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湾泥头车长期塞马路 政府拟用配额限制车数
泥头山充斥乡郊,影响生态,原来市区都受困扰。港岛区的建筑废料通常运往柴湾公众填土趸船转运站,惟泥头车只可经嘉业街出入转运站,导致该处长期出现车龙,甚至迫使其他车辆逆线行驶。对居民而言,出入小西湾的车程由10分钟变成30分钟,饱受塞车之苦。土木工程拓展署拟以配额(allocation)限制车数,惟只适用于政府工程车,东区区议员黄健兴担心成效不大。
现时香港共有4个建筑废物处置设施,接收公众填料,分别位于将军澳、屯门、柴湾及梅窝。公众填料从建筑、装修、道路工程等产生,以混凝土、岩石、沥青等组成,可再用于填海工程或加工成再造碎石料。
小西湾饱受塞车之苦
土木工程拓展署表示,今年1月柴湾转运站的泥头车数量平均每日846架,较去年10月急升近两成四,估计与港岛东多个私人发展项目有关,因为多项工程同时进行,产生大量拆建物料。黄健兴表示,该署曾指出柴湾转运站最高负荷量约为600架,现时已不胜负荷。
去年1月,东区区议员向相关部门反映,政府仅以书面形式,呼吁业界避免于同一时段到转运站,未能改善状况。直到今年4月,区议员、土木工程拓展署、运输署及警方代表会面讨论,土木工程拓展署填料管理部拟以配额的形式限制政府工务工程车辆;并与大型工程负责人协调,与其他需要填料工程配对;要求部分泥头车分流到其他接收站;及提醒泥头车司机切勿于入口停车、打开盖掩,使流程更畅顺。黄健兴说:“希望从源头解决问题,减少车的数量。”惟因为署方难以控制私人发展商的泥头车,执行产生困难,配额限制将只会用于政府工程,他担心成效不大,拟于措施实行后3个月内与署方检讨。
泥头车加骨灰龛 问题更严重
同样位于嘉业街的嘉里柴湾货仓,去年两度向城规会申请改建成骨灰龛场,遭到议员及居民强烈反对。黄健兴表示,每逢春秋二祭,拜祭地点必然大排长龙,将为本来已经挤塞的嘉业街增加负担,甚至交通瘫痪。他又指出其改建申请所述的交通措施并不可行,并坦言:“如果城规会通过骨灰龛申请,那真的没有办法可以改善交通。”
累积环境影响(Cumulative environmental effects),即不同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会产生协同效应,对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当仍未解决的泥头车车龙,加上骨灰龛场带来的人流,将会为当区居民带来更沉重的交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