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幼共融】银发白当导师 带你体验老人艰难日常

撰文: 苏健进
出版:更新:

多得关爱座,社会上老人家与年青人的对立点一下子到达顶峰,两代人的争执声此起彼落,互将对方标签,甚至忘了自己曾是年青人/会变成老人。也许,我们真正需要的并非关爱座,而是一颗同理心。

人人都懂得口号式地说:“老有所为,长幼共融。”但很少人问,长者真正需要甚么?他们每天面对甚么困难?历耆者的两位共同创办人Nivey和Herman,都是由长者带大,对长者问题特别关注,大学毕业后他们创立社企历耆者,希望透过高龄体验衣,让大众能切身感受到长者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1
我由婆婆带大,她特别疼我。随著年纪愈大,看著她的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却得到愈少关怀。我想藉著“高龄体验衣”让更多人有同理心,重新关注身边的长者。
历耆者共同创办人Nivey

身同感受长者需要 更胜千言万语

随著身体机能衰退,长者生活上会遇到很多不便,简单如上落楼梯和乘车,都会变得意外地艰难。一般人很难了解长者所面对的问题,自然没有主动帮忙,变相忽略了长者的需要。最直接的方法,是让人们有机会亲身体验一次。这并非天方夜谭,二人四出查探,发现其他地方已有人在做这件事。他们飞到台湾取经,在当地的弘道长者福利基金会找到“高龄体验衣”,向对方购入廿多套作为体验课的道具。体验衣附有一整套道具,令人由头到脚都受到一定影响,如扣上驼背背带后会驼背,单边脚系上负重器后走路时会不平衡,还有模拟老年黄斑病变的老化眼镜等,年青人穿上后行动时会瞬间变得比长者更迟钝。带领参加者体验这一切的,是包括贞贞在内从长者中心召募的廿多位长者导师。“慢慢行,唔使急,我扶住你行。”78岁的贞贞拖著刚穿上体验衣,仍不惯怎样走路的两位参加者。

被迫驼背后,一时间起不来,贞贞立即要她坐下,用手仗借力站起,否则容易弄伤腰。(龚嘉盛摄)
+2

一松绑 她跑过来抱著我哭

其中一位扣上驼背背带后,整个人被迫弯起来,连站起都不知如何发力,不禁不安地问:“我这样高,能否调松一点?”贞贞笑一笑,然后为她调松。另一个戴上老化眼镜后,能见度仅剩十厘米,咪起来看东西的样子,名副其实像个长者。两位廿多岁的少女在整个过程中,看起来比贞贞更像个长者。约十五分钟的体验结束后,她们第一时间松开驼背背带,坐下来喝水。

“曾有位中一女生松绑后,立即跑过来抱紧我哭,说我的生活原来这样辛苦,感动得我差点流下泪来。”贞贞说。很多人曾质疑体验衣带给体验者的真实性,不可能每位长者都有驼背问题,像贞贞看起来根本是身体健康。“错了,其实贞贞的膝盖长期疼痛,行不到楼梯。整个体验的目的其实不是要年青人感受长者活得多苦,而是透过体验让长者与年青人有机会亲切地交流,有了同理心,彼此便能交流,与此同时让人反思如何建设一个对老人家更友善的社区。”Herman说。

作为长者新鲜人,每个动作都不甚习惯,腰痛和脚痛袭来,只好为腰打打气。(龚嘉盛摄)
一有空档便除下眼镜和解下驼背背带稍作休息,可想而知过程有几辛苦。(龚嘉盛摄)

不敢认老板 但比老板更亲切

“在历耆者工作了三年多,老板对我们很好,他很敬老。工作以外我们会一起宿营、开大食会,今年新年还到他的家拜年,还亲自煎年糕招呼我们。不然我才不做,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只做令自己开心的事。”贞贞笑说。每次有员工叫他老板,Herman的脸上总是带著一丝腼腆,可能觉得自己只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未能担上“老板”之名,更可能是因为他从没当这班老人家是员工,而是像婆婆般亲切的人。他爱老、敬老、护老的心跟长者的相处中总是表露无遗。

觉得站不稳时反而由贞贞拖著她们,给予鼓励说话,对参加者而言特别窝心。(龚嘉盛摄)

历耆者经营到第三年时,Herman和Nivey觉得事业遇上瓶颈,纵然体验衣成功,公司发展稳定,他们却不敢扩充业务和招聘全职员工。直到他们成功申请了“星展社企优化基金”,便可购买更多高龄体验衣,让更多人体验到长者在生活上所面对的种种问题;另聘请了一位全职社工,设计新的长者贫穷体验,让历耆者提供的活动变得多元、立体。“最近星展还委派人力资源部专才作为我们的导师,教导我们如何向其他企业阐述自己的计划,扩大客户群以达致可持续发展。”

贞贞会称Herman做老板,说他们很敬老,深得这班高龄员工的欢心。

记得贞贞在访问中说过一句话:“高龄体验衣只会令你一时变老,而我是一世要当长者。”也对,试问那个人不会变老?重要的是你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像贞贞般将老人的不便化为知识传递给参与者。为原本负面的事情赋予正面意义,一样的老人,原来都可以有不一样的人生。

观看其他Live Kind 社企故事:http://go.dbs.com/hk-livek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