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谁可用冲水厕所?1880年仅182个 惟有洋人与精英可使用

撰文: 陈铭智
出版:更新:

今时今日,每间学校都有完善的卫生设施,厕所有冲水马桶不过等闲。但有没有想过,以前学生人有三急,却只有求助夜香桶,厕所总是臭气薰天?
哪一间香港的学校首先拥有有冲水厕所?Facebook专页“皇仁书院校史馆”的史料考究指出,答案是皇仁书院前身--中央书院,谂谂吓,校友孙中山当年都可能享一拉就冲到厕的愉快感觉。

图为政府档案处电子化文件,校史馆馆长之一、皇仁旧生Joseph说:“该份卫生稽查最后有陈述冲水厕所在香港的利弊,认为在建立完善疏水系统前,传统倒夜香比冲水厕所更卫生。”

香港早期一厕难求 旱厕送上“感官考验”

香港开埠后,政府基于卫生考虑,立法禁止市民随处便溺。惟厕所数量不足,市民往往找隐蔽后巷就地解决,直到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政府陆续于维多利亚城(今坚尼地城至湾仔一带)兴建厕所,但厕所仍然是“屎坑”(即旱厕设计,挖掘地洞储藏排泄物,需人手清理“倒夜香”)。而洋人情况好得多,家里有冲水厕所,也可以出入上流地方使用新式厕所。

香港开埠早期,不只各行各业的发展,居民的基本生活,诸如衣、食、住、行,甚至找个地方解决大小二便,皆牵涉到公共卫生及政府施政。而香港第一间有冲水厕所的学校,就见证了早期本地教育史及厕所百年发展。(Getty Images)

创立于1862年的中央书院,选址在中环歌赋街,由时任布政司(政务司)史钊域博士担任校长,是香港早期公立教育的里程碑,孙中山曾经在1884年入读。而位于高士威道校园内的皇仁书院校史馆则于2013年成立,校史馆现正由三名旧生馆长运作,希望能提高大家对皇仁书院以及香港历史的认识。

1880年,香港人口已达16万,但只有182个冲水厕所,皇仁书院校史馆根据同年的卫生稽查资料,证实中央书院有一间冲水厕所。校史馆馆长又提到,当时其他学校应该还是使用“屎坑”,学生如厕时可说是一场“感官考验”。

“屎坑”曾是大茶饭

讲到厕所,光是想像似乎也有臭味袭来,但香港大学社会系博士生庄玉惜考究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的香港公厕,却发现厕所曾是华人精英与殖民政府合作统治的象征。

开埠早期,政府率先发展香港岛四环(即西环、上环、中环、下环),亦即维多利亚城。早期华人多聚居上环与洋人分隔。(Getty Images)

根据当年的税收纪录,她指出维多利亚城自1865年起便有私人公厕,而数量一直是政府公厕的一倍有多,这些私人公厕由华人大地主兴建,由于地主拥有大量物业,供户主使用的厕所,便成为势力范围的象征,而且能够确保物业价值,不会因市民随处便溺而受影响。

另一方面,大地主营办公厕,背后是因政府不想出手营办公厕,她说:“政府不想建公厕来鼓励华人等低下阶层在城市自由流动。”“华人自己屙自己处理”的殖民政府管治思维,令华人精英以私人公厕经商致富,因为“夜香”有价有市。据庄玉惜的说法,夜香可以卖给顺德的养蚕户,作施料之用,而城市人的夜香,总比“冇啖好食”的农村人有更好的营养,故受大陆农村欢迎。

殖民政府则透过这种合作关系,从华人精英获取丰富税收。1881年的税收文件更显示,首20位纳税人当中有17位是华人,当中不乏大地主,而大地主极大部分也拥有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