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湾变天】车房佬兄弟的浪漫 辉哥︰重建迫我做清洁
《十年》冬婵的主角,不忍目睹城市的消逝,唯有将自己尘封,浪漫告别世界。在食老麦代表浪漫的年代,车房大概也是浪漫。浪漫,是坚持,也是无可奈何的固执--对爱情、事业、兄弟也如是。土瓜湾,一个“尘封”10多年的地方,港铁沙中线破坏了旧区一贯的宁静,铁路伴随着重建进驻该区,市建局更于上月在荣光街展开近年最大的重建项目。消逝,是必然吗?若是,人却又该如何自处?
廿年未做过一个街客,全部都是熟客。
重建,有的人搬得走,有的却搬不走。想当年,利东街最后离开的是印刷店;观塘仁爱围重建,最大抗争来自小贩和舖户。来到土瓜湾,情况又会否变更?土瓜湾的荣光街,人称“环字八街”一带,是车房集中地,有完整生产链:修理零件、更换底座、喷油、烧焊、换軚𫐉,提供一站式的服务,车房佬称服务价钱也只是大行的三分之一。车房,却只能在唐楼开台--平租、方便,是吸引车房租用的原因。
车房二兄弟 ︰巧手苦无用武地--技工罗先生
重建不只是夺走业权,更夺走了修车技工罗先生的生计。街坊和熟客四散,他的一双巧手再无用武之地。近50岁的罗先生和40岁的辉哥两师兄弟,于30年前一起学师,今天则落街在环八街内一起工作。二人有空就拿着啤酒谈天,在巷内无所不谈、粗口乱飞,小巷便是他们的“城市论坛”。
1972 年从事车房至今,罗生便专门为高档次的汽车喷油。店内设备齐全,大小车辆喷油都难不过他。街坊如朋友,他也知道车房就开在民区之下,居民担心喷油有害,于是特意在密室喷油,并每次都在完成工序后,将密室的空气抽至过滤油漆粒子设备中,透过水将粒子带走、过滤空气,以避免味道影响居民。
“环字八街”大多是车房,位处空荡荡的崛头巷,装修不如商业的精美,有的却是实而不华的服务。罗生的店连牌匾也没有,空洞的舖内放着各式喷油的工具,一张台和椅。他说,送厂维修价钱起码是这里的3倍,不少人投诉在厂内有很多额外的维修要求,所以他们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说起重建,他已没有打算再开车房,因为搬无可搬,很难找舖。两兄弟因1992年九龙城重建搬来土瓜湾,车房必须在旧楼下,但旧楼买少见少。辉哥说︰“宣布重建后,地产舖就过来推介租盘,300呎的车房舖租金要1.8万元。”
重建有如杀鸡取卵,罗生对未来只有灰暗,他说︰“将来拆旧区,买口钉都难”。重建,不只是他的生计问题,而影响全港人的生活。
政府不要再讲创业,赶尽小生意。重建只迫我做保安和清洁。
被迫式微的车房佬--辉哥
40岁的辉哥,看起来像20多岁。爱笑的他,听到重建只能苦笑和自嘲:“我都是被淘汰,冇得做。”
他跟罗生各有分工、唇齿相依,罗生负责高档喷油,他则主理较平价的喷油工程。他说环字八街周围都是好朋友,会互相介绍工作,以减低门面的成本。然而行业现时已请不到人,加上在重建和大型维修车厂夹击下,令老板也喘息不来,假期也要开档,且更须亲自上阵。他笑言︰“如果有人跟学师,都是害到人,(既然)找不到足够金钱糊口,还是不要教啦!”
重建未有进展,租金却先飞升。“刚刚续约也加租1500元,车房很难做。”价廉物美,受益的是生产商和消费者,却苦了自己要不断压低盈利。重建,就成为他最后的最后一根稻草。车房找不到地方经营,唯有关门结业。
10年后,重建完结、车房老板被迫做保安和清洁;荣光街没有车房,车辆只能到大型车厰维修,但小巴、货车和的士等“揾食车”又可以去哪里整车呢?到最后,又来加车费和运费,会否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