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门中学推音乐计划 斥资助学生出碟 包尾男生作曲写词寻梦

撰文: 黄文轩
出版:更新:

4月的某个星期五,全港中学仍然停课。为了接受访问,在屯门天主教中学就读中五的君亮、依婷及一男,这天重回久违的校园。去年3人参加了联校举办的音乐计划,准备录制4首歌,由学校出资灌录成唱片。
能获校方赏识,他们却不是品学兼优的高材生:君亮曾2次留级中三,他敢断言,绝无老师认为他是“好学生”;而依婷及一男都说,到这一刻,仍然不曾想像自己胆敢站在舞台上表演、发热发亮。一切从音乐开始,遇到音乐后,他们才遇上梦想,甚至发现最适合自己的栖身之所,不一定于书本或课室之中。
摄影:郑子峰

去年7月,香港明爱新界西学校社会工作服务发起音乐计划“畅出正能量”,获校方资助,找来屯门及元朗区6间中学的学生,组成一队共十多人的乐队。依婷及君亮担任队长,君亮负责作曲、填词,一男担任结他手,还有鼓手及主音。经过半年排练,一众学生准备于今年正式到录音室录制原创音乐大碟,并参加联校才艺表演。

读屯门天主教中学中五生君亮(中)、依婷(右)及一男(左),这天重回久违的校园。他们站在有盖操场的一个角落唱歌、弹琴。依婷说,以往小息时经常这样做,台下的师妹会双眼发光地注视她。

屯门天主教中学有盖操场的一个角落,架起了一个小舞台,上面摆放着一部直立式钢琴,君亮坐在钢琴前,手指飞快地敲打琴键,弹出自己的原创歌曲。音符在偌大的校园内回荡,一男提着结他默默地伴奏,依婷则靠着琴边开口唱歌,站在小舞台上,各人在闪闪发光。

由成绩上游跌到深渊 失落自我价值

先让时间倒回2年前,那时的君亮仍未懂如何造梦。小学时名列前茅,升上中学的首年,学习却追不上进度,名次掉到中游。他曾想奋起再追,“我常常都想重新再来。老师每次开一个新章节,听到一半却统统变成鬼话,一次、两次、三次都是这样”。学习的过程像轮回,他用尽力气,却从起点回到原点,结果不断在漩涡里打转,最后被淹没。

君亮小学时名列前茅,但升上中学后成绩每年往下掉,中三那年更排至全级最后一名,结果他选择整整2年不上学。

君亮的成绩每年往下掉,中三那年排至达至最低的全级最后一名,其人生也随名次掉到谷底。“最后我放弃了,完全不读书,学也不上,考试也不出席”。幸而结交坏朋友而误入歧途的故事,没有在君亮身上发生,留在家中的日子,他如常在早上醒来,双眼睁开了,在床上却想不通上学是为了什么。

这样漫无目的的日子过了2年,他因课堂出席率不足而在中三留级2次,家人及老师都来催赶他上学,听得厌烦了,他便起床出门在街上游荡:“我怎样也不回校。外出了,他们也奈我不何,难道他们跟着我吗?”

忘带课本被要求作歌 打开音乐大门

没上学的日子里,他常上网看影片,意外地认识作曲填词;后来他被迫重新上学,历史老师有意无意地在音乐路上推了他一把,“他知道我有写歌的习惯,于是我每次忘记带课本,他就要我作1首歌”。拜不带课本所赐,至今他写了超过20首歌,全部一手包办作曲填词。直至中五那年,学校社工周锦嫦偶然听闻他作歌一事,脑袋“叮”一声:“不如办个音乐计划,帮大家出碟?”本来生活已枯干的君亮,仿佛倏然被点起一团火,双眼发光。

常说麻雀出生后,要跌下来才懂飞。我跌过,不紧要,那便跌到懂飞为止。
君亮
没上学的日子里,君亮上网看影片,意外地认识作曲填词,至今已创作约20首曲词。

为了在学校时能随时随地记下灵感作歌出碟,君亮跑去问校长借用礼堂钢琴,身边的社工及老师形容他像换了个人。因留班2次、已19岁的君亮,谈吐比同辈成熟稳重,回顾过去的经历,他说得淡然却又坚定,指不肯定是什么令自己改变了,但此刻却很清楚,别人对他的期望,不再是自己想像中的模样,赋予的价值也不是成绩表上的名次,“人人都有才能,不可以只用分数去定义一个人”。

凭借音乐找到梦想

“音乐给了我自信心”。君亮说自己像麻雀,“常说麻雀出生后,要跌下来才懂飞。我跌过,不紧要,那便跌到懂飞为止”。这天是派发今个学年最后成绩表的日子,他说自己考得不错,“不过今日如果全部科目我都考得好差,我没有所谓,现在是为了自己去读”。

为了接受访问,就读屯门天主教中学中五级的君亮、依婷及一男,这天重回久违的校园,同时领取了成绩表。君亮说自己考得不错,“现在我做任何事都清楚是为了甚么”。

问及音乐为何能吸引他,君亮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唯独觉得音乐很神奇、微妙,“开心时听upbeat的会好high;伤心时听伤心的歌,情绪会一次过爆出来”。音乐于他而言,更像是生活风格,“如果耳机可以做到完全防水,我游水时都可以听歌”,他笑着说。

从音乐中得到勇气的,还不止君亮。依婷曾被小学同学取笑她在内地出生,受欺凌后常感自卑,如今站在台上唱歌,让她找到自己价值;一男不擅言辞及社交,整个访问中说了不超过10句话,在组团期间却经常相约团友外出郊游,有了社交生活。

君亮曾2次留级中三,他敢断言绝无老师认为他是“好学生”,而依婷及一男都不曾想像自己胆敢站在舞台上表演。

社工:年青人价值不限于成绩

曾在屯门天主教中学担任驻校社工的周锦嫦,从事家庭辅导工作接近廿年,近数年进入学校当社工,学校每年有才艺表演,让学生在屯门大会堂一展所长。她于去年7月向学校新任校长提出为学生制作原创音乐大碟计划,实践学生创作的意念,坦言能在学校发起这类的才艺活动仍是少数,“当然要学校都配合,再来是,worker也要有梦想,令学生也跟着一起有梦”。刚巧学校新校长亦上任不久,也愿意尝新,计划随之顺利展开。

香港是一个赚钱为要,读书为重的社会。用成绩去计算他们的价值,青年人的心灵会变得脆弱。我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那种才能不是我可以给予他价值的。
周锦嫦
曾在屯门天主教中学担任驻校社工的周锦嫦(左),现时调任高级督导主任,纵然已离校,访问当天她仍特地回来,还笑言君亮当年是社工室常客。

在校内举办才艺表演、音乐计划等多元化活动,全因周锦嫦相信,人有独一无二的才能,人的价值远远不止于成绩表上的名次,“有学生懂得唱粤曲、表演魔术,这些也可以是才艺”。她指“香港是一个赚钱为要,读书为重的社会。用成绩去计算人他们的价值,青年人的心灵会变得脆弱。我们提供舞台让他们展现自己的才能,那种才能不是我可以给予价值的”。

“年青人没有目标,别人要他们用功读书,万一他们跟不上,那种挫败感就会循环不息。而我相信世界上是有可能的,人有价值,而舞台要我们给予他们去发挥”,周锦嫦道。

无论是君亮、一男或依婷也好,都坦言自己有个明星梦,想在台上发光。

无论是君亮、一男或依婷也好,都坦言自己有个明星梦,想在台上发光。来年考DSE,3人喜孜孜地讨论将来大学想念的科目,他们对未来有许多想像。君亮曾写下歌曲《Alive》,他最喜欢当中一句歌词──“A place that i belong a perfect place for me.”君亮解释:“人生犹如大舞台,一出话剧内每个人都有不同角色。希望我们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最适合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