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街重建】最后倒数阶段 街坊忆旧码头风光 曾有俄马戏团?
恒地几年前早已看中红磡黄埔街一带旧区,纳入其市区最大型的重建王国计划中。横跨黄埔街、机利士南路四条街道。红磡黄埔街谈重建多年,终于走到倒数的时候。
发展商手上的“生命册”,每一间店舖的生命限期不一,有些早已拉上冰冷的铁闸;在黄埔街屹立40年的耀艺裱画店,就余下1个月的时间;还有一些未有收到死神的通告,估计还有1年的末路。
推土机铲去一个区的历史。你知道这条凋零的黄埔街,曾经人山人海,热闹如庙街吗?甚至有街坊说:“当年俄罗斯嚟香港搞马戏团,就喺呢度搞。”
曾经的黄埔码头
“以前呢度好旺㗎,你知唔知以前呢度系码头?”玻璃店的师傅说。在黄埔街走进任何一间店,著店主说一说从前的黄埔街,几乎每位擘头就这样说。从前过海来往湾仔和北角,就只有黄埔码头。政府为发展红磡区,于1980年代末期开始将旧红磡码头一带填海,并于1991年将红磡码头迁至今天的新址。
从前时新快餐店对外正是码头外的巴士总站,是上班一族每天必经之地。“总之,一到下昼四五点,哗,呢度真系人山人海,旺到好似弥敦道咁。”周六日黄埔街如庙街,两旁摆满档摊。
一位街坊说,六、七十年代俄罗斯马戏团来港表演,就在码头外的空地搭起一个帐幕,“睇马戏团好贵㗎,门票8蚊,我爸带我几兄妹去睇。好记得睇住佢吊起狮子、小象,运送佢哋去码头。”昔日一碗粥的价钱约几仙,恤发价钱约2元。然而,网上未有找到有关马戏团的史料。
发霉的成人用品店 北上寻欢客不见了
正因为黄埔街位于码头附近,可谓红磡区的中心,各式各样的地舖林立,举头望天,全是一带50年代的唐楼群。昔日家家户户“养活”了不同食店,如有名的时新汉堡、上海饼店“小宁波”,这些都是黄埔街的集体回忆,然而,他们都不在了。现在这里还有一所游戏机舖,每天有两位客人,还有一间宽敞的漫画店,漫画店昔日是前舖后居,后来举家搬屋,把家也变成舖,现时唐楼十居九空,这里没有年轻人了,整间书屋成了老板娘练粤曲的地方。
一间店,可窥探出几番波折。黄埔街有一间杂货店,门侧招牌写著开心宠物店,门前写上开心成人精品店,然后用A4纸写上“钓鱼”遮盖“精品”。老板娘说80年代卖宠物,后来牌照越见严谨,看电视节目说一对姊妹花卖成人用品赚来一桶金,于是照著办。“90年代好多男人嚟买性玩具北上寻欢。系几好生意。”后来大陆“开放”,什么奇怪玩意也有了,客人从少男少女中佬,到现在偶尔迎来老夫或更年期的女人。橱窗上的塑胶的玩具也变得霉黄。不同大小的阳具仍安放在90年的包装盒,未受宠幸。对面钓鱼用品店结业,钓鱼用品又放在她的店卖,结果就变成一间杂货舖。每天下午四时开舖,六时关门,“其实冇钱赚,但又唔舍得掉啲玩具,咪做到执𠮶一日啰!”
点解咁多理发店?
黄埔街其实充满奇趣点,除了食店以外,你知道黄埔街最多哪类型的店舖吗?是发型屋和美发用品店。即使现在店舖被田生地产所鸠占,一街也有三四间旧式理发店。一所理发店的老板说:“呢啲碎料啰,七、八十年代成条街三、四十间。”他说从前的人不会在家里洗头,每隔两日便来洗发吹个靓造型,“以前啲人个头好讲究,边好似你咁求其梳条马尾成个阿婆咁。”老板指著记者说。他说风光的年代,舖有千呎之大,十多位伙记,每月赚过廿万生意,新春前“农历新年前,日做百几个客。啲人排队排到两三点。”90年代不少发型屋经营不善,不少业主不愿租给理发店,老板娘找地产经纪讲数:“我同地产婆讲,我一次过交晒两年租畀你。”现在呢?一百呎不足的舖,成了老板午睡的地方,躺在剪发椅上,听著收入机无意义的杂音,回味一个下午。
90年代裱画行业的风光年代
传统理发店90年走下坡,这时却是玻璃行业最顶盛的时期,除了做裱画,还有玻璃工程。那时只有富有人家才会光顾室内设计公司,普罗大众便按家中需要,到玻璃公司订制;以前每家每户的大厅必挂一张大家庭照,所以不少人会订制相架框,陈师傅说曾有客人订制4呎高的相架呢!
陈师傅:“唉……现在照片都放进电脑。”店外摆放着师傅手做的小相架,亦早已封尘。从前整条街数间裱画店,今日,这里余下耀艺一间,下月也要离开。
相关文章:
【重建前夕】红磡生死与共60载 小宁波:香港最后手工上海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