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屿山发展计划无视破坏生态 贝澳水牛乐土渐被吞并
眼前的贝澳湿地,风景如画,无疑是一片水牛乐土。本是一片弃置的农地、没有生态的地方,因为有水牛的活动,经历年月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生境。然而,本年初发表的《第一届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工作报告》,预告了浪接浪的发展工程,计划如箭在弦,垃圾、泥头经已率先进驻这片水牛乐土,逐步吞并牠们的栖息地。摄影:吴钟坤、梁鹏威
淡紫色花的布袋莲,在绿油油的沼泽地上低调地盛放,带点沉实的感觉。接近正午时分,顶着大太阳,此时大部分水牛已躲到附近的树荫下乘凉。一头水牛在沼泽地上缓缓前进,边吃着草,走动时在泥沼上划出一道蜿蜒曲折的水坑。几只牛背鹭一直紧随水牛的步伐,趁机啄食被翻出来的昆虫。另一边厢,两只水牛浸在泥圈内,只露出头部,一脸悠闲地享受泥浴,在烈日下不时滚动着身体,好让每一吋皮肤都均匀地沾上泥浆,为自己降温。
眼前的贝澳湿地,风景如画,无疑是一片水牛乐土。大屿山爱护水牛协会主席何来说,这一大片广阔土地原是农田,因农民弃耕而成为荒田。水牛在草地上掘洞,翻松泥土,于雨季时储存水分,假以时日,坑洞会沼泽化,形成季节性湿地。不过,在缺乏雨水及河水流动下,坑洞会变成死水一潭,然后干涸。然而,水牛在沼泽地上活动却有助带动水流,加上牠们的重量足以造成泥坑及泥圈,把水分带到更深层的黏土层,保持水分不容易被蒸发,形成一个“慢活水区”。“慢活水区有利于浮萍植物生长,如布袋莲及水芙蓉。浮萍类的根部不会落地,于水面漂浮,除了防止水分蒸发,也有净化污水作用。”
本是一片弃置的农地、没有生态的地方,因为有水牛的活动,经历年月创造出一个独特的生境。水牛不仅能强化湿地功能,亦可为水生植物及鱼类创造合适的栖息地,修复生态,提高生物多样性。“沼泽地有助平衡温室效应,水生植物亦可以净化水源,还可以带来眼前如斯美丽景观,对人类及大自然生态带来莫大裨益。”
本年初发表的《第一届大屿山发展咨询委员会工作报告》,预告了浪接浪的发展工程,势要把大屿山蜕变成为未来城市大都会。当中包括拟于贝澳及芝麻湾发展水上活动中心、露营场地及水牛保育中心等设施。计划如箭在弦,即使仍未正式敲定,但垃圾、泥头经已率先进驻这片水牛乐土,逐步吞并牠们的栖息地。
“所有水牛生态地都值得保育,政府必须收回,不只为动物,也为人类。”有别于米埔的天然湿地,贝澳是经由水牛创造出来的独特生境。何来说,贝澳的湿地生态价值是最清晰及完整,呈现不同阶段,显示水牛如何令一般湿地生态价值提高。协会于2014年入禀联合国国际遗址理事会,以 “人文价地景(景观)遗产”一项,为大屿山水牛群申述其世界性独特的生态、历史及文化保育地位。此外,协会亦有举办导赏团,让更多人实地认识水牛对生境的创造能力。
黄牛:传统农耕文化代表
香港昔日以务农维生,农民普遍以牛只协助犁田,代替体力劳动。随着经济转型,农业生产逐步转移至中国内地,香港传统农业日渐式微,农民弃耕,牛群亦因而退役。香港郊区除了有水牛,还有不少黄牛群,主要分布于大屿山、西贡、新界中部及东北部。根据渔护署于2013年的记录,全港有约120只水牛及1,100只黄牛。
与水牛不同,黄牛的特性是一整天都需要流动,边停歇,边寻找食物,每日步行长距离,形成固定路线。随着发展的巨轮逐渐向郊外延伸,牛群被迫横越繁忙的道路,于夏季夜间更会坐在柏油路上乘凉,出现牛车争路情况,险象环生。
何来曾向渔护署提出兴建开放式牛棚,主要目的是给牛群建一个“瓦遮头”,有固定及属于牠们的栖息地方。她解释,大屿山的黄牛属村牛,主要在村的范围活动。由于每个牛群都有牠们的固定路线,所以牛棚必须设在牛群必经之地。“2013至2015年,我们与离岛地政署寻找适合建牛棚的地点,选址条件是不能完全远离村,但也不要在村内,避免牛群占用村内的公共空间。牛群在停留点会排泄,建立牛棚亦可较易收集牛粪。另外,牛棚可以作为公众教育设施,让人有机会认识牛与大屿山的乡村文化历史。”结果,建议不获渔护署支持,原因是“没有政策支持”。
“牛棚概念其实在农业传统上早已存在,以前农夫只须在犁田时需要牛只协助,在其余时间,牛只会回到山上的牛棚生活。现在是沿用大屿山传统农村文化,迁就动物的习性,回复以前与动物共生,互相尊重。”
在地管理代替风险管理
如今香港的水牛及黄牛经已不用再为人类耕种,不过法例上牠们仍被视为家畜,是不受《野生动物保护条例》所涵盖的野生动物。渔护署于2011年成立牛只管理队(牛队),专责落实及执行对流浪牛的长远管理工作。其中“捕捉、绝育、迁移”计划是在各区捕捉造成滋扰的流浪牛,为牠们绝育,并钉上耳牌作记认,然后放回或迁移到同区较偏远的地方。
不过,由于牛只在迁移后会自行回到原来的市中心及公路上,于是渔护署再推出“跨区迁移”试验计划,把造成滋扰牛只迁往更远的地方。2013年秋天,署方将29头西贡黄牛与21头大屿山黄牛互相对调。
何来对事件感到十分愤怒,指这是以风险管理的手法去管理动物,不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对牛只造成生理及心理上的极大伤害。“牛群间会出现排斥,需要一段很长时间才能适应及融合,过程是痛苦的。”
“现时政府采取的是遥距式管理手法,我们要求的是在地管理,即是动物在哪里,管理队就在哪里,这是保育管理,不是环境及风险管理。”何来建议吸纳本地村民,由昔日的牧牛人培训成为在地inspector(监察员),可作为一种文化承传。“昔日农户间会共同承担照顾牛的责任,关系密切。牛是很重要角色,是一种共享资源。”
由村民共同协调管理工作,营造人牛共融的社区,这是一项长期工作。“牛对人类的文明有莫大贡献,所以人是有责任去认识、去了解,不可强迫牛去迁就自己,要从动物角度了解牠们。先认识动物特性,然后透过动物认识人的特性,学习与大自然共生。”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