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幼稚园社区课】K3学童拟自组“南区之友”反对取消巴士线

撰文: 袁志敏
出版:更新:

当议员、摄影师、记者一大早走入课室,救恩学校(幼稚园部)一班就读K3的小朋友随即挂上个大笑脸,大声讲出一句早晨,让在场的大人顿时精神百倍。这些咖啡小跳豆跳啊跳,时而悄悄话、时而大笑,让人觉得社区里确实需要小朋友。人人讲社区,但社区是怎么一回事?社区二字实在难以三言两语解说,又怎样令这班小跳豆理解?
摄影:陈嘉元

救恩学校(幼稚园部)园长关珊说,社区,不单指物理上存在(physically)的社区,更包含群体(community)。群体意指是人与人之间在社区的关系和连结。为了让小朋友明白,他们特意在“社区”课题著墨。学校自编教材,课程共6个单元,涵括大自然、学校、艺术等,其中一个单元“社区”,由幼儿班至高班,谈及个人在社区的贡献,以至小朋友在社区的角色及参与。

 

(陈嘉元摄)

小朋友自发做流动雪糕车 源于探索社区

为让小朋友更了解“社区”的概念,学校办很多探索活动,“幼儿班坐校巴,‘游车河周围去’认识学校周遭的社区;中班开始走多点路,会让他们看看四周店铺、食店、认识身边的社区人士;高班就在老师引导下,让他们在社区探索问题,思考有没有解决办法。”园长笑说,早前有学生走过正街、东街后,觉得沿途一带没有雪糕车停留。回校建议做流动雪糕车。“他们到便利店买了很多雪糕、啫喱等食物回来‘推车仔卖’,又画了一些优惠券派给大家,用钢片琴敲出雪糕车的音乐。”社区对于小朋友就是这样的一回事,是每日经历、行走所累积的经验。倘若觉得雪糕车不切实际,你会讶异几岁孩童跟随老师在社区考察后,发现周遭很多老人家,回校后竟然建议写邀请卡到安老院做探访。

 

2018年4月下旬,中西区海滨长廊-西区副食品批发市场段开幕,学校刚开始社区课题。有学生去过海滨回校分享。老师原打算带同学前往,其后因下雨取消,由家长帮忙带领。小朋友发现第5个码头仍然空置。在老师带领下,他们思考用地可以有什么可能性。他们用地图列出社区设施,细数设施数目,有不少有趣发现。
他们发现南区有主题乐园和不少海滩,中西区却欠缺,最后建议兴建水上乐园向区议员提议。他们又发现全港只有8间大学,却有过千间幼稚园。所以当记者问他们香港最欠缺什么时?有几位同学竟然回答:“大学”。至于为何小朋友如此喜欢水上乐园,单纯是因为不少小朋友曾在外国、内地见过有水上乐园,让他们非常向往,想在炎炎夏日玩水享受夏天。在议员和小朋友会面中,未有时间让小朋友介绍他们水上乐园的设计,记者翻看他们的设计,大部分小朋友都向往能有一条“天咁高”的滑梯、和可以飞翔到水中的秋千。(详看第一集)

(陈嘉元摄)

不满海怡半岛取消巴士线


邝婉筠主任说,“人与人互动后,会发现很多时候只想到自己,像这次水上乐园的经验,区议员讲了‘平衡’。小朋友在这个阶段会觉得不喜欢就‘拆咗去’,但有了社群观念后,就会懂得思考其他人”,也就是同理心的起点。


邝主任笑指,园内不少小朋友住南区,小朋友自己组成“南区之友”,“他们不满海怡半岛取消巴士线590A(来往海怡半岛及金钟),我们亦建议他们可以像这次一样,写信反映意见。”,“这样的思考可以建构他们思维层次,也可以慢慢建构社区的身分。”邝与校长均表示,小朋友想在社区担当怎样的角色,没有统一的标准,反而是培训小朋友的能力感,“当你发现问题时,你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例如小朋友看见回收状况不理想,回校跑去跟老师同学分享,再与老师组织,希望自己可以在回收出一分力。我们希望培养的是他们这种‘能力感’,发现问题会希望表达、改进”。当然,小朋友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引导,但他们认为小朋友在社区的参与最重要是从家长——学校——社群组成社群,共同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在学校任教6年的邝主任说,校歌最后这样写:“‘今日是一个好学生,将来是一个好公民。’我们不是要培养样样皆精的学生,但希望他们毕业升到小学后,即使到其他社区仍然有感染力。”关珊接道:“我们不能带社区入学校。如果永远只用相片呈现社区,他们看的飞机永远只是这么小,只要带小朋友到社区走走,他们才会了解真正的社区是怎样。”

 

(陈嘉元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