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冷待中环阁麟街百年古迹 姚松炎倡成立民间影子评级机构

撰文: 陈铭智
出版:更新:

早前市建局提议,将中环H18(嘉咸街/卑利街)重建项目内发现的阁麟街清代唐楼群遗迹“先拆后重置”,引起民间保育团体不满,亦令市民关注重建之下,多个中环古老建筑群的去留。中西区关注组于上星期六(11月19日)举办论坛,讨论中西区古迹保育。
与会者之一,立法会建筑、测量、规划及园境界议员姚松炎表示,从不少民间保育抗争个案了解到,古咨会对古迹的评级标准不透明,市建局刻意将“保育”与“发展”对立,叹道:“香港谈不上有保育政策。”他透露,现正筹办民间影子评级机构,引入国际古迹评级标准,助公众了解及参与保育项目,预计下年初公布成员名单。

中西区关注组于上星期六举办论坛,讨论中西区古迹保育。(陈铭智摄)

古咨会评级黑箱作业 特首委任欠公信力
 

姚松炎续说,现时香港民间保育力量,倾向个案式争取,然而民间缺乏渠道研究及提出自己的评级,古咨会虽然有官方评分基准,但从不开放不同古迹的实际分数和运算过程。他一脸没好气地说:“好似之前皇都戏院只得最低级的三级历史建筑,古咨会委员要在传媒追问下,才说评级低是因为戏院不够汉墓、宋代古井般古老。”

他又指,现时古咨会采委任制,委员由特首委任,欠缺公信力;而发展局局长陈茂波身兼古物事务监督,更在发展与保育的职能上自相矛盾。姚松炎希望成立民间评级机构,以基金或民间众筹形式,为本地古迹进行评级,长远而言令公众参与保育倡议。

姚松炎指古咨会虽然有官方评分基准,但从不开放不同古迹的实际分数和运算过程。(陈铭智摄)

重建嘉咸市集 姚松炎批市建局窒碍基层经济

位处重建范围内的嘉咸市集,香港开埠初期便已经存在,有160年历史。市建局重建市集后,只容许10档售卖鲜货的商户过渡,经营多年的老字号包括钧乐茶餐厅、70年历史的新景记粉面家及艺人周润发之母也光顾的明都森记海味,13间原有商户被逼迁,或因此结业。过渡的商户之中,有5档商户则须面向仍在施工的地盘做生意。

中西区的民主党议员许智峰出席论坛时,亦主动提起这个重建项目,他指出,市建局重建嘉咸市集“已经失败了一半”,批评当局只关心新市集的设计,以及尚余多少商户可以营业,完全忽略市集本身的人物故事及文化意义,令传统手工业、南货店和食肆消失于百年市集中。

姚松炎批评当局过度管理墟市,窒碍基层经济的生态,他说:“嘉咸市集重建前后欠缺公众参与,市建局赚钱为主的经营方向,市集最后只会沦为高档商户进驻。”

嘉咸市集商户旁就是仍在施工的地盘。(陈铭智摄)

团体致信陈茂波要求原址保育阁麟街遗迹

而同一重建范围内,尚有由中西区关注组发现的阁麟街清代民房遗迹,距今有150多年历史,属于香港早期“背靠背”设计唐楼群(back-to-back tenements)。经过争取后,古咨会现时正重新评级该批遗迹,然而市建局早前声称经工程师目测后,遗迹有安全风险,并抢先评级出现前,提议将遗迹先拆后重置。

许智峰忆述,市建局代表向区议会汇报阁麟街遗迹时,一直强调是“烂墙”,以安全理由试图说服议会支持其重置方案。中西区关注组罗雅宁补充,早前已经致信古物事务监督陈茂波,促请原址保留遗迹,并安排会面,向政府介绍民间保育方案,惟至今未获回复。

另一出席嘉宾,古迹复修专家王鸿强认为,保留民房遗迹,可以令下一代了解百多年前香港的房屋建筑风格,他反对市建局提出的方案,称拆卸已经等同破坏古迹,重置亦未见得就是本来的砖墙遗迹,他反问:“难道以后我们带市民参观一幅已经被移位,被破坏的砖墙遗迹,去了解以前的房屋建筑?”

姚松炎说,阁麟街遗迹除了砖墙之外,仍有未被探掘的地牢,相信是上世纪鼠疫爆发前的建筑。

古迹复修专家王鸿强反问,参观一幅已经被移位,被破坏的砖墙遗迹,市民如何了解以前的房屋建筑?(陈铭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