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反方向巴士亭?乘客嫌遮挡视线 两巴解释原因系……

撰文: 黄妍萍
出版:更新:

天天坐巴士的你,有没有发现每个巴士站的设计都不同?有的以混凝土建成,有的用铝造,有的有广告板,有的竟反方向设置,澳大利亚更有个小实验,候车亭反向之余,还以围板作为背靠,完全挡去候车者视线。民间组织“拓展公共空间”秘书长Kathy却说,这不失为一个好设计。
巴士站或者是你一天里在公司和家以外停留最久的地方,到底怎样的设计,才是一个好的巴士站?

反方向的巴士候车亭。(黄妍萍摄)

反向巴士站铁柱挡视线

最常见的巴士站类型,或者是以广告灯箱为背靠的巴士站,灯箱成了屏风,将道路一分为二。其他常见类型还有以铁通或混凝土为支柱的“中空型”车站。

但原来除了这两种,还有一种巴士站是反方向设置的,即支柱贴近马路边,上盖朝行人路延伸。这样设计到底有何用意?有市民指视线一直被铁柱遮挡,难以察看巴士来了没有;不过铁柱靠近马路边,行人路似乎较为宽阔。九巴及城巴均回复指,巴士站上盖设计视乎路面环境和地底设施而定,九巴传讯及公共事务部副主管林子豪说:“如果路太窄,就做不到正向的那种,因为(正向的)要在路中间立柱,会把路面缩窄,另外也要看地底有什么设施。”

巴士站可成街道绿洲?

无论正向反向,相同的是这些巴士站都只是一个巴士站——“其实很多街道设施都可以发挥得更好,有多于本身的用途。”拓展公共空间秘书长Kathy说。“街上不多遮荫和可以停留的地方,巴士站有遮荫,除了等巴士,突然下雨时还可以用来避雨,晒时又可以在这里休息,甚至是在这里等人。”

Kathy见到澳大利亚有人做过一个小实验,巴士站里有长椅有小黑板,过时过节会有装饰;新加坡又有巴士站设图书站,还有绿化措施,“变相等车不只是吸废气,还可以闻到些较清新的味道,走过见到都较心旷神怡。”香港夏天潮湿炎热易生蚊虫,但Kathy说不少酒店、大厦外墙以及新加坡的巴士站都有绿化,相信技术问题可以解决。

之前拓展公共空间也在香港做过些小实验,开拓巴士站的用途,他们在巴士站放了些公仔、凳和扇,“城市很多时都很冷漠,希望用这些东西引发人与人的沟通。或者让人放了工想轻松一下时都有些东西做,而不是只按电话。”

拓展公共空间曾在巴士站做过的小实验。(拓展公共空间)

“巴士站也可以是公共空间”

她又见到澳大利亚其中一个实验巴士站也是反方向设置的,即背向马路,背后甚至加了块板,完全隔绝了候车者视线,“但如果有块电子版显示车何时来到,或者手机报站app做得准确些,就不是问题。”Kathy说。“或者其实抽取当中的元素(有椅子、布置)也很好。这就像一个小天地,在城市里我们常常觉得很急促,很少可以清净一点,这个设计令等巴士的人觉得不像等巴士,舒缓了等巴士的紧张心态,也营造出巴士站也是公共空间的气氛,鼓励不是等巴士的人都可以用这个遮荫的空间。”Kathy说。

但香港常有谁占用谁空间的争议,例如关爱座、周日的天桥底。Kathy却说:“巴士站本来都是街,应该是共享的,没一个人可以完全拥有那个空间。公共空间是需要或喜欢就可以去用。”她又说:“就像行山见到凉亭坐着些住在附近的公公婆婆,会不会说他们不应该坐?可能婆婆会坐边边一点,大家一起坐,就这样开始对话。”人和人的隔膜,其实在放下你我之分时,就能打破;将空间划分,很多时却会造成争执。“‘公共空间要规范’这个想法,其实很需要改变。”

近年政府资助巴士公司在巴士站设置座椅,其实将公共空间变得更舒适同样重要。Kathy说:“最近有人在栏杆上编织,因有人投诉而要拆,网上很多人留言说很可惜,你会发现原来当有少许东西放在街上,是有人留意到的,他们会说很美,很喜欢。这些街道设施,其实可以是令人喜欢一条街的原因。”

+1
等车也可以很舒服。(Adelaide Bus Stop Art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