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商开仓自救】投身书海25载 白头翁专卖独立书:总要有傻佬做

撰文: 曾雪雯
出版:更新:

近日传媒报道,专营港台独立书籍发行商“里人文化”,因受三中商(三联、中华与商务书店的统称)减少采购致财困,需六折开仓救亡。穿著居家胶拖鞋的里人文化老板、56岁陈国华连日周旋于记者间,“哒、哒、哒”,在千呎书库奔驰,笑意盈盈地找刚刚跟记者提起的书。
埋头救书的市民对这位白头汉不以为意。但他除了是卖书人,同时是未满师的传道人、历史系研究生,所有被香港主流社会标签为“乞食”的元素都集中在陈国华身上;在字海浮沉25载,“怪胎”顶著家庭重担与公司财困,举重若轻,他相信“做书”是使命——“有啲嘢总要有傻佬做”。
摄影:曾雪雯

治史出身的陈国华为人敦厚,谈吐散发著读书人的气质。办公室的书架比书库的书更专门,放著《明清中外时序史》、《茶叶战争》、《文史论集》、《文物中国史》等历史书籍。他说出书不能只按个人兴趣,故公司出版亦代理食谱、财经等书籍。

曾替学生会印民族论

上周,有传媒报道代理台港独立书籍的出版及发行商“里人文化”,受三中商采购策略影响半年蚀40万。到底是否因里人曾助敏感书籍出版?陈老板解释公司其实很少“政治书”,更多是香港较少的艺术、文化与社会书籍。在他眼内谈不上是政治打压,因为相关书店近年的采购书单早没有政治书目,相信三中商减少采购仅反映香港出版行业萎缩。

所谓“敏感书籍”,大抵是指陈国华曾助香港大学学生会印刷《香港民族论》。2014年,全城只有他敢顶著大环境压力,几近无偿为学生会印刷,只因他不同意“政府唔钟意,就冻结学生作品”。“香港唔应该变成咁”,凭著傻劲,坚持至印刷商不敢印制的一刻,始愿意停版。“起码咁对读者公道,可亲眼分辨、评价作品”,他指此书内容普通,读者根本不会因为此书而上街示威,更尖锐更激进的作品,大有人在。

书库一隅,陈国华的办公室外种了不少植物,让工厂大厦内的寻常书库多了分清雅。

做书胸襟要广:助建制出离岛志

“书商胸襟要广”,陈国华笑言,出书不能把个人喜好置于读者之上。因此,他亦协助政治立场不同的民建联离岛区前区议会主席周转香出书,把乏人问津的建制妇女组织年刊,包装成离岛妇女奋斗三十年的地方史志,《离岛妇联志》。年过半百的他自得其乐:“得意呢?啲婆婆仲可以拎住年刊话自己入书。”

他说逼读者接受自己的看法不公道也不合理。结果,他的书库就成了江湖缩影。书架上方是“九十后社会纪实”的《年初一纪事》相集,下方则是退休督察出版的《香港警队开局篇》;书架里容得下黎智英、陈云,也容得下董启章、西西。大江南北,无所不包。

+4

罗香林徒孙  对文化有种执著 

谈吐间,为人敦厚的陈国华总散发著某种文人傲骨。陈国华出身自珠海学院历史系,曾笈至研究院,专研嘉道年间中英贸易逆差。当年的珠海学院在中国政权更迭下迁至香港,与国民党关系密切。70年代,该学院历史系名声颇佳,著名史学家罗香林从香港大学移籍珠海学院,让珠海学院一度成为中国文化重镇,可媲中大新亚、港大。

当年文人治学爱从师徒制。陈国华师从罗香林第二代弟子林子升,陈便成了罗教授徒孙。立法会前议员黄毓民是他的同门师兄。那一辈的文人从老师身上学做研究、学做人,当入室弟子是一辈子的关系。

陈国华在商务筹办了艺术展览三年,他当年的师傅是饶宗颐学术馆项目助理高敏仪。他笑言,那三年只有上班没下班,终辞职。他辞职后位置悬空,不久铜锣湾商务艺术展也没了。

曾做三中商:入面只可跟指令做事

毕业后,陈国华走出象牙塔,最初落户三中商之一的商务,主理艺术展览。1990年,他在铜锣湾商务书店负责策划展览,曾涉猎北京故宫展、各地版画到民间“火花”(即火柴盒包装招纸),每一样他亦专业得像行家。曾有同侪在背后质疑他办版画展的价值,让陈国华愤然打了洋洋千字文,在内部刊物为版画文化价值辩护,“之后就冇人再质疑版画价值”。他说得开怀,从不是因为赢得尊重,而是有人认可背后的价值。与他合作的版画协会,从不记他的名字,只记得他是“商务做版画的人”。

离开商务后,陈国华正式投身书海,涉足中华、大众、台湾远流多间书局的前线零售、出版、发行等岗位。近年三中商屡因禁售政治敏感书籍挨轰,陈老板把局势看得通透,毕竟自己也是在三中商出身。“你要理解佢哋食国家饭,系国家公务员,喺架构入面只可以跟指令做事”。陈指,在公务员架构只有服从,“你唔似我系一个自由嘅商人,可以选择用自己想法做事”。

面对行业萎缩,三中商订单减少,陈国华公司的书库堆积大批未出货的港台独立出版书籍。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擦边球”售禁书

话虽如此,陈国华与同工当年曾以“擦边球”形式暗暗反抗。尤其是面对社会尖锐议题,更会把相关书籍放在收钱机前。他以当年“法轮功”为例,当年中共把日益状大的“法轮功”气功宗教集团定为邪教,全线书店禁售相关书籍。陈国华笑指,前线员工却把禁书放在收银当眼处,或藏在收银桌抽屉内销售。每逢有客人索书,“第一句答‘无!’,下一句‘不过你系咪要订呀?’哈哈哈”,然后从抽屉拿出书说“仲有几本未退晒”,前线员工反抗还变相提升了分店业绩。

“做书系面对社会”

在行业浮沉多年,他说,“做书就系面对社会、民生”。社会需要甚么,书本就需要甚么。他指,当年台湾远流曾出版一系列心理学丛书疏导单亲失业爸爸,帮助传统台湾大男人面对社会结构的转变。“报纸出咗之后,书可以流传耐啲”,陈国华指目前网上对骂者多,社会真正议论时政者少,他认为出版社有责任把剖析社会时政的讨论集结成书。曾协助出版《本土论述》、《香港革新论》的他指,但在寒蝉效应下再无人敢出。 

开仓第一天,陈国华接受完一整天的访问后,晚上9时仍在公司整理没完没了的书阵。

太太重病 坚持养家救书:“系唔容易”

说书人屡见风浪,面对大环境总是乐观应对。唯一严肃的时刻,就是谈起病重的太太。2014年底,同样任职出版社的太太癌症复发,医生证实是末期。出版社逐向她、她朋友及家人邀稿结集成书,完其心愿。

被问及为何不多花时间陪伴病重太太?他坦言太太亦曾抱怨,何以丈夫未有卖掉公司,伴她走完最后一段人生路。惜书人收起笑容,严肃道:“但我小朋友一个16,一个14岁,真系两难,唔容易选择。”纠缠在爱妻病重、生计与使命之间,陈的白发比同龄人斑驳;在职爸爸自嘲,青春期的女儿或许因而拒绝爸爸接送上学。

背上家庭、生计与使命的重担,让陈国华的白发比同龄人斑驳。

不合格的传道人 愿做行业“傻佬”先锋

“我系一个比较古怪的人”,陈国华自嘲是“傻佬”。世道艰难,他说相信上天给予他这个岗位,自有其意义。他的使命就是在读者减少、行业萎缩的前境下,为书寻找出路。不过书商减单,让他的书库积存过多,目前先要开仓六折卖书救亡。他相信当世情绝望之际,或许是另一个希望之始,正如他从没想过开仓的第一日已有大批读者到访,“只系你信念守唔守到”。

谈信念、谈信仰的他,在读历史前曾短暂研修神学。“我系一个唔合格的传道人”,今天,他却谈起电影《The Mission》。《The Mission》讲述18世纪天主教耶稣会赴南美传教被禁,因殖民者西班牙与葡萄牙认为,教会提倡平等社会阻碍政权建立奴隶制。

陈国华说电影最后一幕,面对西葡大军,有传教士选择坚守教堂牺牲,也有传教士选择带领原住民朝军队前进反抗。他说,或许自己是选择带领群众的人,即使旁人不认同也不要紧,“无所谓,人生好短咋”。语毕,白头汉又穿著白袜胶拖鞋,埋首于他的乐园整理书籍。

“里人十周年纪念感恩祭”系列活动.第一弹︰酬宾开仓

日期:2018年11月01日至12月22日(逢周三休息)
时间︰10:00 - 19:00
地点:里人文化(荃湾横龙街78号正好工业大厦22楼A室)
交通:荃湾西西铁站D出口,步行约15分钟;巴士238X或930X / 小巴310M(龙德街站下车)
详情: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00732320652433/

书商陈国华专营港台独立书,近日因经营环境困难六折开仓。下篇是有心人推荐的冷门港台独立书库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