和共享一些相同的生活方式而形成的集体意识。
(以下内容节录自《速读香港史》。)

二战以前,香港文化基本上是中国华南社会的延伸。1949年以后,内地与香港边界的分隔,加上社会发展轨迹不同,令战后本地成长的一代与内地疏离,甚至对不断推行政治运动的内地政府产生抗拒。另一方面,港英政府的殖民教育体制强调“重英轻中”,刻意回避任何国家或民族感情,歧视非英联邦国家的学历,造成本地人对内地文化的负面观感。

1960年代以后,香港经济发展迅速,市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对香港产生了自豪感和归属感。此外香港急速的都市化过程,使中国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在西方思想影响下,努力争取个人权利,以及改善个人的生活环境,成为本地市民的主流观念。

社会运动见证本土意识逐步形成

▼▼▼点击回顾70年代社会运动及本土意识形成原因▼▼▼

+7

书名:速读香港史
作者:周子峰
周子峰1969年生于香港,2003年于香港浸会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为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助理教授。研究范围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国当代史及福建地方史,著有《图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近代厦门城市发展史研究(1900-1937)》,并分别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美国等地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本文获“香港中华书局”授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