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合法墟市深水埗“见光” 民间团体促政府定办墟政策

撰文: 实习记者 黄文轩
出版:更新:

从前深水埗凌晨时份,天光墟总是摆满残残旧旧的地摊。这个夜里才“放光”的社区,人犹如一群黑夜中出没的“鬼”,天有点亮,就各处流窜,散去无踪。深水埗去年首办见光墟,不少市民前来“趁墟”,去年开始“见光”,今年更成为全港首个获官方通过的墟市计划。见光墟今年再获得深水埗区议会支持,于九江街及海坛街交界举办。然而,撑基层墟市联盟昨日联同一众地区团体举办墟市政策交流会,批评政府“无诚意”,要求政府订立墟市用地列表。撑基层墟市联盟组织干事郑耀彤亦批评,政府对于墟市发展“挤牙膏式”的回应,并非鼓励墟市发展的做法。

今年度的深水埗见光墟营运至10月,每逢双周日举行,8月因天气炎热暂停。(黄文轩摄)
深水埗区议员谭国侨(左二)、理大专上学院社会学讲师刘小丽(右二)及关注综缓低收入联盟组织干事李国权(右一)表明支持香港应设立墟市政策。(黄文轩摄)

申请办墟过程繁复欠指引

今年4月,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表示,支持在各区办墟市。不过,现时香港并未有针对墟市而成立的相关小组。若地区团体或市民想申请搞墟市,过程极为繁复且被动。要先向区议会提出意见,由区议员协助推动,申办团体需要自己物色地点,又再向区议会提出申请。 郑耀彤指出,政府并无统一的墟市政策,区议会内对于墟市申办亦存在许多不清晰的地方,形容政府在办墟角色上“很被动”。

见光墟的筹办过程需要触及不同的政府部门,包括要向民政署及食环署统筹租借场地,并向食环署申请“临时公众娱乐牌”。有份出席论坛的理大专上学院讲师的刘小丽,更批评政府虚伪,“在申请办墟过程中,我看到官方毫无诚意落实。”她认为,如果政府有诚意落实墟市计划,理应设立跨部门平台,以及列出墟市用地列表,方便民间组织入纸申请办墟。

撑基层墟市联盟组织干事郑耀彤表示现时墟市政策仍有许多不足。(黄文轩摄)

葵青区及中西区有意办墟

自去年十一月起,有最少四个地区团体就墟市递交相关计划书,惟目前只得深水埗见光墟是唯一一个试行的地区合法墟市,其他地区仍在相讨当中。郑耀彤指,未来会在东涌举办墟市,离岛区区议会已经基本上通过墟市计划,不过目前仍未解决选地问题。

除了离岛区,郑耀彤指目前葵青区及中西区都有地区团体有意申请办墟,相信市民对墟市需求大,“希望区区有墟不只是讲法,而是能真正实行。”他又表示,已经与深水埗区议会相讨过未来四年会持续举办深水埗见光墟计划,不过具体详情仍要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