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人士对口述影像需求大 影迷卢劲驰:我们有权看电影
文化及社区需要健视人士一直简单地以为视障人士的世界是一片漆黑、蒙眬一片,没有欣赏艺术的需要。视障作家卢劲驰说,以前很多视障人士亦曾被这种想法所蒙蔽,不敢争取自己的文化权利。残疾人士争取权利的第一步,是不受歧视,及争取生活的便利;第二步则是接触艺术教育的权利。“残疾人权利公约”自2008年8月31日开始在香港生效,确认残疾人士有权在平等基础上参与文化生活。8年过去,在香港这个文明社会,视障者有多少享受艺术文化的机会?
香港现时有两个机构为视障人士提供艺术文化方面的支援。尽管已比上个时代大有进步,但若健视人士视视障者为“人”,一个在社会上与大家平等地生活的人,“进步”是永远不足够的。鲁迅说:“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随着“共融”意识增强,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尝试,探索更多的路。
摄影:黄宝莹、陈焯𪸩
影像协作:曾梓洋
把画面转化为话语
面对种种限制,按理说应该很难欣赏电影,他却能够在口述影像的协助下做到,使他进入光影世界之中。口述影像打开的第三道门叫“人际沟通”,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话题离不开娱乐消闲,当中包括文化艺术。
口述影像,无疑为视障人士打开了一道门。戏院放映电影给视障人士欣赏时,在声效、配乐和角色对白外,安排口述影像员即时描述电影画面,填补视障人士看不见的画面细节,获得视觉上的信息。
口述仅9句对白的《聂隐娘》
后来,盲人辅导会及展能艺术会通达服务中心陆续培训口述影像员,并获商务及经济发展局辖下的资助机构Create HK支持,完善服务。现在两间机构安排口述影像服务大同小异,盲人辅导会主要提供包场,集中视障观众,“场场都爆满,观众需求很大。”他觉得通达服务中心比较灵活,任何视障观众如有需要,不管是看电影,还是舞台剧、舞蹈表演、导赏,中心皆会提供口述影像员协助,并联络友好戏院拨出场地。
卢劲驰去年便是透过通达服务中心,得以在百老汇电影中心看侯孝贤新作《聂隐娘》。《聂隐娘》是文青追捧的神作,李屏宾掌镜,镜头如画,女主角舒淇化身冷酷刺客,全剧只有9句对白。不知对口述影像员来说是苦差还是优差?
资源有限 难赏艺术片
要看更多新电影,还是要自己争取。“我们可以向盲人辅导会表达意见,要求放映哪一套新上画的电影。如果它能提供首轮电影放映,一定爆场。”他提到,除了《聂隐娘》外,去年也曾经与其他朋友争取放映《踏血寻梅》和《十年》。
今年4月香港国际电影节期间,电影节与盲人辅导会合作,就新电影《点五步》提供口述影像专场。似乎视障人士看电影的景象,也渐渐走入大众的视线中。
不能因残疾 剥夺看电影的权利
“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城市里,作为一名视障人士的我,失去一切跟你交流的语言,失去了记忆,以及失去与你之间的友谊的整个过程。”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