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点心车】随屋邨成长 婆婆义工出动 老街坊服务老街坊
有否想过自己上班或上学后,家中长者又到哪里?最近一辆“银龄点心车”在土瓜湾乐民新村出没,虽酷似酒楼点心车,但实际提供一系列长者地区中心服务,例如量血压。特别的是,这辆流动社区服务车更由数名居于这村30多年“婆婆级”义工协助中心一起打理,实行“老街坊服务老街坊”。这几名“资深地胆”,除熟悉各街坊脾性需要,更懂得向外佣姐姐“埋手”,鼓励她们带家中老友记出来,告别半隐匿生活。
摄影:黄宝莹
老街坊义工深知长者心态
“架车啲公仔都系我哋中心设计”、“得闲过来中心玩唷”,62岁淑华婆婆在这辆“银龄点心车”前来回走动,卖力地向路过街坊打招呼,介绍一下村内长者地区中心的最新活动。“健康检查”、“乐闻电视台” ,淑华尝试介绍车前所挂红色小牌子:“牌仔系讲今日提供嘅服务。”
自去年10月底,淑华先后三次随着长者地区中心社工,推着点心车到村内空地“摆档”。这位银龄义工说,有时老人家也希望参与活动,但或碍于性格内敛,又或不良于行,怕外出会麻烦到外佣姐姐,而不敢向身边亲友表达。因此,她总爱向外佣姐姐“埋手”,主动向外佣姐姐推介中心活动。
同场还有另一位银发义工家敏,她在旁补充,长者都想交朋友,重拾社交圈子,希望透过点心车活动,鼓励外佣姐姐能带公公婆婆出席活动,不用终日留在家中。关心区内长者生活,皆因今年67岁的家敏跟淑华一样都是乐民新村居的老街坊,在村内住了逾37年。她们深知区内街坊“口味”,早前更当起顾问,于长者地区中心打造这点心车时,出谋献策,令这车捕捉到村内一众老街坊“心理”。
原来,这点心车起初没有声效,身为地胆,她们深知无声的东西,是没法吸引街坊。她们说:“伯伯唔会好像婆婆咁主动同八卦,你有音乐,伯伯有可能会行嚟望下。”于是,设计师改动设计,加入电子器材播放“乐闻电视台”短片。改装后,当流动车出巡,果真有街坊闻声而至,由居所走出来,问:“𠵱架咩嚟㗎?”
随乐民新村长大的女人
除了点心车,原来淑华跟家敏多年来都是“拍住上”,一直都在区内当热心义工,平日上门家访,叮嘱老友记或外佣姐姐,在月历写上中心活动时间,“唔系佢哋唔记得㗎”。
说起当区内义工的经过,淑华回想37年前,牵着2岁儿子的手,跟丈夫迁到这村。这时淑华便结识到居于楼上单位的家敏,发现两人的丈夫刚巧又是公司同事,自始她们便成为熟稔街坊朋友。那时年轻的家敏已成为该村的综合服务中心当义工,不时四出帮忙,后来更带淑华一起成为义工。
从妈妈义工变婆婆义工
一晃半生,家敏与淑华从年轻妈妈成了别人的外婆与祖母,满头青丝亦渐变白发。当初聚居年轻家庭的乐民新村,变成今天每四位就有一位60岁以上长者屋邨。原本,邨内的青少年中心亦转型为服务长者的综合服务中心,即香港圣公会乐民郭鳯轩综合服务中心。当日年轻妈妈义工变成了长者义工。
淑华笑言,虽然自己被家敏拉去中心当义工,但只是在子女长大后成才变得那么活跃,“以前买完𩠌,就要准备饭餐,边有咁多时间?”从逐家逐户家访隐匿长者,到随点心车出巡推广中心活动,这两位热心的义工婆婆笑言:“𠵱家仔女要见阿妈都要预约,好忙。”
全港近13万年长义工
义务工作发展局总干事钟媛梵指,全球老龄化已反映在义工数目,本港年长义工(Youth Old)愈来愈多。翻查数据,其机构的香港义工团,当中两成登记义工均为55岁以上的退休及将退休人士。钟媛梵亦指,截至去年底,社会福利署义工运动的131万名登记义工当中,13%为60岁以上长者。
钟媛梵指,长者义工对应隐匿长者与脑退化症患者,往往能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及与患者产生更多共鸣。她又补充,近年投身义工服务的Youth Old,不少为退休或将退休的专业人士。这批介乎55至65岁的年轻长者对社会而言,更是上佳的人力资源,有助拓展义工服务。
对于长者义工本身,早有研究证实长者做义工有助身体与精神健康。她解释,做义工除有助长者更积极、自信和合群外,亦能改善长者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义务工作的过程中亦能增加长者与社区连系。展望未来银龄义工活动发展,她指,现时长者义工活动多元化,近年Youth Old义工更活跃协助举行于大型国际赛事,例如国际单车赛、旅发局活动等,不限于长者中心。
随近年人口老化,社区对长者支援服务需求殷切,有地区长者中心开拓外展服务,亦有地区人士在屋邨寻求闲置用地作长者中心,详见下文:【银龄点心车】半老人邨渐多 议员促闲置地方改划长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