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出土173年前时间锦囊 见证新加坡建国初期历史

撰文: 罗保熙
出版:更新:

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教堂善牧主教座堂 (The 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近日出土两件十分珍贵的文件,分别是173年前的时间锦囊,以及由花岗岩制成的奠基石。有专家甚至形容,今次是“罕有的发现”;教堂环境保育专家顾问 Ho Weng Hin 表示,两件文物标志著建筑物兴建的时代,并强化社区珍视的价值。

善牧主教座堂是新加坡国内最大且最富历史的教堂之一。(网上图片)

今次发现的时间锦囊,大概只有一个鞋盒大小,内藏有1843年的祈祷小册子及纸,另外还有24杖十八及十九世纪的钱币和代币,相信是由新加坡早期成立的天主教社群放置。钱币包括有来自越南、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足以显示当时新加坡作为一个重要的经商地方。此外,内藏的报纸日期为1843年6月22日,内容指出奠基石于6月18日安放在教堂的一处坑上。

两件文物是由复修的工程人员是偶然发现,去年9月,教堂钟楼下的一幅三角墙及支撑墙身的多条砖柱倒塌。正当工程人员在今年初移除其中未有倒塌的两条砖柱作日后展览时,意外发现文物。当时,时间锦囊在教堂内一处花岗岩石级的柱座底发现,被奠基石密封封闭著。

今次发现包括有24杖来自多个多个国家的钱币、一则报纸及奠基石。(网上图片)

具历史价值 教堂希望承传传统

考古学家Lim Chen Sian称:“一间兴建于十九世纪中期的教堂,对早期欧洲人社区而言是一件大事。要知道,这是发生在新加坡成为英国殖民地的24年后。”善牧主教座堂于1973年,经已被刊宪成为国家纪念馆,是当时新加坡国内最大及最有纪念价值的建筑物之一。

 

善牧主教座堂

耗资3800万新加坡元的修复计划于2013年11月展开,因早前的倒塌事件延误约五个月。教堂教区长 Philip Heng称:“奠基者感到,终有一天会有人去挖掘,并见证他们早已预见及希望在数世纪后的新加坡依然存在天主教社群。”

他表示已计划明年重新开放时,设立古迹展览馆摆放复修好的文物。Heng又指,已有计划会设置新的纪念石于复收的建筑内,“一如我们的先辈,我们同样预期我们的后代可以享受教堂。”

(海峡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