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店系列】旺角黑夜 “睇相佬”为夜归人解心结

撰文: 麦佩雯
出版:更新:

不夜城旺角,通宵店多的是。火锅店、打冷菜馆、机舖、网吧、PUB、Disco⋯⋯而多条通宵小巴巴士线,亦使旺角成为夜归人的交汇点。多人通宵达旦工作,又有多少“蒲友”彻夜狂欢,才拖住疲倦的身躯回家。故事就发生在这片夜里,十多年来,多少人满怀心事徘徊在旺角街头,想找人倾诉却开不了口;此时眼角余光一瞥,街角坐著一名“睇相佬”,声称可替你解决烦恼——就即管去问卦一下吧。聊着聊着,客人不知不觉尽诉心中情。如是者,“睇相佬”成为了一个又一个夜归人的树洞。

胶櫈“雅座”,四处无墙。(梁鹏威摄)

没有围墙的店铺

严格来说,这算不上是一间店;它没有围墙,只有一名“店员”。但它固定在旺角一隅已十多年,每晚深夜11时至翌日清晨5时“营业”,方便熟客回头再光顾。李百通师傅是“店员”兼“店主”,从事“睇相佬”已近廿年。他一开始在庙街摆档,后来因不堪被“收陀地”及档与档之间争生意的争吵,决定出走。

李师傅家住深水埗,每晚推住一架“车仔”,载住“开店”需用的工具,来到旺角“开档”。一张折台,铺上红布,放上几本通胜旧书,“装饰”用的“求签筒”,及电池盒为照明灯提供电力。桌后则是巨型黄底黑字“招牌”加“广告”:“掌相面相八字改名择日风水”⋯⋯横幅以支架立起,四周点上多个蚊香。“这个位置很多蚊的,一晚要点5个蚊香。我不怕,客人也怕!”每日“收舖”之际,他都会“借用”后巷内属于附近银行的“垃圾铲”,把蚊香燃尽过后的灰烬扫掉。

旺角地胆

跟李师傅在旺角街头坐上一晚,不少在附近通宵工作的人经过,跟他打招呼。厨师多年前光顾过数次,觉得与李师傅投缘,介绍朋友来之余,每次经过会聊上两句,更互相借火点烟。就在李师傅“摆档”位置附近大厦工作的壮年保安,按常理应上前劝喻他离开以免阻路;但他未有驱赶之余,甚至光顾寻求指点迷津。此外,长夜漫漫,问路的人甚多,其中不少是外国游客;英语不灵光的李师傅,早画好了一份手绘地图解答。

也许“同行如敌国”,他对区内其他“睇相佬”也十分熟悉,如“转弯那个女人不懂变通的!甚么都依书直说,当然不准啦。好像一次,有个客因婚姻问题来‘睇相’,那个女人竟然还说她婚姻美满,丈夫很宠她,客人当然生气啦。”不排除“卖花赚花香”,他总说自己最准,但更可能是更会说话。

街边多蚊,一晚要点5个蚊香。(梁鹏威摄)
风水命理甚为虚无,但李师傅可能是更会说话。(梁鹏威摄)

在旺角十多年,当然曾遇上有醉汉大闹“搞事”。他说自己“心境平和”,不会生气或还击,只要不声不响,对方便很少再“狙击”。另外11年至13年间,有人不住向食环署投诉他阻街,每次食环来巡查时他就搬到后方银行闸门前,因那里是私人地方而非公众地方;若遇银行投诉,他就搬回出街外。

前年的“占领旺角”,李师傅说起初自己也“占埋一份”;后期他见学生没有与林郑对话,认为运动终以失败告终,就没有再参与占领了,“但也没有出来开档,太乱啦,不敢!”他说当时“蓝”“黄”阵营均有出钱利诱他“撑场”,他都没有出来,“我份人细胆,喜欢和平,不贪这些钱”。

贩卖耳朵

长期深夜开档,日夜颠倒,只是逼不得已,“因为深夜随街摆卖才没有食环来捉!”但如此设定,却让李师傅碰上不少夜归人,聆听他们的心事。

他说自己像“心理医生”,劝喻过不少微醉失恋女生、及刚自来往港澳码头巴士下车的输钱“烂赌友”,不要自寻短见。“失恋的就跟他们说:‘定有其他懂得欣赏你的人!’;赌输钱的则叫他们要好好理财。”虽然道理都是老生常谈,却也许带来不少安慰。“正式心理医生又贵,又要预约,又总是坐在办公室里等人上来见他。真正最需要求助的人,是要当下立刻找人倾诉的。”若遇面容愁苦的途人徘徊,李师傅更会主动与对方攀谈;当然其出发点是为生意,却也许为不少愁人提供了一双耳朵。有“风水佬”会故意唬吓顾客,让他们再次来光顾求助,李师传说自己从不如此做,只会安抚对方情绪,及与顾客讨论如何解决问题。“如果大家发现你‘灵’,虽然自己不再光顾,但会介绍朋友来光顾。如此开拓客源才能长做长有。”

李师傅的收费不算便宜,另有“脱墨”服务,声称不用做激光只需药水轻轻一点即可脱墨,“神化”到令人生疑。但他每逢下雨或打风就不能“开档”,另不时遇到聊了数小时才发现对方不够钱的情况。他声称没有其他工作,继续做“睇相佬”虽然收入不稳定,但胜在自由。

竖日清晨五时,天光了,大众纷纷上班上学去,旺角街头又热闹起来。此时李师傅徐徐把横幅拆下,将所有工具整齐堆回手推车上,推着“车仔”又走半小时回家,“当做运动!”

每日清晨,李师傅会将所有工具埋回上“车仔”离去,恍如不曾存在。(梁鹏威摄)
“免费睇相3分钟”成为旺角青年的消遣活动之一。(梁鹏威摄)

后记:

俗语有云“风水佬呃你十年八年”,风水命理甚为虚无,“睇相佬”亦经常被质疑有“神棍”之嫌。此文无意探讨“睇相佬”的专业性,只想记下摊档作为“树洞”的意义。

李师傅如实说出“求签筒”更多是装饰用途。而艺名“百通”其实是把“会说话”、“会呼吸”、“会拿筷子”也算上“一通”。因招牌写住“免费睇相”三分钟,不少青年男女趁热闹捣乱一番又不给钱,他也不生气:“做人豁达些。”又好像有点老实及可爱。

难怪不少人愿意对他倾吐心事。

李师傅如实说出“求签筒”更多是装饰用途。(梁鹏威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