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康复者】水电师徒共抗躁郁症:教人维修技巧,同时教人沟通

撰文: 麦佩雯
出版:更新:

20年前,余海文(阿文)确诊患上狂躁抑郁症,自此一直未能找到稳定的全职工作。近月他成为了一间维修公司的学徒,学水电。公司行师徒制,阿文除了学习技术性的手艺,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和人沟通。“以往根本不敢和陌生人聊天,但和师传一同工作,学会观察和模仿他怎样和顾客沟通”,如主动问好及微笑,和人有直接眼神接触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是重建与人关系的第一步。

阿文现为家居维修公司的学徒,处理漏水、修理门锁等工作。(资料图片/李泽彤摄)

阿文今年42岁,20年前确诊躁郁症,曾因冲动而入狱,详情他不想多说。出狱后他一直兼职清洁工作,收入不稳定;间中有工作,通常工时甚长、通宵达旦。这令他颇感吃力,但一直未找到稳定长工,令他感郁郁寡欢。

本年初,有社福机构成立了“好修成综合维修服务”公司,专门聘请精神病康复者成为家居维修的学徒。公司总部设立在秦石一间精神病康复者宿舍,约10名学徒均是宿舍舍友,阿文正是其中一名学徒员工。阿文先是学习一些基本的维修技巧,学习两个月后,正式跟从62岁的梁师傅到顾客家里或公司,担任师傅小助手。

由回避眼神至主动打招呼

梁师傅刚到宿舍的头几天,和他有隔膜,阿文会回避他的眼神。慢慢,阿文和梁师傅一起外出工作数次后,多了工作上的沟通,有时他和师傅一同外出午膳,两人开始变熟。数星期后,阿文和其他学徒一样,会主动跟梁师傅打招呼。

梁师傅说:“我当然有教他工程维修技巧,但其实更重要的,是教他和顾客沟通的技巧。”公司主要接办维修光管、铁闸、门锁、水箱等的小型家居维修工程,因每宗工程需要面对的情况、接触的客人都不一样,维修师傅每次都要向不同客人打招呼、和问不同的问题。

阿文说刚开始很怕接触陌生的客人,但在梁师傅的教导下,慢慢懂得和客人微笑、也不会再回避陌生人的眼神。梁师傅坦言,阿文刚开始时比较自我,不太听客人意见,但在短短数月间有明显改善:“现在懂得接受别人的意见,及分析如何去解决问题。”

阿文现时已能单独完成简单的工程,如维修储物柜锁。他现在大概每天工作半昼,工资以时薪计数,“因为一宗工程通常只需用半画时间完成”。虽然赚钱不算太多,但阿文因开始拥有一技之长而感到高兴和满足。

翌年起,学徒们会开始尝试“独当一面”、独自外出处理简单的维修。阿文和其他学徒亦打算考取相关的专业牌照。其他师兄弟已在考取牌照了。

阿文现在能独自完成维修储物柜锁头的工作。(麦佩雯摄)
阿文希望能考取相关水电执照。(麦佩雯摄)

现实:获牌需最少5年 其他公司的急促节奏

但现实仍是路漫漫。梁师傅指,获得水电工程的专业牌照除了要考试,大部分亦要求师傅有相关最少5年的工作经验。如果像阿文的情况,在加入此社企前从未接触过水电工程,即是仍要在这一行工作多最少5年才能获得牌照。但“好修成综合维修服务”是一间获赞助成立的社会企业,预计资金仅可维持营运2年半。“好修成综合维修服务”的主办机构香港善导会表示,希望公司能在2年半后继续营运,但仍要看能否收支平衡。

最后,梁师傅不禁慨叹:“外面的工程公司一定逼到员工很紧,要你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最多的工作,很难有这么长的学师时间,又可以只工作半昼。”

梁师傅也曾在普通工程公司工作,也教过其他年青学徒:“他们学得比较快,但也不定性,很容易转行。不像阿文这些精神病康复者,他们更勤奋、对教导上心。”

“好修成综合维修服务”欢迎全港特别是沙田区的小型家居维修工程订单,有需要市民可致电62116045查询。