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护老志】老人院x托儿所 认知障碍长者与小孩的共生生活

撰文: 岑启灏
出版:更新:

笔者在日本有不少“老”朋友。在日本生活期间,新年会到他们家里一起吃团年饭、樱花季节会一起去赏樱、下雪的季节会一起铲雪、也会一起到寺院神社祈福。日常从他们口中听到的,除了大大小小的人生故事,最常听到的便是:“跟你这样的年轻人相处,我也感到年轻了!”
近年香港人口老化议题迫在眉睫,讨论也愈来愈热炽。面对增长急促的老龄人口及现有社区配套贫乏,近来不时都会有人提议在某个区域建设“老人村”。那里有专为长者而设的医疗配备及娱乐设施等,让大家能在那里安享晚年。听起来似是十分理想的晚年生活,其实未然。起码笔者所认识的老朋友都一致认为:“每天只跟同世代、同年纪的人相处,生活便会变得乏味,只会愈活愈老......”。其实,这句话不仅限于年长的人,也同时适用于“有天也会老去”,并且愈来愈少机会跟上一代“共生”的年轻人们。
撰文:岑启灏

何谓共生:让不同群组彼此生活、交流

比香港更早面对人口老化的日本,近年透过不同形式积极推广不同世代交流的“共生型机构”。什么是“共生”,简单来说就是社区上各个持分者互相了解、尊重,而这份尊重会化成不同的社区资源,彼此支撑著大家。

位于富山县“共生型机构”的简单平面图。蓝色部分为安老院舍,黄色及绿色的为托儿所。三个部分都连接在一起,并团绕著中间的庭园部分。(网上图片/shitanenomori.jp) 

一间位于富山县的福祉机构的例子便正说明并实践了多世代交流的“共生”理念。即使在日本,一般情况安老院、托儿所及残障人士设施都是分开设置的。但这家机构便把这三种设施“合并”了。那里住了需要接受护理的长者,也有下了课来到的小孩,还有智能、精神障碍的小孩。平日机构内各种多世代交流亦实践了其理念 - “感谢、谦卑、同理心”。由于都生活在同一地方,彼此在日常各种场合都有不同的交流。就像长者会推著小孩专用的手推车外出散步,到了神社又会教小孩们参拜的方法,也会跟在设施内游乐场玩耍的小孩聊天,就像看著自己的“孙儿们”游玩一样。此外,机构还为托儿所小孩开办了“手语班”,导师正是机构服务使用者。现正担任手语导师的是一位日间服务的西崎女士。她表示:“当学校老师一直是我的梦想,90岁的我终于梦想成真了!”透过实践“共生”的理念,长者找到属于他们的“尊严”。

没有血缘的“乖孙”

另外,一间位于千叶县佐仓市的福祉机构把认知障碍症及小孩这两个关键词连结起来,实践“共生”理念。这间机构里面居住了18位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和60位小孩,78人就在同一个地方相遇、磨合、共生。那是一间结合了专门照护认知障碍者患者的设施及托儿所的幼老统合的“共生型施设”。在那里,患有认知障碍症的住客跟托儿所的小孩们都是由同一个玄关进来,也没有锁上的门分隔著长者与小孩的活动空间。

小孩下课后,第一时间做的不是赶去补习班或者翻开作业,而是去跟那里的长者打招呼、雀跃地分享今日遇到的事。而那儿的长者们非常准时地等待著“孙儿们”来撒娇,彼此都乐在其中。那一刻,年纪抑或是认知障碍症,都没有成为彼此交流的阻碍。对于患有认知障碍症的长者来说,跟小孩互动唤起了过往的“凑孙”回忆,为情绪带来了正面效果。跟“孙儿”互动让长者不易感到“孤独”;对于小孩来说,每天跟长者住客的相处也让他们了解并且学会尊重生命,亦在无形中建立同理心。

日本的例子告诉我们,“共生”是要透过行动去实现的。面对人口老化难关,日本人认为“共生型机构”既是大方向,亦是一个消除误解及偏见的起点,日后将会成为社区福祉发展的蓝本。事实上,社会上很多误解及偏见都是因为缺乏接触及认知而产生的。同样,因为不了解及缺乏交流,社会上对老、认知障碍症、不同疾病残缺等抱有太多的误解甚至标签。兴建一个“老人村”,花的时间及资源或许比建立一个“共生社区”来得少,可是我们却会失去一个互相认识生命的珍贵机会、失去一个让大家发挥潜在可能性的机会。机会一旦失去,便没法回头,更可能出现更多矛盾及误解。在人口急速老化的香港,这绝不会是我们这一代或未来一代能够承担的后果。我们也能建设一个共生社区,让这个正在老去的小城市愈活愈年轻、并且添上更多味道吗?

作者简介:岑启灏,曾赴京都修读硕士学位,研究日本长者福祉政策、同时在京都老人院工作两年。希望将日本的护老理念及值得参考的例子带来香港,与大家一起应对人口老化带来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