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潭寻“年花”(上) 紫罗兰山芳踪处处

撰文: 黎明佩
出版:更新:
除了逛花墟、花市,这个新年可尝试到郊外赏花,以花的生命力点燃一年新开始。(陈焯𪸩摄)

这个新年,迎春花抵过异常暖冬,又挨过极冷落霜,面对如此艰境却依然花期照赴,实在值得大家一赏顽强花势。所说的并非花墟之中娇艳盆栽或切花,而是隐匿于郊野之中绚烂盛放的粉红铃形小花 —— 吊钟花。

受香港法例保护前,吊钟花是受欢迎的年花,花语是“尝试”。(陈焯𪸩摄)

吊钟花花语是“尝试”,英文名Chinese New Year Flower,花期为1月至2月。以往,吊钟花是受欢迎的农历年花,因为它的丰润花形、繁密花朵、粉艳颜色及花语,都是吉利的象征,每到亲朋家中拜年总会跟这种“年花”打个照脸。直至香港法例《林务规例》保护野生吊钟花免于采摘砍伐,“采花贼”不再猖獗,香港人也渐渐忘掉这种专属于农历新年的玲珑繁花。

《寻花2》作者叶晓文说:“花朵野外所生之处就是合适开花结果的根基,即使险峻如急流山涧、悬崖,只要任花粉自然传播繁殖,就永远不落。”其中,吊钟花就是一种极难自行栽种,相反暴露于郊野山坡却可绚烂盛放的花种。是故,晓文建议大家可于这个农历新年到郊野赏花,以花的生命力点燃新的开始。

2月初,晓文以寻赏之姿,率先为读者打探香港市区的隐匿花源 —— 紫罗兰山。虽然冬天并非开花季节,但沿途除了发现不少吊钟花花丛与未开的新芽,更看见不少香港原生植物。

上山路线起点

路线:阳明山庄旁开始上山,山径入口有指示牌“卫奕信径:鸿燊段”。越过紫罗兰山山巅有两条路线,建议可往黄泥涌水塘方向下山;另一条路线是浅水湾坳,但较为当风,吊钟花开处亦不多。时间:全程约2至3小时。花踪:上、下山路段超过10处可见吊钟花花丛,亦多见未开新芽,估计农历年间为盛放之时。

簕𣗋花椒|观赏点:山径入口前,马路旁

簕𣗋花椒果期为10月至12月。(陈焯𪸩摄)

尚未开始旅程,晓文惊讶发现马路旁边长有一棵簕𣗋花椒,位置就在山径入口稍前的山坡上。虽然在整段旅途处处皆可见,但要幸运遇上一棵伸手可及的距离,才可闻到它散发的柑桔香气。

簕𣗋花椒的叶、果实皆散发柚子香,揉碎叶片气味更是浓烈。10月至12月为果期,具有微毒,只能入药,不可食用,但它却与调味用的花椒、以及可食用的柚子、橙同属芸香科。若碰巧与上它的果期,一束束粉红色果实聚满枝头,仔细注意亦不难发现。

簕𣗋花椒的叶、果实皆散发柚子香,揉碎叶片气味更是浓烈。具有微毒。(陈焯𪸩摄)

两面针|观赏点:上山初段,脚边草丛处

茎、叶面、叶底都长有锐利的针刺。(陈焯𪸩摄)

刚进入山径,拾级登上不算陡峭的山坡,漫步间不难注意脚边长有叶、茎都带针刺的野生植物。它名叫两面针,攀援类植物,幼株期间为防止被动物采摘,茎、叶面、叶底都长有锐利的针刺;当依附到高处,位于顶部的叶茎远离危险,针刺便会退去。

两面针亦属芸香科,小心避开尖针,拈起叶片轻轻搓揉,手指便附上柚子香味。晓文说:“两面针有消炎防肿的药用价值,会用作制造牙膏。”

两面针可见于草丛间脚边的位置,长大后亦可攀援到其他树上。(陈焯𪸩摄)

山菅兰|观赏点:上山近1/3路段,数块大石后

路程初段可见数块大石,大石后露出紫蓝色小果实的植物叫山菅兰,百合科,山边草丛间都可普遍遇见。成熟果实如蓝莓一样大小和颜色,但全株都有毒,昔日农民会采摘茎叶和果实,捣碎于米饭之中作老鼠药之用。果实若长得大而成熟,毒性可以致命。

山菅兰,花果期3月至8月,是百合科,全株有毒。(陈焯𪸩摄)

吊钟花|观赏点:上山约1/3路段,近路边

紫罗兰山大概有超过10处吊钟花花丛,第一处就出现于上山15分钟后的当眼位置。 (陈焯𪸩摄)

上山路段未及一半,抢眼的艳丽红影就乍现于路边。冬季并非赏花之期,在满眼绿荫当中,艳丽吊钟极为明显。开花期间,植株的顶端长出数十个伞形花序,每个花序再长出3至8朵铃形小花,繁盛风采大有占领山头的气势。

吊钟花亦收录于晓文快将面世的的新作《寻花2》当中:“老叶落后,幼叶出现,那段光秃秃的时期恰逢开花,大有‘去旧迎新’之意。”当铜红色叶子凋落后,开花期便相继开始。开花期共可分成4个阶段,长出新芽、新芽向上展开、粉红色花朵长出,最后花朵呈铃形盛放。开花之时,粉红色嫩叶亦会长出,更添繁花盛放的美态。

吊钟花全株高约1至4米,旅程中多见未开的新芽,有些更处于红叶未落的阶段。(陈焯𪸩摄)

细轴荛花|观赏点:近山巅位置

细轴荛花亦是香港原生植物,浅粉黄色、长形花朵长于路边。眼看遍山都是这种不显眼的小花,晓文说:“香港原生植物的花朵通常都不是招展艳丽,而是含蓄藏匿于山边草丛间。”每次行山都收获一些不甚起眼的品种,这就是漫步山径的乐趣。

细轴荛花是香港原生植物,瑞香科,香港野外常见的植物。(陈焯𪸩摄)

大头茶花|观赏点:全段路程可见零星踪影

大头茶花花期是11月至翌年1月,全港郊外都轻易看见。(陈焯𪸩摄)

除了鲜亮粉红吊钟花,整段路程的另一焦点就是白色大朵的大头茶花。晓文说:“香港很多郊野路径都有大头茶花,数量也不少,但有时候行山者留意眼前脚步已经分身不暇,顾不到旁边美景。行山除了当作运动,如果放慢脚步细细欣赏,每次旅途都定有所获。”

大头茶花,手掌般大小,白色有钝齿的花瓣微微往外卷曲,黄色花蕊,在一片凛冽寒风中摇曳却不显单薄,甚至与北风相映如画。花期是11月至翌年1月,眼前所见的花朵虽然生长得灿烂,但其实已处于花期尾声。

越过山巅的标高柱,再往上向浅水湾坳走,可观赏一片壮阔的美景。但如果登山为了赏花,晓文建议欣赏完风景后可返回标高柱,再跟著指示牌向“黄泥涌水塘”的山径走。

紫罗兰山上可见大潭水塘,面向浅水湾方向更可看见赤柱湾。(陈焯𪸩摄)

酸藤子

山巅的标高柱附近,可见褐色枝桠上不甚起眼的淡黄色花串,取暖般的姿态密密麻麻地生长,名叫酸藤子。果子和叶都带有果酸味,花期在每年12月至翌年3月,细小的花朵会长于落尽叶子的老枝上,是攀援类植物。

酸藤子,浅黄色花朵生于老枝枝头。(陈焯𪸩摄)

蔓堇菜|观赏点:山巅标高柱附近,长于近脚边

到底紫罗兰山有紫罗兰吗?在标高柱附近,可见一种紫色小花,虽然低调不起眼,但竟然就是紫罗兰山的山名由来。

蔓堇菜花呈淡紫色,花期于5至8月,夏天盛放之时必定非常耀目。(陈焯𪸩摄)

紫罗兰山原来与紫罗兰并无关系,反而取名自路边不甚起眼的小紫花。蔓堇菜叶片是卵形,花呈淡紫色,花期于3至5月,所以春天才可欣赏到较广泛的淡紫花丛。晓文介绍:“紫罗兰山英文名Violet Hill,其实取名于眼前这种不眼的花,花名是蔓堇菜,英文名是Spreading Violet。”

紫罗兰山取名自这种紫色小花,名叫Spreading Violet。(陈焯𪸩摄)

马尾松|观赏点:下山后接近终点路段

马尾松是香港的原生品种的松树。(陈焯𪸩摄)

下山路程的中后段,近路边可见不少松树。香港只有2种松树,一种是马尾松,另一种是湿地松,要分辨非常简单。“马尾松一束叶必定有2针;而湿地松一束叶可能有2针亦可能是3针。”

只有马尾松是香港的原生品种,树身因应生长环境而自由弯曲,适应度相当高,可生长于陡峭的石山岩缝及瘠薄泥土。马尾松可提炼成松节油,供工业和医药用途。

马尾松生长于陡峭的石山岩缝及瘠薄泥土。(陈焯𪸩摄)

“穿过聚生成林的灌木丛间,它总会出奇不意地出现在某个角落。”《寻花2》之中,晓文以“出奇不意”形容吊钟花,其实在一趟行山旅程中,只要慢步细味大自然的一切,总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