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植物】长者兵团保育原生植物任导赏员 退休生活不只耍太极
有否想过“长者”、“原生植物”和“本土价值”有何关系?最近有长者中心举办原生植物种植和导赏活动,想要唤起港人对凉粉草和鸡屎藤的共同童年回忆之余,也活用长者们的生活智慧,向下一代传承本土文化。有参加者认为,长者退休生活不单是“耍太极、落公园”,更期望“做些对自己和社会有建设性的事”,与扎根本地多年的原本植物一样“周身宝”,愈来愈精彩!
香港连续多年被评为最长寿的地区,女性人均寿命达逾87岁,而男性则逾81岁。寿命延长,长者除了对健康有所需求,亦愈来愈着重晚年生活质素。近年政府积极推广“康健乐颐年”(Active ageing),冀社会各界合作,令长者多走入社区活动,促进身心健康。不少长者中心都花心思,提供多元活动,如长者舞狮和网球班等。
其中,林植宣博士老人综合服务中心于去年十月开展的“We‧Go Green童心耆创绿悠文化”计划,目前已吸引约40位长者参与。计划不但鼓励长者认识本地原生植物、学习栽种,更教授他们保育知识,训练参加者成为植物导赏员,走入中小学校推广环保。除此以外,计划亦提供不同活动和工作坊,让长者应用原生植物知识于生活,如利用马蓝制作的染料,创作蓝染扎染,拉近他们与“文青”喜好。同时,他们亦可跟不同人交流“秘技”,如怎样用凉粉草做凉粉、用鸡屎藤制茶果等,承传本土饮食文化。
其中一位参加者陈嘉文本身是家庭主妇,今年65岁的她说,当子女长大成人,成家立室,开始发觉自己变得百无聊赖,“出去找工作,别人又说你年纪大而碰门钉。就算成功应征,自己又未必适应到现在的急速步伐。不敢说对社会有否贡献,至少希望可以做一些有建设性的事。”她又指,以往不论政府或民间团体, 针对老人的活动均不够多元化,“大多是唱歌、耍太极,感觉上没甚么值得我去参加”,近年社区中心开始增加了不少有趣活动,突破了年龄的界限,嘉文也在计划中重拾对植物的兴趣和有机会推广环保,建立了自己价值。
她滔滔不绝地说,早前去小学教学生种火炭母,介绍它是凉茶材料的一种,从而谈及本地凉茶文化,“现在的小朋友很矜贵,有些小孩嫌泥肮脏,但有些就很雀跃,抢着来挖土,感染其他人一起完成种植。经过一番劳动,他们视亲手种的植物如宝,令他们学懂珍惜和保育,我觉得这快乐是钱买不到。”
另一位男参加者胡文健今年60岁,刚从工程承包管理职位退下火线。同样热爱大自然的他,之前已租了一块田,打算退休后可以自耕自足。他初初参加计划只打算改善种植技巧,没料收获比想像更多,“原本以为原生植物只是野生,例如含羞草(俗称“怕丑草”),我们小时候遍野,现在几乎都消失。又如以前遍及新界的凉粉草和鸡屎藤,没想到随城市发展侵略,已很难见到它的踪迹,都是要步入需要保育的阶段”。
计划令他走入社区,跟不同年龄和阶层的人谈保育。他又笑言,退休后生活“比之前还要忙”,不但参与几份义工,又去学习中医,强调晚年生活质素视乎自己,“退而不休”,趁闲余时间多发掘兴趣,“这不做,那也不做,给皇帝你做都不了,只会任由体质衰退”。
林植宣博士老人综合服务中心助理服务干事霍健明表示,过去十年中心一直推广“长幼共融”,适逢近年越来越多人关注本土议题,惟对本土原生植物欠缺认识,“要关心香港,不妨从长者入手”,靠他们传承保育讯息。
她解释,原生植物与港人生活不可分割,如凉茶和鸡屎藤茶果,又强调种原生植物“与种商业蔬果不同,原生植物的消失或影响本地饮食和生活文化的承传”。而谈及食和种,长者最“耍家”,但他们的生活智慧往往未必有新潮包装,年轻人未必入耳,“真正认识植物才会保护它,你当它是野草,便会随时拔掉”,故活动从教授种植开始,至训练导赏员,令长者可以实践知识之余,更能具体实在地说明本地植物的价值和功效,透过向公众分享知识连结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