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企开发手机App网罗香港特色路线 免费体验食买玩及本土历史

撰文: 吕嘉丽
出版:更新:

一家社企与多个本地插画师及地区组织合作开发手机程式及纸本地图,内容为上环、湾仔、香港仔、深水埗、九龙城及西贡的特色旅游路线,让人一App一地图在手,便可按自己的节奏游历社区,发掘不同小店、历史及个中少为人知的故事。

九龙城地图由小不啦叽设计。(受访者提供)

规划师见尽东南亚城市变迁  工余开发社区地图

以推动文化遗产经济为目标的社会企业Urban Discovery创办人Ester van Steekelenburg本是一名规划师,在香港居住了19年。因工作关系,她走遍东南亚:“各个地区面貌都在急剧变迁,富历史文化的东西都不断消失。”故她创立“iDiscover City Walks”手机程式,是她及团队非牟利性质的“Passion Project”,只望推动文化保育。

手机应用程式内附有两个地区的地图可免费使用,其他则要付15元购买,收入将全数捐赠地区伙伴,包括活现香港、上环的磅巷关注组、湾仔的湾仔广义和香港仔的蒲窝青少年中心。

App有导航功能。(iDiscover City Walks截图)

六个地区各有主题路线  景点分为饮食买看四类

Ester的团队找来不同组织合作,共同设计当区的路线图,并将景点分为“饮、食、买、看”四类,也有一类名为“惊喜”(iSurprise),介绍一些少鲜为人知的地区故事。六个地区各有不同主题路线,下载后便会看到路线图、景点的基本资料、图片、历史、趣闻及“内里乾坤”(Insider secret),即一些内行人才知道的资讯及推介,例如一间茶餐厅最有名的一道菜是什么。一些景点附带相关影片,让使用者可更深入了解个中的故事。

Ester的团队已在其他亚洲地区办过同形式的应用程式及地图,她发现这项目除了为当区带来人流及推动社区经济,也令当地的地区组织重获重视。令她最难忘的,是当地店舖看到地图及自己的店被画上地图上的表情:“我好记得(缅甸)仰光那间发型屋店主很到地图后自豪的样子。当地的人看到又兴奋地说:‘对对对,最好的面店就在这!’”

湾仔地图由Laidbackclub设计师朱卓盈设计。(受访者提供,地图经过剪裁)
路线中包含新旧特色店舖,希望藉人流推动社区经济。(吕嘉丽摄)

本地插画师X地区组织  共同设计出地区印象

iDiscover邀请了几位本地插画师绘画纸本地图并在小店派发,也让插画师以个人风格演译自己对该地区的印象:如负责九龙城的设计师 Edchi及Kelv为地图一角画上九龙皇帝曾灶财的大字及人像,而设计湾仔地图的设计师朱卓盈便在利东街旁加上“有伤心表情、离开中的囍帖”,表示利东街重建后赶走原本的婚嫁用品店舖。

文化企业组织“活现香港”有份规划九龙城的路线。创办人陈智远活现香港本身在九龙城办过3、40次步行团:“画路线就像画一个storyboard一样,让人们跟着路线走时,可以好像去剧院看一出画剧一样,能看到当区不同历史时期的面貌。”

App内包含一些小店的地区故事。(截图)
六张地图由不同插画师设计,各有不同风格。(吕嘉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