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住定焗住.3】两女共住豪宅区100呎单位 经理:这是生活体验
(编按:居住问题困扰港人多年,在高昂的楼价和物价下,“买楼上车”仿佛已成为天方夜谭。因此许多人都选择摆脱供楼的枷锁,去寻找另类的生活方式;花少一点钱,但同时能维持相对优质的生活。譬如近期大热的电视节目《蜗居宅急变》便正正打着,花一点心思去装潢布置,也能让“蜗居”变得舒适宜人的主题(但效果好否则见仁见智),而成为全城的热话。除此之外,近年各种“特色迷你楼盘”也应运而生,许多更以“共居”的名义作招徕,与陌生人同住狭小的环境下体验生活……可是,这些所谓的另类生活又是否真如他们所言能够提升品味、体验生活?我们是就向一条出路,还是迈向另一条绝路?)
从地铁站朝Debbie与Carman的住所行过去,马路两旁的低密度住宅筑起了高墙。住所外有保安驻守,需要拍卡开闸才能让我们进去。屋苑四周绿荫处处,道路宽敞,与一般低密度住宅无异;可是,当他们领我们到一楼,白色防烟门后竟藏着一个迷宫——两旁纯白色的墙壁形成数条通道通往不同房间,通道仅能容纳一人。他们拍卡打开其中一道白色门—身处豪宅区内,二人竟同住于仅有100呎的房间里。
Debbie与Carman两个月前租住位于寿臣山村道的公寓“迷你海洋站”。这个声称推广共住空间的住宅群由私人发展商裕景兴业营运,前身为高级低密度住宅“傲林轩”,每个单位约1,600呎,现时则分间成18间80至100呎的房间。“迷你海洋站”设有公共厨房、休息空间,早前更打着“共居吧!”的宣传作招徕。我们不禁反思,共住的意义只是“分享”设施?还是香港式共住已经沦为豪宅㓥房的糖衣?
摄影:吴炜豪
【共住定焗住.二】400呎内的两户人家:互助互让还是各自修行?
26岁的Debbie及Carman于今年9月考入位于黄竹坑的护士学校。二人均住在屯门,每天需要花大约两小时车程上课,遂决定于港岛寻找邻近学校的租盘。Carman曾到北角、铜锣湾睇楼,发现3,000元至4,000元的㓥房环境十分恶劣。“墙身好烂,一开门地下渗晒水,还有附近都不知道住些什么人,看了好多间都是这样。”
首次离家在外居住,二人主要考虑地理位置,其次则是保安及环境卫生程度。“迷你海洋站”于今年8月推出,分为三种房间种类,面积由80至200呎,租金为8,000元至20,000元不等,设施新簇整洁,而且有保安驻守,俨如私人住宅。可是,她们的房间只有约80呎至100呎,厕所、走廊每次只能让一个人经过。
“我觉得跟住在㓥房没有两样。” Carman将水盆放在马桶上洗菜,弯下腰来说。约100呎的房间内,高架床下的几十呎地方是二人的书房、饭厅、客厅及厨房。Debbie站在小方桌前预备食材,放满热水煲、电饭煲及护肤品的桌上,没有多余位置让她切菜,她单手拿着番茄,另一手在番茄上𠝹几刀便完成。Carman在厕所则负责洗菜、洗米,浴室连马桶的阔度仅得70厘米,Carman在洗手盆洗米的时候,Debbie只能在门外等她出来才能进内。
高架床的楼梯占了走道一半空间,屋内甚少位置能足以让二人并肩而行,一人要进入“书房”时,另一人则要靠边站,待她进去后才能走出去。“煮饭未算麻烦,洗碗才痛苦。因为洗手盆太细了,我要在花洒那边洗,洗完又一地湿晒。” Carman没好气地说。纵然空间狭小,二人的手脚十分利落,约15分钟就预备好晚餐—番茄饭配娃娃菜
“我们不是吃番茄饭,就是吃腊味饭。” Carman笑着说。寿臣山邻近黄竹坑,她们外出食饭需要乘车到香港仔或铜锣湾,十分不便,所以每星期有数天会自行煮食。可是,公用厨房设于地下,为何不在那边煮饭呢?“因为厨房是新开的,未习惯用,或者将来会用吧。” Debbie说。看着二人一边捧着水杯吃饭,一边看着电话屏幕播放的娱乐节目,时而发出欢乐的笑声,局促的环境似乎没有影响到她们的心情。“时间好快过,我们每个星期五便会把衣服拿回家洗,到星期一才会拿几天的衣服回来,连番茄、蛋也是从家里拿的。逢星期五都会一早返屋企了。” Carman眼神流露出雀跃的神情,哈哈笑着说。
每朝8点多外出上课,直至下午5点就回来温书、煮饭或煲剧,Debbie与Carman的生活主要在100呎的房间内。除了洗床单或温习,他们甚少在公共空间逗留。“迷你海洋站”以共居模式作为卖点,虽然设计上将地下的停车场改装为公共空间,设有吸烟区及洗衣区,并放有桌椅供人温书、休憩,让住客有交流的机会;但单凭这些配套设施,是否足以拉近住客的距离?
“同其他人只是‘Hi’同‘Bye’,我只是知道隔篱房住了两个女生。有人会一齐落去(公共空间)倾偈饮嘢,但我们比较少,一来少落嚟,二来都唔会无端端同人倾偈。” Carman说。自开业以来,“迷你海洋站”只举办过迎新派对及圣诞派对,相隔数个月才有联谊活动,住客的关系难以因此而升温。
如果我卖紧4,000元的话就算是㓥房;但现在的价钱是一倍,是讲紧一种生活体验,而不是㓥房体验。
营运者:他们是过客 不需那么大空间
据学者Matthieu Lietaert的研究,透过跟其他住户分担日常生活的工作,共居模式可以提升各人的生活质素,当中的要素是“由下而上”的决策过程—每个住户均能表达意见,彼此的关系亦因沟通而变得更紧密。理论即使难以实践,Matthieu Lietaert点出了“共居”的关键在于生活质素与人际关系。然而,Debbie与Carman现时的生活,居住环境过于狭小,煮饭、洗碗甚至刷牙等生活细节存有极大不便。此外,“迷你海洋站”设有每星期的清洁服务,也有专人负责修理损坏的设施,住客之间没有讨论生活细节的必要,角色与一般租客自然没有两样。
生活质素下降、邻舍关系欠奉,这与共住概念的原意大相迳庭。然而,Debbie与Carman认为这里是“没选择之中的选择”——邻近学校,环境比一般㓥房整洁,当中是否达到共住条件似乎并非关键。“我心目中的共住是与青年旅馆差不多,这里都差不多吧。”Debbie语速减慢,略带犹豫地说。她坦言不大认识“共住”,住进来只为了方便上学。共居概念于香港属起步阶段,港人心中仍然未有一个清晰的概念,这是否有机会让发展商乘虚而入,以“共居”为名来赚钱,剥削应有的生活质素?
“迷你海洋站”打着共居的旗号,将1,600呎的单位分间成18间房,自推出以来遭批评是豪宅㓥房。究竟营运者怎样看待共居?这是否披上糖衣的㓥房?我们邀请“迷你海洋站”高级市场经理张倩德接受访问,并将部分内容以对答形式呈现。
《01》:《香港01》 张:张倩德
《01》:既然希望住户有多点公共空间,为何不少建单位,腾出更多空间作Common Area?
张:我们的名字叫“迷你”,团队会觉得一系唔做,一做就做到尽,所以就有些100呎,甚至80呎的空间。还有,我们的对象并非住一年、两年的人,而只是过客。当你是一个过客的时候,是否需要一间那么大的房间呢?我们认为不需要。我们认为一直想建立的东西就是:一返房就瞓觉,落去厅就看电视,我们就是想做到这样。多得我们的设计师,把床全部升高,当睡觉的时候不是睡三呎的床,而是五呎的Queen Size床,我觉得这足够有余。
《01》:你觉得地产商有责任提供宜居的生活空间吗?
张:绝对有。我们都半履行这个责任。因为老板可以将1,600呎的单位租出去,但这只能让四人家庭居住,就帮唔到这件事。我觉得身为发展商,要留意社会发生什么事,要贴地。究竟人们有没有地方住,怎样可以帮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