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设计】“死”物有人味 社企设计纸折信封 变花园葬撒灰器
“对于公共事件或物件的设计,其实大家都可以讲出你的想法。”当设计师利志荣在访问中吐露此话时,心中flashback了近年香港多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社区怪设施,之所以是“怪”,无非是因为欠缺由“人”出发的角度——人们因何用它?如何用它?过程有何感受?
去年,几位设计师走在一起成立社创设计室“启民创社”,希望用设计去回应香港社会的一些议题与需要。他们的首个项目,便向“死路”出发——花园葬的撒灰器。
许多人都没听过见过花园葬,对撒骨灰也许毫无头绪。但听过他们设计纸折的新撒灰器“信别”的故事,会发现“死”物原来也可充满人味。
由土葬到火葬的40年
“死事”也要由土地问题说起——政府近年推广绿色殡葬,食物环境卫生署为在纪念公园撒骨灰的“花园葬”卖的广告,便不时都在街上可见。现时香港有九成人死后采用火葬,但骨灰龛供不应求由来已久并且愈趋严重,于是,花园葬、海葬这类环保的殡葬方式被视为出路之一,惟暂时尚未普及。
启民创社创办人李欣琪(Yanki)回溯殡葬历史,港英政府原来早在60-70年代已开始推广火葬,“40多年前做(火葬)公众教育,正因预视到香港将会没有土地,所以要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由土葬、全尸保留,转变到一步步接受火葬。”到今天,火葬的比率由最初一、两成大增至九成,火葬后买骨灰龛成为常态,可说是成功的公众教育。“现在当人们死后都变骨灰,但连放骨灰的地方都没有了,便需要另一个可能性。”
要将存放骨灰的观念,由骨灰龛扭转为撒灰,可能又要多20年。身为设计师的Yanki很希望,今次的转变,有多一点公众参与、过程美一点、多一些设计元素。“上一次都几pragmatic(实际),只用金钱、没地方来推广。我想,现在资讯那么发达,方法可以很不同。”
Let them go, let them free
团队的设计编辑徐巧诗(Ire)说,在阅读许多花园葬的政府文件时,发现有一个细项中写明,撒灰器原来可以自携,便有了灵感的切入点。现时食环署所使用的花园葬撒灰器以金属制,外型冷冰,可多次使用,据他们接触的食环署职员所指,家属最常问是使用前会否清洁,反映担心“捞乱骨头”。设计研究员曾兆贤(Albert)指,现用的撒灰器以活门控制,骨灰放入后,家属靠手握来控制活门释出骨灰的分量,“若不小心一下大力全按,可以1秒内就完。”
可以入手的,便是撒灰器的再设计。团队透过社福机构,找来长者与香港知专设计学院的设计系学生跨代对谈,谈生论死,包括对“骨灰”的想像,第一个问题是:骨灰应该留、还是放?“Let them go, let them free。我们问的老人家都觉得撒灰几好,一来不会烦到后人,二来他们都不会拜自己的祖父母,也不会期望我们去拜他们,反而几豁达。”Yanki说。
“我们接触的都是草根阶层的老人,他们成世人都在做工,会觉得死都好讲求贡献。”Albert说,这班长者本身都是生死教育的义工,思想较开明,很接受丧事有环保意义的观念。
缓慢一点 用双手“信别”
“其实民间或老人家的思想好开明,可能是政府的反应或未及他们那么快。”设计顾问利志荣(Wing)说,在这些跨代对话中,发现了“美丽”、“缓慢”这些形容丧事过程的重要字眼。“怎样为之美丽?我猜绝对不是物件的美丽,而是人的情感与过程可以连系;美丽就是一种浪漫。缓慢未必用时间来界定,也许是增加内里的情感,或停顿的时间。”
将这些对死亡的“感觉”演绎为工具,就有了如纸折信封的“信别”,一个新撒灰器的诞生。
“信别”的外型如白信封,家属可在表面写字绘画,表达心意;两端让双手自然握抱著,表达撒灰仪式中的庄严、与先人的情感连系;信封底部是骨灰的出口,角度设计为使用者只需轻转姿势,便可控制骨灰流出的快慢;最后的一个重点,是信封选用厚身的白咭纸,既可承托2公斤的骨灰、手感较佳,燃烧时间亦较长——“信别”是一人一封,既消除“捞乱骨头”的疑虑,许多家属亦会在完成撒灰后直接烧掉,据他们的观察,家属会一直守候在火炉旁凝视,而缓慢的燃烧过程,似乎有著某种安抚的感觉。
食环署职员试用意见
这些细微的观察,来自他们多次修订设计并将“信别”制成产品雏型后,于去年11月举行的2次试用仪式。第一次是为中大“无言老师”(捐赠遗体予中大医学院的死者)举行的丧礼,第二次则在和合石火葬场,由食环署为市民撒灰的职员试用,这种服务称为“他撒”。Wing说:“他们与家属很不同,因为是每天的工作,希望了解他们在操作上的意见,如会否使用困难、疲累、不方便等等。”Ire说,前线职员的评价正面,也对在遗体处理的流程中何时给家人介绍这类产品为较佳时机给予一些建议,例如在取死亡证的时候等等。
启民创社仍在为“信别”作最后的改良,如已排期进行花园葬的人士或公众有兴趣了解更多,可透过电邮info@enable.org.hk联络“启民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