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异想】教堂一定是西式建筑吗?
在西方,不少古老闻名的大教堂吸引各地游人。你可曾想过教堂不一定是西式建筑,甚至是中西合璧呢?天主教教区档案主任夏其龙神父说,不是很多教堂会融合本地文化,但西方人来到香港反而“可以参考,原来教堂来到这个地方,可以变成这个模样”。
如火也像船 富宗教意义
圣方济各堂位于深水埗石硖尾街,与区内有名的圣方济各英文小学毗邻。如一般教堂一样,以红色屋顶搭配白色墙身;惟仔细一看,你会发现教堂的瓦顶是中式建筑设计。走进教堂之中,赫然望见中式的横梁和门櫺,还有罗马式的圆拱形门窗及哥德式的尖拱,教人目不暇给。
夏其龙神父说:“一进入这间教堂,你会有种走进船中的感觉,只不过它倒转了。”在宗教的角度上,船的象征别具意义。“因为耶稣的门徒都是渔夫,会坐船出海;而挪亚方舟也是一艘船,所以船是一个救恩的标记。”夏神父又指指天花。“这就像火焰的火舌一样。”原来火舌亦是宗教的一种象征,象征圣神、圣灵,喻意教会有圣神在内。
中西合璧 表示友好与尊重
“教堂建筑和时代其实很有关系。”夏神父说。其一是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设计师的巧思更具发挥的空间。圣方济各堂于1955年建成,当时已有钢筋水泥,建筑不再纯粹依赖传统力学,因此可以融合不同的建筑元素。
其二就是受到当时的历史背景的影响。夏神父指,从1920至1930年中国和梵蒂冈交流日渐频繁。当时风气鼓吹教堂尽量中西合璧,以表达友好和尊重。“鸦片战争时,西方有一种优越感。以前有很多西式教堂,都是一种西方文化优越感的表达;但后来(二战之后)教会希望对中国表现尊重。”
在地化教堂 揉合中国宫廷特色
夏神父指,并非所有教堂都会融合当地特色。澳门教堂为纯粹的巴洛克风格,甚至可以与当时欧洲建筑媲美;而在香港教堂当中,圣方济各堂与圣德肋撒堂皆表现本地建筑特色。圣德肋撒堂的顶梁具中国宫廷的建筑特色,最初甚至有一个全中式的图则。“在西方人的眼中,香港的罗马式也好,哥德式也好,香港的都是小巫。若果来到这里,他们可以参考——原来教堂来到这个地方,可以变成这个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