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区动物】从衙前围村猫故事 思考重建区动物安置
随着重建项目逐一亮起绿灯,预示城市的面貌将要迎来大改造,目的是要为人类带来优化生活。城市除了是人类的家,也是动物的居所。流浪动物虽然过着三餐不继、颠沛流离的生活,但动物与人同样生活在城市之中,有谁可以在推土机进驻之前,为重建区内的动物预早作计划,向牠们伸出缓手?今年初,九龙城衙前围村正式被封,村内十多只流浪猫因没有得到适当安置而受困,后来幸得一班义工救出;毗邻九龙城的土瓜湾,亦即将展开多个重建项目,一班义工汲取了衙前围村的经验,提早为受重建影响的动物筹谋,希望给牠们合适的安置。
衙前围喵的故事
一条拥有逾600年历史的老围村,于今年1月26日正式封村。九龙城衙前围村是香港最后一条市区围村,最终也抵不住发展的巨轮而面临清拆。在封村前的最后一个周日,衙前围村关注组在村内空地架起炉头,聚在一起烧烤,还播放了几套独立电影,渡过最寒冷的一夜。当日封村在即,村内人去楼空,但这时仍有一批“村民”继续四处游荡,没有离开的意欲。“牠们不会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即将被清拆,也没有意识即将要面对流离失所的问题。”动物义工Peg说的是围村内的流浪猫。牠们没有特定的主人,一直由附近街坊共同喂饲。推土机进驻一刻,牠们却若无其事,如常地在等待喂猫的村民前来。
在衙前围村之前,Peg曾参与其他重建区的动物安置,包括观塘及深水埗棚仔,因此认识了一班关注重建区动物的义工朋友。封村前夕,村民陆续迁出,却没有把猫也一拼带走,遗弃在村内,更没想过如何安置牠们。剩下的,并不只是小猫三四只,而是有15条生命,封村会把牠们重重围困,后果不堪设想。于是,Peg联络不同网络的义工朋友,争分取秒,在清拆前尽快把牠们救出。
嘉兴是其中一位救猫义工。在衙前围村正式封村当日,市建局聘请了百多名保安巡逻,禁止让任何人进入村内范围,守卫森严。他忆述,围村被围上两层铁丝网,想隔着围网喂饲猫也很困难,令人爱莫能助。封村后,义工们试过向保安苦苦哀求,又在村口干等了一整天,但保安始终坚持不肯放行,还向他们抛下一句:“何必呢?”,劝喻他们离开。最后在封村后的翌日,居民终获批准入村收拾细软。“我们以协助某村民之名,扯着他的衫尾入村,一入村我们马上飞奔到牠们平时出没的地方,把牠们救出来。”那时,猫已经超过一日没有进食,肚子早已饿得扁扁,软瘫在早已人去楼空的废墟之中。
虽然15只衙前围猫总算被安全救出,但牠们的前景仍是未见明朗。失去围村这个瓦遮头,猫唯有暂时被寄养在不同地方,由义工们轮流照顾。流浪猫一生过着如浪子般的生活,以天为被,以地为床,病痛如口炎、皮肤病、猫爱滋等也属平常事。接下来的一整个春季,义工们在正职以外,还要兼顾照顾猫的责任,除了喂猫、铲猫砂,还要带牠们看兽医,肩负沉重的医疗费用。此外,部份领养者及暂托者因无法适应与流浪猫相处,导致常出现“退猫”情况,义工们只好接过退猫,拿着猫笼在街上流连,四出托朋友寻找一处容身之所。
眼前这两位女子,为衙前围猫不惜连月四处奔波,Peg笑言这多月来为了猫的大小事,自己也没有真正放假,之后一定要好好放假充电。虽然嘴里抱怨,但她们的手机相簿已被牠们的萌照占据,毫不吝啬地向陌生人如记者等分享牠们的近况。现时,大部份衙前围猫已被领养,觅得安乐蜗,还学会了与人相处,又懂得向人撒娇,似乎已把过往三餐不继的生活一扫而空,健康快乐地展开新生活。
Peg与嘉兴见证了15只衙前围猫于重建后的转变,Peg更领养了其中两只:豹妹与酷岚,与家中饲养的黑猫相处融洽。今日与昔日的两个模样,过去的艰辛也随着猫的新生活而渐渐忘记。她们所做的一切,纯粹出自对动物的爱护之心。
“衙前围是围村,如果我们不去救猫,牠们是没有能力发现自己的处境有多危险。我想是因为对生命的一份执著。”在旁的嘉兴也附和着,过程中与猫慢慢建立了一份奇妙感情,渐渐得到牠们的信任,“这样很值得。”
从衙前围到土瓜湾上月(6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她们与其他义工在土瓜湾生活墟(土墟)开始摆摊,售卖从朋友收集得来的二手衣物,一方面支持环保,另一方面为衙前围猫筹募医药费。今年,市建局宣布了一系列有关土瓜湾的重建项目,而她们身处的鸿福街也在重建范围内。摊档派发自资出版的“衙前围喵报”,分享衙前围村猫的故事。Peg与嘉兴本身并非土瓜湾居民,对区内的流浪猫数量及情况暂时未有掌握。“我们希望透过每月一次的摆摊,认识土瓜湾喂猫的街坊,扩大连结,与街坊一起为重建区内的动物尽早计划。”
当市建局于2007年正式落实衙前围村重建计划,爱护动物协会义工随后展开“捕捉、绝育、放回”,为村内的猫进行绝育,防止牠们大量繁殖,控制数量。在约10年内,村内流浪猫数量由约150只,逐渐下降至封村时的15只。Peg希望以衙前围村经验作例子,连结义工与当地街坊,为受重建影响的居民作出安置计划时,亦需关注同是居住于该区的动物,为牠们及早作出长远计划。Peg与嘉兴说:“土瓜湾与衙前围村的情况不同,围村逃不了,要入去救。现在时间仍然许可之下,我们可以为区内动物预早作长远计划,不应是在清拆一刻才开始着手,这样会很艰辛。”
在摊档的上方,有一块写了3个中文字的纸牌。这群为猫奔波的义工称自己为“扯猫尾”,代表一班被猫尾巴牵动的人们。“我们想有更多人关注重建区动物安置的问题,令这条猫尾不断延长。这条猫尾并没有规定会有多长,最好是无限长。”嘉兴说。
当推土机的版图正逐步扩展,把旧社区改头换面,这条猫尾会以牠的柔软度,把每一个社区串连起来,慢慢地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