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潮︱港推盛事、熊猫旅游吸客无助救市?学者料租金跌才有转机

撰文: 吴美松
出版:更新:

【结业潮/市道/北上热潮/旅客】自通关后本港掀起一股结业潮,至今仍未有停止迹象,港府亦积极推出多招救市,包括力推盛事经济、“无处不旅游”、还有熊猫经济等,吸引各地旅客来港带动消费,但对社区店舖的生意,似乎未能带来重大起色,有经济学者认为,内地旅客的旅游模式转变,改为行山、景点打卡多过购物,受惠的可能只有邻近景点的店舖,但亦不会带来太多生意额。

他又预计,结业潮仍将持续一段长时间,推测要等到香港租金下跌两至三成,可与邻近地区,如深圳等竞争时方有出路,不过相信会是一条痛苦且颠簸的过程。

疫情后本港掀起一股结业潮,至今仍未有停止迹象,街下多了待租出的空置舖位。(吴美松摄)

港府过去一年积极推出多招救市,包括力推盛事经济、“无处不旅游”、还有熊猫经济等,而且获中央政府恢复并扩展深圳“一签多行”。但随着香港现有6只大熊猫、启德体育园已落成启用;继ComplexCon结束后,紧接又有国际七人榄球场等盛事,吸引大批旅客来港。

事实上,今年首季的内地旅客入境数字的确比去年同期增长,单是本月22日一个普通周末,录得超过14.5万名内地旅客访港,是继农历新年春运后的新高,当日有不少旅客是为盛事ComplexCon而来,网上消息亦有显示,有大批内地客涌入西贡行山,似乎是“旺丁不旺财”,或只有部份盛事活动及景点周边受惠旅客消费。

内地旅客消费模式变 不再“大手笔”购物

经济学者李兆波以本月22日,有大批内地旅客涌入西贡万宜水库为例,指出原本交通不便的地方,如今迎来不少内地人,可见他们的旅游模式早已改变,与过往在旺角、铜锣湾等主要购物区“大手笔”消费截然不同,他认为这些人流只带动轻微的零散消费。

他又说,近日经过旺角砵兰街等原本熙来攘往的旺区,却见市道冷清,认为内地旅客带来的效益,大多落在邻近景点的地区,如西贡等,其他市区商户较难受惠。如富豪雪糕车,长久以来都深受内地旅客欢迎,经常大排长龙,但其他零售、餐饮店却门可罗雀。

香港租金、人工贵 老板宁离场止蚀

李兆波又分析,当前香港零售与餐饮业面临的不单是消费水平下降的困境,还有无法控制的三大成本,包括工资、租金与其他营运费用飙升的问题。由于香港的租金及工资,普遍比内地及其他地区偏高,三大成本中有两项都居高不下时,店舖老板“计过数”便宁愿离场止蚀,亦因此市面上愈来愈多空置舖位。

再加上“一签多行”的吸客效果不似预期,内地游客虽然更频繁来港,但港人“北上潮”更盛,尤其是周末等高峰时段,在东铁线上可以看到不少港人北上的身影,此消彼长下,留在香港的消费力便大大减少。

李兆波分析,由于香港的租金及工资,普遍比内地及其他国家偏高,三大成本中有两项都居高不下时,店舖老板“计过数”便宁愿离场止蚀,亦因此市面上越来越多空置舖位。(吴美松摄)

“一签多行”只是“令香港输少啲” 租金下跌才有转机

北上热潮影响很多传统的街市、卖菜卖鱼的小店,面临货品代理与成本控制上的双重压力,货物卖不出去只能以低价出售,最终导致经营亏本,这种局面在北区、荃湾与屯门等北上较方便的地区更为明显。

李兆波又说“一签多行”带来的效益,只是“令香港输少啲”,助力减少本港商店倒闭数量的程度不大,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局面,还需要政策和经济层面的改善与协调。李兆波表示,现时香港较难吸引外资来经商,可能要待本港租金下跌才有转机,只是租金向下调的话,地价亦会随之下跌,政府收入减少,财富又会蒸发,会出现一个颇大的连锁反应,但要经济有改善,亦只能挨过这痛苦而颠簸的过程。

李兆波又说“一签多行”政策只是“令香港输少啲”,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港商店倒闭的数量,真正从根本上改变市场局面,还需要政策和经济层面的改善与协调。(吴美松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