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水埗璀璨标记光辉到此 60年老招牌“埋葬”堆填区
商号招牌在城市林立几十年,成为独有景观,亦纪录了香港经济和商业活动的转变。可惜,旧招牌没有经过工程精密计算重量、大小与位置,它们如今成为违例的僭建物,陆续拆卸。深水埗桂林街“信兴酒楼”楼高四层的霓虹招牌,高高挂在半空58年,早已成为该区的标记,亦避不过清拆命运,一下子送到堆填区。酒楼的家族三代人,替招牌办了一场美丽的“葬礼”:与招牌合照留影,凝住它在历史沧浪中的最后一幕。
“恐怕这个璀璨都市光辉到此!”达明一派经典《今夜星光灿烂》的歌词,以比喻的手法,将入夜后闹市的繁华灯光,跟东方之珠的前途扣连在一起。此曲派台20年后的今天,曾经是香港独有风景的旧式霓虹招牌,将渐渐消失在你我的眼前,一切一切,都要从2010年政府全面实施“小型工程监管制度”说起。
在这个制度下,未经屋宇署批准及同意,或根据规定而竖设的招牌,均属违例建筑工程,当局将发出清拆令,要求拆除不符安全规定或有潜在危险的招牌。新制度下的招牌不能伸逾4.2米,离地不能少于3.5米。
数千旧式招牌不符合新制度需清拆
2013年,当局考虑到大部分招牌,商户仍然使用,指“在促进本地的商业活动及香港的繁荣,有一定的存在价值”,续推行检核计划,容许招牌拥有人安排认可人士检查和巩固招牌,获屋宇署查核后,可继续保留使用。截至今年三月底,当局共收到约450份检核申请,亦有一部分招牌因“不符合技术规格”,不能参与检核计划。
全港数千个旧式招牌,因当年没经过工程师审度和政府批准的,不符合新订的制度,遂于几年间一一清拆。
屹立在深水埗桂林街80载的信兴酒楼,去年初也收到清拆令。第四代“太子爷”罗梓洋(Dalton)说,店外两幅招牌,是1958年请霓虹灯公司订造,至今每年都会检查保养,“屋宇署指我们当年没有将招牌申请入则,不能参加现行条例的招牌检核计划,因此要清拆这个违规建筑物。”为了完整保留这幅历史招牌,罗氏费煞思量,但或涉及司法覆核等官司纠纷,所以只能放弃,“酒楼只是小本经营,也考虑民生安全,所以选择先拆除。”Dalton续说,酒楼另一旁的招牌也将于明年清拆,届时再决定会否一同再造较小的新招牌。
凝住老招牌最美一面 让老茶客怀缅
数月前从外国回流香港的Dalton,现学习打理家族生意,好友江婉君(Jessica)喜爱中式餐宴文化,提议为酒楼霓虹招牌,及里里外外的陈设一同留影。6月25日,亦即拆卸工程前夕,Jessica已找来她的摄影师朋友,为相片设计构图,与罗氏父子走到附近旧楼和北河街市政大厦作多角度视察,寻找影相靓位,希望仍高挂在酒楼上空的老招牌,能够将其最美的一面凝住,永远烙在照片上。然后镶裱在旧相框中,悬挂在酒楼的偏厅;酒楼几代老板亦希望,茶客看到那些相片时,仍能记住酒楼的传统情怀。
罗氏一家不舍招牌 清拆前拜祭下跪
翻开历史资料,深水埗上世纪30、40年代还未填海之前,邻近的码头苦力、装修工人都来光顾信兴酒楼,晃眼数十年,如今人气未减,每天门庭若市,聚集不少熟客和旧街坊。Jessica说,那天招牌拆卸时,吸引很多途人围观,误以为酒楼结业而婉惜。酒楼请工人搭棚清拆前,罗氏一家在酒楼门口举行祭拜仪式,祈求动工工程令酒楼员工、茶客和街坊都安心,“罗老先生还跪下诚心拜神,好不舍得这副老招牌。”
屋宇署近年加强全港的执法行动,在深水埗一带,主要为福荣街及大南街等。在附近长大的Jessica说:“到深水埗就会认住信兴这个巨型招牌,现在被拆,好像顿失方向。”她概叹深水埗不少招牌已拆去,转变甚大,对消失的昔日情怀和街景若有所失。
港大李浩然:招牌是那些年的“定位系统”
港大建筑文物保护课程主任李浩然指,招牌纪录香港商业和科技发展的变化。战后经济发展迅速,商户都会聘请手艺师傅订造铁牌招牌,“及至香港1970年代进入消费社会,港人有闲钱出外娱乐消遣,像酒楼这些营业至晚上的服务业店舖,都会争相挂起又大又抢眼的霓虹招牌,亮起发光,要够‘出位’来抢生意。”
虽然现时电脑设计的LED招牌安全得多,但对于上一代的香港人,始终是手造的招牌更“亮”。在还没有智能地图和定位系统的年代,招牌往往是港人街道指向的路标,“上一代走到街上看惯各式招牌,见证社区变化,新一代未必有同样感觉和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