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民建制认同政府须增沟通解决议会“塞车”

撰文: 赵楚翘
出版:更新:
民主党刘慧卿指建制派议员曾对她表示,对政府未有充分咨询便吁要在大会“支持”议案,感到“好劳气”。(资料图片)

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昨日与各党派的议员商讨调动议程。泛民和建制议员今早于电台节目中回应今届立法会运作的问题。泛民会议召集人何秀兰表示,虽然高铁拨款和版权条例等具争议的议题均已结束,但作为负责任的议员,于余下相对较少争议的议程仍然会积极向官员提问,做好监察工作,亦会要求政府正面交代高铁一地两检的问题。

刘慧卿:政府应与所有派别议员恒常见面

而民主党刘慧卿认为,政府应与所有派别的议员恒常见面。她指,曾有建制议员抱怨指政府在最后阶段才抛出政策,并叫他们支持,令议员“根本不知是什么”都要“支持”,令建制议员“好劳气”。她期望行政会议能做桥梁角色,在政府欲把政策搬上立会前,与不同派别的议员先商讨,而不只是“掉几份文件”要议员数天内看毕后开会。

李慧琼:政见不同则敌视 将至香港“冇运行”

至于建制派议员,包括刚辞任行政会议民建联李慧琼指,今届立法会有很大部分时间均是“议都冇得议”,只在“玩程序”,但指造成此局面,政府和议员双方都有责任。她批评有人把不同政见的人视作敌人做法不恰,继续下去会致香港“冇运行”。

经民联林健锋则认同政府须加强与议员沟通,惟议员却“倾都废事”及“逢水必抽”,故责任不在政府上,又指事务委员会及财委会的会议情况,已经到不合理及反常水平,批“掉阴司纸”行为“好细路”。

自由党钟国斌认为“四方会谈”有成效,至少令泛民建制化解少许矛盾。(资料图片)

钟国斌:议会讨论时间不足  应参考“四方会谈”

而自由党钟国斌则指,政府的确甚少与泛民沟通,甚至与建制派议员也不算多。他直言开会时供议员提问时间只有数分钟是不足够,故政府和议员也有责任于会议前预先看文件,而局长和官员亦应主动先接触议员,确保所有议员的意见都能被反映,否则是不尊重。他以电视发牌为例,指当时早两天被“知会”要支持相关议案,根本“唔知咩事”;又指“四方会谈”是成功例子,令泛民和建制少有有“少许共识”,证明沟通确有助解决议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