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港泰人个个都系“胡慧冲” 场景教少数族裔方言 艺团冀推共融
“你攰唔攰呀?”“使唔使帮手?”巿民收看“泰国通”胡慧冲旅游节目时,其助理冬荫妹不时教授泰语,原来本港亦有民间艺团为社会纪实,疫情影响下积极转型,透过纪录片上载至不同数码平台,让巿民“贴地”了解“小泰国”生活场景,还译出印、菲、越,巴基、印度等八种方言。演员既有飘泊来港多年的印菲家务工、亦有视港为家、广东话与泰语傻傻分不清的泰裔按摩师,冀让公众理解少数族裔生活现况。
“疫情发生后,无论喺社区电影放映会或者拍摄工作,好多都取消或一再延迟,就算进行到都要睇清楚限聚令,点样做先唔犯法。”影行者成员张善怡道。
成立于2007年的非牟利组织影行者,一直从事与关怀社会与基层生活题材有关的创作,并透过纪录片形式保留,完成作品后安排在社区播放,与街坊讨论及分享感受,不过疫情令影行者与其他艺团一样举步维艰。
疫情截断人与人沟通桥梁
张善怡表示,以往举办某类议题,例如菜园村迁村、旧区重建发展,或者社区节庆活动,均会在现场拍摄,或由主办者身体力行,感受与街坊沟通的氛围,然而新冠肺炎硬生生截断人与人之间沟通桥梁,疫情去年最严峻的时期,组织只能靠拍摄后制成短片,再放上YouTube供公众浏览,但热度及气氛始终不及往昔。
她指限聚令不但要取消所有社区放映活动,就连拍摄进度亦受到影响,例如去年底团体邀请菲律宾家务工在中环遮打道参与拍摄时,正值限聚令最严厉时期,公众地方只限两人聚集,不时有警察巡查,然而短片中一问一答的环节,必须要两个人参与,同事只能站于1.5米外范围外进行摄录,避免犯法。
疫下网上平台成活动新常态
此路不通,自然要再觅活路。影行者成功向艺发局取得项目资助,以网上平台播放模式,继续找寻合适人士拍摄纪录片,当中《八方识字阁》先后找来泰国、菲律宾及印尼居港人士,以生活小剧场方式推介日常用语,内容不再是“你好”、“谢谢”、“早晨”等客套话,而是以拍摄演员的背景进行关怀术语,例如如何向一名菲律宾家务工或泰裔按摩师傅说“你攰唔攰呀?”“需唔需要放假?”未来更会向尼泊尔、越南、巴基斯坦及印度裔居港人士招手,希望学懂更多用语,透过方言强调对少数族裔的关怀。
廖廖一句口语,或者未能深入了解到少数族裔的真正需要,但身兼任九龙城重建关注组支援组义工的影行者成员张咏仪,指疫情可能令大家遗忘“小泰国”存在,她期望更多网上平台播放《八方识字阁》,让更多巿民记起一班视香港为家的泰国人,与港人共同生活于一个城巿中,“教口语的其中一名泰裔女居民,就系一个喺九龙城生活好多年的按摩技师,最搞笑系佢喺片中教泰文时,无端端唔自觉讲咗广东话,我哋都放咗入片后花絮。”
张相信平台播片作用尤如渔翁撒网,只要有巿民对居港泰人留下印象,透过网上搜寻,便可以带起九龙城重建议题的关注度,现时团体除制作与少数族裔为主的《八方识字阁》外,还邀请听障人士参与《无声之舞》及《无声可舞》一系列即兴舞蹈工作坊短片,及聋人以手语分享心声自我表达的影片,以肢体形态向旁人诉说心声。
艺发局资助艺团推行数码化
艺发局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推出特别资助“Arts Go Digital艺术数码平台计划”(下称计划),启发文化艺术工作者的创意,借着科技发展数码或虚拟艺术内容的数码制作,以艺术回应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生活模式大变的社会,促进社会共融及与受众互动,扩阔大众对艺术的认识和投入,让艺术更进一步融入生活。
计划资助58个每个上限港币$300,000的“一般项目”及10个每个上限港币$500,000的“晋升项目”,将于今年6月或之前完成制作及发布作品。计划反应良好,总共收到256份合资格申请,最终资助68个项目涵盖不同艺术形式,包括舞蹈、戏剧、音乐、戏曲、电影及媒体艺术、文学艺术、视觉艺术、跨媒介/跨界别等,揉合数码制作,囊括线上及线下活动及节目,为大众展现多元化的艺术,提供不同的体验,当中影行者制作的《八方识字阁》及《聋人健听同路阁》,成为受资助的数码艺术创作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