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食小贩市场】空置率高 档主批政府阴干:一间舖位只放四张台
近年熟食小贩市场相继被淘汰,荃湾联仁街熟食小贩市场亦将于今年3月1日关闭,主因是牌照无人为继,导致空置率高企,加上光顾人数甚低,政府认为虚耗公共资源。惟有小贩档主和立法会议员批评,政府才是浪费资源的始作俑者,“阴干”市场,继而灭绝小贩生存空间。记者发现,不少有关市场的设施管理惹人诟病,纵使政府为改善市场设施重建市场,竟是将空间大幅缩减,“一间舖位只放四张桌子”;另过去政府收回市场后,大部分卖地后改为商贸用地,做法被质疑偏离用地原有提供社区服务的用途。
记者翻查审计署2015年的报告,当时公布全港11个熟食小贩市场的平均空置率达61%,238处档位有144档空置,有5个空置率高达75%以上,而当中3个市场,包括葵涌大连排道熟食小贩市场(空置率82%)、长沙湾汝州西街熟食小贩市场(空置率85%)及荃湾马角街熟食小贩市场(空置率75%)早已关闭,而空置率达81%的荃湾联仁街熟食小贩市场将于今年3月1日关闭。
至于决定关闭有关市场的原因,综合食环署资料,署方认为熟食小贩市场光顾人数及使用率持续偏低,未能发挥熟食小贩服务的功能,同时虚耗公共资源,应腾出土地作其他更有效益的用途,而决定得到当区区议会支持,受影响的持牌熟食小贩亦同意交回小贩牌照及领取特惠金的离场安排。
为何如今熟食小贩市场会沦落至十室九空?建于1976年的葵涌大连排道熟食小贩市场于2015年关闭,多次被揭食环署管理不善,甚至沦为违泊车场,首批交回牌照的汤女士(74岁),30多年前在该市场经营“华记茶餐厅”,她忆述当年生意惨淡,皆因市场环境设施残旧,卫生恶劣,“不时有纸皮石掉下来,但一直无人处理”。她又称,食环署一直拒绝在市场安装冷气机,“在夏天酷热天气下,对着四幅墙煮食非常难受,食客又辛苦”。加上年纪日渐老迈,她对生意心灰意冷,只好在十多年前决定交回牌照,拎取3万元的特惠金,又称“大部分档主十居其九都因此离场, 其次就是牌主去世,无人继承,市场无人而被收回是自然的事”。
自1972年起,政府已停发新小贩牌照包括固定摊位(熟食或小食)小贩牌照,据现行政策只可由持牌人的配偶继承或转让,在配偶放弃继承后,才可让直系亲属申请。2010年5月21日后签发的牌照,持牌人离世后,不予继承或转让。按食环署资料,截至去年,全港共有117名持牌固定摊位(熟食或小食)小贩。
“小贩死一个就无一个,或很快轮到我们会关闭。”有近40年历史的油麻地新填地街熟食小贩市场中,12个档位只余约4档营业,空置率达67%。 在该处营业30多年的“大眼仔冰室(新丽香园)”店主杨女士(62岁)称,至今只是挣扎求存。她称,政府一直坚持市场所占用的临时用地,当初设立原属过渡措施,拒绝为市场安装冷气机,在夏天室内温度可高达38度,纵使署方在摊位附近安装4把风扇,“根本无用,这样的环境完全是赶客,一年只能做半年秋冬季的生意”。她称,原本早已打算结业,惟不忍见年届50、60岁的老伙计突然失业,强调“一个牌照是牵连多个基层家庭的生计”,只好“挨住做”。
她又认为,政府不但无改善市场设施,逐步“阴干”市场,令市场生意滑落,而小贩牌照政策过时,现时拥有牌照的牌主均达70至80岁,“牌照只是随牌主共赴黄泉,场空了就政府就有借口收回用地”。
记者发现,虽然过去政府将附近的吴松街熟食小贩市场和海防道临时熟食小贩市场翻新,惟将原有档位减约一半,不少档位只可容纳4张餐桌。杨女士认为,“重建完都没用,空间狭小,有档位空置不代表现有食店完全无生意,原本做到几十人的生意,被迫缩减,政府根本无心为小贩生计着想”。
另外,记者亦发现,过去政府收回葵涌大连排道、长沙湾汝州西街及荃湾马角街的熟食小贩市场后,随即将用地列入卖地计划,改为商业用地;后者去年以7.26亿批予新地旗下新意网子公司侨威(香港)有限公司,呎价创政府卖地历来工业用地新高,批租期为50年。
身兼立法会议员及荃湾区议员陈恒镔质疑偏离用地原有提供社区服务用途,“政府似乎只顾着赚钱,根本无了解地区需求,当区已经有大量工商厦,既然收地为何不建设社福中心和熟食中心惠及大众市民,补充地区需要?”
回顾整个政策,陈恒镔认为,政府根本一直在灭绝小贩,“只是任由熟食小贩牌照逐一消失,然后收回市场赶走档主”。他称,过去曾多次要求政府改善熟食小贩市场的环境,及检讨小贩政策包括重新签发新牌照,惟政府的态度因循依旧,根本无意改变,令人非常失望。
他补充,过去曾多次就政府收回马角街熟食小贩市场及联仁街熟食小贩市场前,向政府争取延期做法,让空置的摊档租予熟食店主,惟政府宁愿白白丢空亦不愿租出。
陈恒镔称,自七十年代停发小贩牌,政府一直认为熟食小贩市场已没价值,“但今时今日的市场需求趋势早已改变”。他强调,在价物腾贵、租金高昂的环境下,熟食小贩市场可以提供低廉的租金,给予低端行业和基层市民谋生的生存空间,同时食客又可享受便宜的膳食费用;再者,市场已形成本地特色的饮食文化,可助益旅游业发展,“如参考新加坡小贩中心(Hawker Center),提供低廉租金,完善管理制度和煮食设施,就算无冷气设施,都有完善通风设备”。去年,新加坡正式申请当地小贩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于小贩牌照政策,陈认为除了重发新牌外,让牌主的助手获授权继承亦是缓冲之计。他解释,不少熟食小贩市场的牌主为摊档继续生存,会以私下租用形式将摊档交予助手,助手协助交付牌费和额外租金,而据食环署资料,持牌熟食小贩除每年须缴交签发/续期牌照费1,980元外,并须就编配的摊位缴交编配和使用费每年26,514元,即合共28,494元。
对于09年政府曾为响应保育诉求,展开大牌档活化计划,容许大牌档牌主可将档位继承给子女,及为中环10个大牌档进行排污改善工程及研究接驳煤气。陈恒镔认为可参考做法,“又可以参考大牌档,在新址整合小贩摊档,或搬迁到街市大厦的熟食中心,起码他们仍可有地方维生”。
食环署回复《香港01》时,一再强调设立熟食小贩市场原属过渡性措施,为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以善用,会因应个别熟食小贩市场的经营能力、社区需要、所得资源和政策优次,跟进空置率高的熟食小贩市场的迁出计划。
就个别具经营能力的熟食小贩市场,署方称会为其进行改善工程,目前正为已暂时关闭的海防道临时熟食小贩市场进行改善及翻新工程,包括提升场内的消防安全和照明设施、改善通风装置及提升电力供应效能等,待工程完成后会安排原有档户复业。署方补充,该市场的通风设施改善工程包括增设水剂涤气系统,以清除场内摊档烹煮食物时产生的热气和油烟,有助改善通风情况。另会使用具有隔热功能的物料翻新屋顶,加强隔热效能。署方现正与建筑署研究在设计上加入香港大牌档元素以保育原有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