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展览】墨西哥艺术家深入香港堆填区垃圾沙滩 污秽中阅读香港

撰文: 吴韵菁
出版:更新:

“我家中有5,000本垃圾相关的书籍。”墨西哥艺术团体TRES成员Ilana Boltvinik道。TRES研究垃圾的狂热令人难以置信,8年来他们曾到墨西哥、欧美等地研究垃圾;去年他们来港参观新界的堆填区、深入大屿山堆满垃圾的沙滩,进行废弃物摄影计划。“每个地方都有它的垃圾湾。”最令TRES惊讶的不是石澳垃圾湾,而是商场。“地铁站、屋苑,香港到处都是商场!这意味着叫人不停消费,垃圾与过度消费总是息息相关。”他们说,要了解一座城市,先由垃圾开始。香港又是一座怎样的城市?

Ilana Boltvinik(左) 和 Rodrigo Viñas(右)来到垃圾湾,马上俯身研究垃圾。(龚慧摄)
“香港的堆填区以绿尼龙网作覆盖,远看很整洁,但你知道绿色下全是大家不想见到的垃圾。”Ilana道。(受访者提供)

殊途同归 全球处理垃圾方式:眼不见为净

TRES于2009年成立,除了墨西哥,他们还到过丹麦、美国纽约、英国曼彻斯特等地举办垃圾展览。去年TRES赢得艺术比赛“WMA委托计划”,来港一个月考察,并以“废/弃”作为主题,在公共空间及垃圾收集站收集废弃物,过程辑录成香港版《Ubiquitous Trash》。7月2日将举办“香港 — 无所不在的废弃物”跨媒体展览,探索废弃物与城市、政治等关系。

这份狂热始于8年前一个艺术工作坊“追溯.我们不堪回首的”,TRES觉得垃圾就是人们最不堪回首的事。“全世界都以相同方法来处理垃圾:将之运往无人看见的地方。垃圾关乎地球生态、我们的生活,但政府却避而不谈。”

TRES留意到香港有很多垃圾桶,相比在墨西哥,香港街道很干净。“这反映人们和政府如何处理垃圾而已。人人都以为将垃圾掉进垃圾桶,就是尽了责任,但从来不过问垃圾会送到哪里。香港堆填区爆满就显露了问题,人们丢弃的物品实在很多。”Ilana说。

见垃圾劲兴奋 拍照拆解背后故事

去年TRES来港,赶不及到垃圾湾考察,今次趁举办展览前,他们决定亲身走一转。位于石澳鹤咀的垃圾湾,座向东面,因长年吹偏东风而积聚大量垃圾。早前经环团和传媒揭露后,政府曾派员来清理垃圾,现时滩上搁着数百个盛满垃圾的黑色大胶袋。TRES来到石滩,成员Rodrigo Viñas表现相当兴奋,他在岸边发现一个完好无缺的电灯泡,蹲下来仔细研究一番。“它怎样漂上岸呢?容易破碎的玻璃却竟然丝毫无损。每次见到垃圾时,我就想像它的背景和流浪旅程。”

TRES去年来港,共拍了6,000千多张垃圾照片,作品集《Ubiquitous Trash》收录约400多张。他们逐一研究垃圾背后的故事,其中一个印有香港艺人谢霆锋头象的樽盖,更叫他们着迷。他们以Google图片搜寻功能,查到樽盖属于一款内地饮品。他们重新数算某项商品带来的垃圾量份,以中国能量饮品为例,大屿山沙滩遍布的细小樽盖,原来只占这类饮品的垃圾量百份之五。TRES认为,每件垃圾之间都有关联,如发现一根烟头,世界的某处就有烟盒、火机、烟灰等物件。“垃圾从不说谎,它会如实告诉你它们是谁,从那里来,反映着城市的面貌。”Ilana肯定地道。

TRES努力追寻这个樽盖的来历,还细致得分析其物料成份。他们笑称自己为“垃圾解剖专家”。(受访者提供)
将铝罐压偏,再拍摄、打印、以石墨临摹复制,直至褪色至一张白纸。这作品隐喻垃圾转化的过程,也象征人们把垃圾带到“看不见”的地方。(受访者提供)
“每件货品的原料和制作技术,都由不同国家提供。当货物成为垃圾时,它的足迹早就遍布全球。怎能说某地方的垃圾不关自己事?”
墨西哥艺术家TRES
“为什么这个玻璃灯泡没有压碎呢?”Rodrigo总是在猜想垃圾的来历和背景。(龚慧摄)

海洋垃圾为祸更严重

垃圾湾上,Rodrigo找到长了白色小型珊瑚的塑胶玩具猪仔、渔具、火机、灯泡、针筒等。“来垃圾湾比去堆填区,更难过。”Rodrigo说。他将滩上的小石移开,挖出一个洞来。“你看,石头面层是雪白的发泡胶碎片,移开石头,又是一层更细碎的垃圾,再往下挖,还有更多由不同物质组成的垃圾层。到底还有多深?垃圾在这里积累了多少年?”海洋垃圾随水飘流,散播的范围广,垃圾碎成碎片却非分解,海洋生物误吞塑胶致死屡见不鲜,祸害比起陆地垃圾更严重。垃圾湾只是冰山一角。

Rodrigo给我们看他拍下的其中一张照片,是一只鲜黄色胶手套半没入沙砾中。“我觉得很好看,很有美感。想像一下,要是地球从人类手中毁灭,人类死光后,这些千年不化的塑胶还存在。”在场的人不禁大笑,真是个黑色幽默。

Garbage和trash意思略有分别,garbage通常指不能重用的垃圾,如厨余;trash则是人们弃掉不要,或可重用的物品。在香港,垃圾一旦被掉进垃圾筒或堆填区,便属政府财物,不可随便乱翻,想回收也欲救无从。“墨西哥没有此规限,但这反映了另一个令人难过的现实,很多人在堆填区捡垃圾变卖维生,不少人更住在堆填区附近。”说到墨西哥的贫富悬殊,Ilana不禁摇头。

“香港的沙滩远看很干净,其实布满了细小的塑胶垃圾,如樽盖。”TRES道。(龚慧摄)

学习“不需要” 力抗资本主义建构的欲望

自传媒报导过垃圾湾情况后,政府已加强清理,但滩上的垃圾仍传出阵阵臭味。TRES对臭味面不改容,俯身细看各种垃圾。Rodrigo说即使垃圾的物料相同,落在不同的地方,臭味也不一样,这关乎天气、地势,还有垃圾之间所产生的化学作用。

TRES早前在墨西哥举办以香口胶为主题的展览,Rodrigo忆述在街上铲起已发黑的香口胶,再逐一整理上色的过程。“香口胶黏着其他垃圾,那股臭味令人呕吐大作。我又去过臭气薰天的堆填区捡垃圾,回来不停冲凉,仍觉得身上带着那股酸臭味。”

日日对着dirty job,TRES对环保意识很强,Ilana请记者以中文写出“不要饮管”的字条,方便他们在香港点餐时提醒侍应。“要是每人都来垃圾湾一转,或许会意识到平日消费如何影响环境,资本主义社会靠大众不断消费来运作,欲望多是被建构出来的。我们最需要学会的是‘不需要’,认真思考生活的细节,就会发现很多物质都不需要。”

TRES曾将黏在地上发黑的香口胶,清洁再涂上色彩缤纷的颜色。但一想到其清洁过程,不禁令人毛管戙。(受访者提供)

“香港–无所不在的废弃物”展览将于星期六(7月2日)开幕,届时TRES会于下午5至7时驻留。

地点:北角堡垒街18号Connecting Space展期:7月2日(六)至11日(一)

座谈会地点:鲗鱼涌英皇道677号荣华工业大厦22楼Para Site日期:7月6日(三)时间:下午6时30分

流动展览地点:上环皇后大道西189号西浦189艺术里1楼Pureta Roja日期: 7月21日(四)至9月10日(六)

地点:湾仔恩平道28号2502 嘉兰中心墨西哥领事馆日期: 9月12日(一)至10月28日(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